东师刑法总论15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2)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得分:401.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这是属于A. 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 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 宣告刑D. 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正确答案:D满分:2分得分:22.甲欲杀害乙。
由于客观原因未到达乙的住处。
事后,甲再赴乙家将乙杀死。
甲的行为在刑法理论上属于A. 吸收犯七下英语作业本2答案B. 连续犯2年级寒假作业答案C. 继续犯D. 牵连犯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3.甲、乙二人出资10万元,同时通过购买并使用伪造的商业零售发票,虚填商品实物价值人民币50万元,骗取审计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以60万元注册资本取得A. 虚报注册资本罪B. 虚假出资罪C. 虚报注册资本罪与抽逃出资罪D. 虚假出资罪与抽逃出资罪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4.决水罪的危害结果为 :A. 造成水患B. 造成水患,足以危害公共安全C. 没有造成水患D. 使用的方法是危险方法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5.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是A. 刑事违法性B. 应受刑罚处罚性C. 一定的社会危害性D. 人身危险性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6.某甲家中一只箱子和若干财物被盗,箱子当时就在附近的公共垃圾桶中被找到,里面的东西原封未动。
某甲认为是窃贼所藏,日后必然来取。
就产生了报复窃贼的念头。
把箱中物品取出,装入一个拉发的爆炸装置,放到原处。
后来,一个清洁工清除垃圾时发现了箱子,打开时发生爆炸,当场死亡。
某甲的行为:A. 构成故意杀人罪;B. 构成爆炸罪C. 属于假象的防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 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7.李某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在一次恐怖活动中,他打死一名群众,李某的行为构成A. 故意杀人罪B. 故意伤害罪C. 故意杀人罪与组织、领导、参与恐怖组织罪D. 组织、领导、参与恐怖组织罪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8.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应 :A. 按牵连犯进行数罪并罚B. 仅按破坏电信设施罪处罚C. 仅按盗窃罪处罚D. 按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9.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甲一看是熟人遂说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A. 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B. 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C. 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D. 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正确答案:D满分:2分得分:210.某外国人张某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张某应如何处置?A. 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B.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 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D. 直接驱逐出境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11.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其追诉时效 :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12.根据10题陈述,张某向闫某要钱还赌债的行为,构成什么罪?A. 敲诈勒索罪B. 挪用资金罪C. 诈骗罪D. 内幕交易罪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13.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构成 .A. 故意伤害罪B. 非法拘禁罪C. 虐待罪D. 虐待被监管人罪“开玩笑”甲的行为正确答案:D满分:2分得分:214.甲某原是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于1995年4月4日至18日,先后利用其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共透支银行款50万元。
之后,后甲某于1995年5月19日至1998年10月7日,先后归还透支款29万余元。
尚差21万余元没有归还。
至发案时止,甲某仍无法归还透支款。
A. 甲某构成诈骗罪B. 甲某构成恶意透支罪C. 甲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D. 甲某行为不构成犯罪,属于借贷纠纷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15.甲在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法院依法判处罚金并赔偿被害人损失,但甲的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罚金和承担民事赔偿。
下列关于如何执行本案判决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刑事优先,应当先执行罚金B. 应当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C. 按比例执行罚金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D.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后减免罚金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16.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B. 主观方面为过失C. 只要实施了挪用救灾抢险、防汛、扶贫等款物行为就构成本罪D. 不以情节严重为要件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17.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属于A. 结果加重犯B. 想象竞合犯C. 法规竞合犯D. 转化犯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18.放火罪既遂的标志是A. 行为人已经将对象物点燃B. 引起了火灾C. 火种已经接触对象物D. 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19.陈某在商场金店发现柜台内放有一条价值 20000元的纯金项链,与自己所戴的镀金项链样式相同。
陈某以挑选金项链为名,乘售货员不注意,用自己的镀金项链调换了上述纯金项链。
陈某的行为:A. 构成盗窃罪C. 构成诈骗罪与盗窃罪的想象竞合犯D. 构成诈骗罪与盗窃罪二罪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20.某甲提刀到乙住处杀乙,潜进屋后发现乙家人有很多人,于是逃跑。
某甲的行为属于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表示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得分:601.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包括下列几项.A. 设计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B. 建设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C. 施工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D. 工程监理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2.侵犯通信自由罪说法正确的是。
A. 主体为一般主体B. 主体为特殊主体C. 主观方面为故意D. 客体是公民的通信自由权利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3.甲将乙家的羊毒死后运走,并将羊肉出售给他人。
甲的行为构成哪些犯罪A. 盗窃罪B. 投毒罪C. 故意毁坏财物罪D.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正确答案:AD满分:3分得分:34.甲晚上打猎,看树林中黑影,以为是动物,开枪,结果黑影是乙,甲的行为属于B. 构成犯罪C. 意外事件D. 过失致人死亡罪正确答案:AC满分:3分得分:35.犯罪客观要件中的选择性要件包括A. 特定的犯罪方法B. 犯罪结果C. 刑法的因果关系D. 犯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6.对刑法关于撤销假释的规定,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A. 只要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也应当撤销假释B. 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不能撤销假释C.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按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但“先减”是指减去假释前已经实际执行的刑期D. 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撤销假释后,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并罚,假释经过的考验期,应当计算在新决定的刑期之内,因为假释视为执行刑罚正确答案:ABC满分:3分得分:37.规定战时从重处罚的犯罪有 .A. 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B. 军人阻碍执行军事职责罪C. 故意(过失)泄漏军事秘密罪D. 武器装备肇事罪正确答案:AC满分:3分得分:38.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有A. 定罪判刑方式B. 定罪免刑方式C.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D. 不起诉正确答案:ABC满分:3分得分:39.减刑不同于减轻处罚的地方有 :A. 减刑根据的是犯罪人刑罚执行种的具体表现,减轻处罚根据的是法定或酌定的犯罪情节B. 减刑的对象是已决犯,减轻处罚的对象是未决犯C. 减刑是减轻原来的刑罚,减轻处罚是对犯罪人判处新的刑罚D. 减刑属于刑罚执行制度,减轻处罚则属于刑罚的裁量制度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10.非法拘禁罪与刑讯逼供罪的不同表现为。
A. 对象不同B. 行为表现不同C. 犯罪意图不同D. 主体不同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11.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犯罪有 .A. 刑讯逼供罪B. 强迫职工劳动罪C. 暴力取证罪D. 非法拘禁罪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12.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A. 甲为杀人并李某委托购买毒药并告知其目的,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
但2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
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
B. 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后见被害人可怜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
乙不是犯罪中止。
C. 丙对仇人王某猛砍数刀后离开现场。
数小时后,丙为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
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D. 丁为了杀害李而对其投毒,李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送往医院抢救脱险。
经鉴定,即使不送到医院,李也不会正确答案:BCD满分:3分得分:31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罪包括A. 走私罪B. 金融诈骗罪C. 侵犯知识产权罪D. 扰乱市场秩序罪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14.甲、乙共谋伤害丙,进而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但不能查明该重伤由淮的行为引起。
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 由于证据不足,甲、乙均无罪B. 由于证据不足,甲、乙成立故意伤害 ( 轻伤 ) 罪的共犯,但都不对丙的重伤负责C. 由于证据不足,认定甲、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较为合适D. 甲、乙成立故意伤害 ( 重伤 ) 罪的共犯正确答案:ABC满分:3分得分:315.背叛国家罪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B.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政权C. 主观上是故意D. 客观上表现为实施了勾结外国或境外机构、组织和个人,危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及安全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16.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地包括 .A. 犯罪行为地B. 犯罪结果地C. 罪犯住所地D. 罪犯被捕地正确答案:AB满分:3分得分:317.甲将头痛粉冒充海洛因欺骗乙,让乙出卖“海洛因”,然后二入均分所得款项。
乙出卖后获款 4000 元,但在未来得及分脏时,被公安机关查获。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甲与乙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犯B. 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C. 甲属于间接正犯D. 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正确答案:BC满分:3分得分:318.关于教唆犯的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重处罚B. 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加重处罚C. 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 既可能按照主犯处罚,也可能按照从犯处罚正确答案:CD满分:3分得分:319.不作为犯罪要求的义务的来源有 .A. 法定义务B. 职务上的义务C. 业务上的义务D. 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20.不作为犯罪要求的义务的来源有 :A. 法定义务B. 职务上的义务C. 业务上的义务D. 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