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书报告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书报告

管理·个人·社会
——读《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有感
【摘要】彼得·德鲁克是“管理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一直以“旁观者”自居,《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汇集了大师毕生著作的精华,“浓缩了德势克几十年来关于管理、个人和社会的思考”,“为正在寻求快速领会德奋克思想精做的读者们找到了一条捷径”。

【关键词】管理;个人;社会
彼得·德鲁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祖籍荷兰,后移居美国,他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拜访著名的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时,熊彼特说:“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

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

”这句话深深影响了德鲁克,成了德鲁克后来衡量自己一生成败的基本标准,也是他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的重要法则。

他一边教书,一边做咨询,一边写作,正是这三种不同的身份塑造了他的研究方法与成文风格,也成了他区别于别的管理学者的重要特征。

德鲁克是“管理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一直以“旁观者”自居,作为“一个走在信息时代前面的人”,他植根实践撰写了30余部著作,成为“当代最经久不衰的管理思想家”。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摘录了德鲁克业已出版的10本经典著作,汇集大师毕生著作的精华,“浓缩了德势克几十年来关于管理、个人和社会的思考”,“为正在寻求快速领会德奋克思想精做的读者们找到了一条捷径”。

本书分为“管理篇”、“个人篇”、“社会篇”三部分。

一.管理
“管理篇”中,德鲁克提出管理是“社会功能”也是“人文艺术”,简要概括了管理的起源和发展;阐明了管理的维度;介绍了企业的宗旨和使命;讨论了非盈利组织给商业界的启示;总结了管理的社会影响和社会问题;基于假设给出了管理的新范式;列举了当今管理者需要的信息;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以及自我控制的管理方式;概括了选拔人才的基本原则;肯定了企业家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新企业”的“企业家管理”;最后总结了4种主要的企业家战略。

管理是什么?“管理是一门学科,这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

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

但是,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经济学,正好像一个医生付诸实践的并不是验血那样。

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行为科学,正好像一位生物学家付诸实践的并不是显微镜那样。

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计量方法,正好像一位律师付诸实践的并不是判例那样。

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

”这是德鲁克对管理真滴的阐述。

德鲁克作为“管理经验学派”与“领导特质论”的大师,作为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

德鲁克并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管理学者,实际上他和管理的学院派一直格格不入。

德鲁克说过自己从来就是一个学院派的“边缘人”。

管理经验学派”在学术研究中长期不占主流。

但德鲁克的作品却赢得了许多企业家的高度评价。

管理是一种实践。

管理不应该只是一些技能的训练,而是一个对人类、社会和企业的整体认识。

管理不应该只是一些理论和学术研究,而是应该用来解决社会和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管理实践是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标志"。

可以这样说,就像科学管理之于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科层制之于马克斯.韦伯,决策之于赫伯特.西蒙,战略之于迈克尔.E.波特,市场营销之于菲利普.科特勒,管理实践是德鲁克作为管理学家的灵异之物,同时也是打开德鲁克管理思想库的钥匙,是他心灵深处缱绻与风流的源泉。

建立在管理实践基础上的德鲁克管理思想,其灵魂就是管理学家的实践责任感或投身于管理实践的热情。

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丝毫没有弹性,无法调节、无法贮存、无法替代。

时间一去不复返,因而永远是最短缺的。

而任何工作又都要耗费时间,因此,一个有效的管理者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珍惜并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

这包括三个步骤:记录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时间,集中自己的时间,减少非生产性工作所占用的时间。

这是管理的有效性的基础。

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

“贡献”是指对外界、社会和服务对象的贡献。

一个单位,无论是工商企业、政府部门,还是医疗卫生单位,只有重视贡献,才会凡事想到顾客、想到服务对象、想到病人,其所作所为都考虑是否为服务对象尽了最大的努力。

有效的管理者重视组织成员的贡献,并以取得整体的绩效为己任。

管理者的任务繁多,“决策”是管理者特有的任务。

有效的管理者,做的是有效的决策。

决策是一套系统化的程序,有明确的要素和一定的步骤。

一项有效的决策必然是在“议论纷纷”的基础上做成的,而不是在“众口一词”的基础上做成的。

有效的管理者并不做太多的决策,而做出的决策都是重大的决策。

二.个人
在“个人篇”中,德鲁克首先提出了“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必须要做到卓有成效”,有效的管理者务必关注贡献,“自我管理”的关键是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价值观,还提出了掌握时间的方法、有效决策的原则、创新的原则,主张发挥沟通的作用,认为领导是一种工作,并介绍了“知识型人才”的概念,号召人们“管理下半生”。

德鲁克认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6个特征: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他极为审慎地设定自己的优先顺序,随时进行必要的检讨,毅然决然地抛弃那些过时的任务,或者推迟做那些次要的任务;他知道时间是他最为珍贵的资源,必须极为仔细地使用它;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他知道自己所能作出的贡献在于:创造新思想、远景和理念;他的原则是:我能作哪些贡献?为了达成整体目标,我如何激励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他的目标在于提高整体的绩效;在选用高层管理者时,他注重的是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

他能敏锐地感觉到为一个关键职务选用人才,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也知道,还没有人能永无过失。

他知道人无完人。

即使是最有能力的人也有弱点。

他关心的是一个人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

他致力于充分集中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利用这些优势达成组织的目标;他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他有选择性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

他知道有些事物不能被量化,而过多的信息会导致混淆和
混乱;他只做有效的决策。

三.社会
在“社会篇”中,德鲁克德鲁克在预测商业和经济的变化趋势方面显示出了惊人的天赋,他预言将有一种新的类型的劳动者出现———知识员工,并预言知识社会的兴起和“企业家社会”的到来;主张通过社会部门获取公民权;构筑了从分析到感知的新的世界观。

德鲁克企业管理思想在社会哲学意义上体现为:一、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企业发展观;二、功能性社会生态系统下的企业生存观;三、社会责任取向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存在于社会系统中,并以其独特的影响形塑着这一“自由的功能性社会”。

从社会哲学意义上观照解读德鲁克的企业管理思想,对今天的企业与社会互动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德鲁克在“一部为未来而写就的著作”——《下一个社会的管理》中也深入探讨了现代管理与现代社会。

人口因素与信息革命巨变,制造业衰微,劳动力裂变,知识工作者崛起,这些变化都对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变化已经出现,下一个社会已经到来。

在未来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将是应对这些造就下一个社会的重大变化。

管理者必须利用这些变化,并将之转变成企业的机会。

德鲁克说过:“A decision will not become effective unless the action commitments have been built into the decision from the start.”(我们应该将行动纳入决策当中,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哈佛商业评论》有言:“彼得·德鲁克论述了管理的新范式如何改变和如何继续改变我们对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基本认识。

”管理理论将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德鲁克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维度。

【参考文献】
1.刘祯,陈春花,徐梅鑫,“经营、管理与效率:来自管理经典理论的价值贡献”,《管理学报》,C93,2012年09期,33-35。

2.张越,“管理者必须学会做到卓有成效——彼得·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管理思想解析”,《现代管理科学》,F270,2006年12期,47-49。

3.罗珉,“实践——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灵魂”,《外国经济与管理》,C93,2007年08期,5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