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开发幼儿智力

如何开发幼儿智力

如何开发幼儿智力
一、什么是智力
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品质,它具有无法观察到的特点,关于智力的概念是国内外长期争论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在我国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智力是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

观察力,它包括有智力的条件--注意力;智力的窗口--观察;智力的储存器--记忆力;智力的翅膀--想象力;智力的中枢--思维力;智力的转换器--创造力;早期儿童还需要发展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它是智力的基础。

由于智力是一个人许多能力的总称,因此人在某一方面有特殊能力或专长不等于智力,例如有的人记忆特别好,但逻辑思维差;有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好,但想象力、实践能力差,这只能说某人在某一方面发展不错,不等于智力好。

只有智力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才能称得上智力发展好。

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一般有五个阶段:
第一,了解当前活动阶段。

如听老师讲解或演示获得一般的表象和初步理解。

第二,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

如用小石子或小棍计算活动。

第三、有外部语言参加的,依靠表象(头脑中的形象),来完成活动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能离开实物,而依靠外部语言对头脑里
留下的表象进行分析、综合。

如老师问,1+1=?,儿童头脑中会出现1个苹果加1个苹果等于2个苹果的口算。

第四,只靠内语言(不出声的语言)在脑子里完成活动的阶段。

第五,智力活动过程,简约化。

多进行某一智力活动以后,这一智力活动的阶段逐步简约化,以高速度进行,则智力活动的能力便初步形成。

3-6岁儿童智力一般可以发展到第三阶段,发展突出的可能达到第四阶段。

二、为什么要开发儿童的智力
(一)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没有一定的智力就难以掌握较多的知识,具体讲没有注意力、观察力、儿童就无法认识事物,掌握知识;没有记忆力,知识就无法巩固、保存;没有思维力,就无法对事物有深刻地认识,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没有想象力,就无法创新。

所以说,智力不发展,就无法掌握更多的知识。

(二)开发智力产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生产力愈发展、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愈重要,对劳动者具有的科学知识,文化素质要求就更高。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为未来的社会准备人才。

未来的社会是一种开放型、进行型、动态型、网络型、高效型的社会。

需要的劳动者,不只是体力型,知识型的人才,而且是智能型(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选择力、综合力、创造力)
的一代新人,故教育应重视发展儿童的智力。

在当今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时代中(实际上是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智力竞争),谁最早最多地拥有高智能人才,谁就在这场竞争中获胜。

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放在了突出的战略地位。

加强儿童智力开发,早出人才,出高智能人才,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紧迫任务。

在现代生活中,没有高智能的人是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

(三)开发智力对幼儿有特殊的作用
从智慧器官大脑的成熟来看,新生婴儿大脑重有400克左右,3岁时,脑重量已达1080克,4-5岁则增加到135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1400克的重量。

有人说,0-5岁有天壤之别,5岁到成人只二步之差,5岁前后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由此可见,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对于开发智力促进成才具有特殊的作用
三、如何开发儿童的智力
(一)丰富知识,开拓眼界
智育包括发展智力,掌握知识技能两方面。

单纯灌输知识,机械地背,容易抑制学生智力的发展,如果不从掌握知识技能和活动来发展力,搞什么单纯的智力训练,也只能是一种训练的游戏,没丝毫的价值。

因此,要发展智力,必须正确处理智力与知识的关系。

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离开了掌握知识的过程,智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草之木。

例如,狼孩,因没有掌握人类知识的过程,所以不具备人的智力,他有狼一样的生活能力,却不具备人的思维能
力。

又例如一对双生子,出生后不久,一个生活在密林中,一个生活在大城市。

他们长至四岁左右时,林区的孩子来到城市,此时对他们进行智力测验,结果林区的孩子身体强壮而智力差,因为林区的孩子接受文化科学知识少。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智力能否顺利发展,还要看给儿童传授知识是否全面,方法是否得当。

幼儿期随意动作、口语及感知觉迅速发展,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并出现最简单的想象,记忆思维也较婴儿期增强,这为智力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开发幼儿智力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1)为幼儿创造合适的游戏运动环境:从游戏中促进幼儿动作和技能的发展。

(2)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应鼓励孩子大胆说话,引导他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和感觉。

多教孩子说歌谣、唱儿歌,这不仅可以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还能训练他的音乐节奏感,培养艺术意识。

(3)让幼儿多看、多听、多动手:智力开发总是离不开知识的掌握,而要获得知识,必须通过看、听、摸等感知活动。

应让幼儿多接触自然和社会环境,多动手以亲身感知事物,促进智力发育。

2~3岁的幼儿听故事时会听得津津有味,家长应抓住孩子好奇、求知的这一心理经常给孩子讲些有趣易懂的故事,这样可增长幼儿的知识。

(4)启发幼儿多提问题、多思考:好奇多问是儿童的天性,有些孩子喜欢提问,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家长要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而不能敷衍了事;有些孩子提不出什么问题,家长应设法启
发他们让他们自己提问,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提一些问题让孩子思考回答。

(5)鼓励幼儿的创造精神:孩子在做游戏、搭积木时,应鼓励孩子的创造精神,引导孩子不重复别人做过的东西等,而帮助孩子自己想象着做,孩子拆弄玩具时,不要求全责备,因在“顽皮”的举动中,往往可能是创造力的表现。

幼儿创造的欲望仅仅开始萌芽,需要家长、教师去发现、去引导,如完全按大人要求的模式做,则会抑制孩子的创造精神。

开发孩子智力的方法有:拼图、积木、绘画、做游戏等,但最好的方法是送他去幼儿园、托儿所,让他在与同龄人的交往、游戏的过程中自然发展。

激发孩子对电动玩具进行拆装的兴趣,这个拆装的过程,不但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孩子对数理化的学习热情。

然而,很多家庭给孩子买回电动玩具,只是让他玩玩而已,一旦孩子将它拆坏了,便毫不吝啬地预以训斥,岂不知,正是这种重财轻人的做法,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和创新实验能力。

开发孩子的智力,切忌揠苗助长;一定要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

不要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商、心理健康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教育孩子是极其复杂、将教育、心理学知识融在一起、比较难掌握的一门艺术,三言两语是不解决根本问题的。

方法具体如下:
1.开发智力应从胎教开始,早期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家庭教育开始得愈早,孩子的身心方面就发展得愈好。

如果受到正确的教育,每个健全的孩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出众的人。

反之,教育开展得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在能力的发展与递减法则。

2.通过学习外语开发孩子的智力。

最重要的方法是反复。

要反复听,直到有语感,原来他只是说不出来,脑海中早就有了。

3.通过观察自然开发孩子的智力。

从小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是最重要的方法。

4.通过运动身体开发孩子的智力。

从小培养孩子对体育运动的爱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运动,孩子会感受到身心的统一。

5.通过音乐开启孩子的心灵。

音乐可以极大地开发孩子的想像力,人生所有的创造力、所有的梦想都来自想像力!常听音乐是创造想像力的最好方法。

6.6通过绘画开发孩子的智力。

绘画是早期智力开发的必修课,它可以让孩子的观察力、想像力、形象思维、色彩敏感度、空间想像能力等得到开发。

7.通过说话开发孩子的智力。

一个人语言表达上有障碍,成年时在人际中就容易性格畸形,所以,开发孩子说话的能力是家长必须做的。

8.通过阅读书籍开发孩子的智力。

一个孩子脑海中的背景资料足够的大,他的智力就开发出来了。

9.通过游戏开发孩子的智力。

爱游戏,会玩游戏,孩子才能聪明发展,孩子在游戏中找到的不仅是自我,还有一种成功的激励,一种创造的满足以及人际互动的规则。

10.通过写作开发孩子的智力。

写作是一种重要表达,父母要鼓励孩子“即兴”写下自己的想法,不必在乎语法的拼写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