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考。 • ②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层次
分明、条理清晰、结构紧凑的作用;
• 例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 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郑州市第十六中学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
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 比方。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 的两类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 成立。
• 作用: • ①化平淡为生动; • ②化深奥为浅显; • ③化抽象为具体; • ④化冗长为简洁。
类型
例句
正对 打倒烦恼,攻下忧愁。
反对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串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温馨歌诀:
• 对偶对仗,结构一样, • 词性相同,字数相当。 • 字句对称,节奏铿锵, • 朗朗上口,易记心上。
• 6、排比 •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
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 辞方式。
• 作用: • 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 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 • ③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类型
例句
成分排比
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 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句子排比
我说啊,屏风就该遮冰 霜,屋檐就该挡月光, 江湖就该开扇窗,平剧 就该耍花枪。
• 7、反复 • 通过一遍一遍地重复个别词语或句子,
以达到强调的目的的一种修辞。
爱憎分明的感情 • ③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类型 特点
例句
拟人 将物人化
太阳当空照,花儿 对我笑
拟物 将人物化 他夹着尾巴逃跑了
• 3、借代 • 就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
• 作用: • ①以简代繁; • ②以实代虚; • ③以奇代凡; • ④以事代情
类型 特征代本体 具体代抽象 专名代泛称 材料代本体 部分代整体 结果代原因 标志代本体
类型
明喻
暗喻 借喻 博喻
特点 本体 喻词
喻体
像、似的、
甲像乙 出现
好像、如、 宛如、好
出现
比、犹如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出现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出现
甲像乙 出现
正如、又 如
出现
• 2 、比拟 • 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把抽象的概念当做
人或物,或者把人当做物、把此物当做彼 物来描写。
• 作用: • ①增添特有的情味 • ②把事物写的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
• 作用: • ①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 • ②使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
充满语言美。
类型
例句
词语反复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 是火,点燃那熄灭的灯。
短语或 句子反复
佛总是曰不可说,弟子别问为什 么;佛总是曰不可说,凡人只要 照着做。
• 8 、反问 • 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达
类型 例句
夸大 唐朝千年的风沙,现在还在刮
缩小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超前 未饮心先醉
• 5、对偶 • 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
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 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 作用: • ①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 ②用于诗词、有音乐美; • ③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
• 作用:加强语气,表示强烈的感情。
类型
例句
用 肯 定 的 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 形 式 表 示 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否定
用 否 定 的 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 形 式 表 示 能说它不美呢? 肯定
• 9、设问 • 即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
答案的修辞方式。 • 作用: • ①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
例句
驼背笑着说
枪杆子里出政权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 姆雷特 懒将白发对青铜
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要握莎士比亚的笔,不 舞拿破伦的剑。
• 4 、夸张 •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
用、程度等方面进行合乎情理的有意扩大或缩小。
• 作用: • 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 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 ③感情鲜明、增强语言生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