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酒文化看俄罗斯人的性格
摘要:俄罗斯民族横跨亚洲与欧洲,具有双重性格的俄罗斯人与酒为友,在辽阔而寒冷的俄罗斯大地上,养成了俄罗斯人豪迈、潇洒的性格。
他们酷爱烈酒,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探究这些原因的背后,对于解读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俄罗斯民族后续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启示。
【关键词】:酒文化俄罗斯人性格
酒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资源,在世界各个民族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酒更是与民族的血脉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
“从沙皇时期到现在,无论俄罗斯经历怎样的历史变革,俄罗斯人对于杯中物的那份热爱似乎从未消退过。
”①俄罗斯人性格豪迈、潇洒,在长期的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中,形成了俄罗斯民族与酒文化特殊的渊源关系。
这种以酒见民族性格的文化现象,对于整个俄罗斯民族今后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一、酒在俄罗斯人生活中的地位
“俄罗斯人以好酒出名,每逢节假日、生日,大家都开怀畅饮。
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俄罗斯人特别爱喝烈性酒,最喜欢伏特加,伏特加因此几乎成为俄罗斯的代名词。
”②在俄罗斯人的意识中,酒所占有的地位是及其崇高的,而且不会喝酒的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甚至于俄罗斯人会说:“不让我喝伏特加,还不如让我死了。
”中国人在见面后,总会礼节性的问候一句:“你吃了吗?但是,俄罗斯民
①《俄罗斯人要想戒酒不容易》《国际月刊》摘自《大西洋月刊》张尼译
②《俄罗斯人》沈悦东方出版社
族最常见的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就是问一句:你喝了吗?”
在俄罗斯的街头,最经典的画面就是“一个面红耳赤的醉汉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一边抽着烟一边思考着从哪里搞来下一瓶伏特加。
”③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酒对于他们的意义就像是水对于我们的意义,一些长期居住在俄罗斯的外国人称“伏特加是俄罗斯男子的第一妻子”。
虽说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是,这些无疑都在向我们传达出俄罗斯人对于酒的热爱。
1865年1月31日俄罗斯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在他的博士论文答辩中首次用到了“водка”一词,由于这种烈性酒中水占的比例比酒大,因此取俄语“水”发音的谐音定名为“伏特加”,意为“生命之水”。
④
一个民族的文化选择总是有本民族的特殊性,对于俄罗斯民族也不例外,他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将酒提到一定的高度,并赋予酒众多的文化内涵,一定有它自己理由。
二、酒在俄罗斯人文化中存在的必要性
1、地理因素——酷寒的气候
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且大部分的领土都位于北极圈以内,属于高寒气候区,地处寒带、亚寒带、温带三大气候带,典型的气候特征是“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凉爽而短促。
”⑤从气候条件上就决定了这个民族需要寻找一种取暖的工具,这时伏特加就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伏特加类似于中国的白酒,一杯伏特加足以提供让身体暖和的热量。
其实,在中国,冬天喝白酒的人也会比夏天多很多,夏天人
③《俄罗斯人要想戒酒不容易》《国际月刊》摘自《大西洋月刊》张尼译
④《俄罗斯酒文化浅谈》贺静科技向导2011年第30期
⑤《俄罗斯酒文化探索》田丽民营科技2011年第11期
们的首选通常是冰镇啤酒,而在俄罗斯,啤酒也是人们的最爱。
“根据俄罗斯联邦和地区酒类市场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数据,俄罗斯人最钟情的是物美价廉的啤酒,消费量居第二位的是俄罗斯‘国酒’伏特加”。
⑥
2、历史因素——俄罗斯是一个苦难的民族
俄罗斯人,在历史上经历了太多的磨难,13世纪成吉思汗大规模远征,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其孙子拔都又建立了金账汗国,对于俄罗斯以及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以后,人们又接连遭受伊凡四世的统治,在急剧变革的时代,选择接受了一系列的改革。
俄罗斯人忍受着一个又一个变更与不适应,喝酒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乐趣。
作为一个苦难的民族,俄罗斯人接受了众多的不幸,才有了今天豪爽、仗义的性格。
在百余年前,俄罗斯民族处于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社会生活急剧匮乏,“由于对生活的绝望,下层劳动群众的心理状态是得过且过,一旦有可能就酗酒消愁。
再有买酒钱的情况下,把自己灌醉是他们的乐趣,狂饮成为他们麻痹自己、寻求解脱的手段。
”⑦
而对于一些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来说,能用钱把自己灌醉的机会很少很少,所以,就对于他们便有了一种深深的诱惑力,使得他们有时为了喝酒而“不择手段”。
弗列罗夫斯基提到过一个非常经典的例
⑥《俄罗斯人要想戒酒不容易》《国际月刊》摘自《大西洋月刊》张尼译
⑦《俄罗斯文化》姚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第255页
子:“一对夫妇在皮鞋作坊工作,他们的房间里除了两个枕头外别无他物。
丈夫在一个月内喝一次25戈比的酒,偶尔也喝两次,喝醉之后,就把妻子揍一顿。
”⑧
对于俄罗斯民族,可以说,是民族的灾难,让这个民族选择了酒,而酒又与这个民族的性格融合在一起。
3、现实因素——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俄罗斯对于酒的喜爱,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这种对于酒的喜爱并没有将俄罗斯民族“酗酒”的名声洗去,其实,是因为后面还有巨大的经济利润作支撑。
俄罗斯从历史上一路走来,当政者看到了酒文化背后隐藏的巨大的经济利润。
“伊凡雷帝就曾积极鼓励国民在酒馆里花光兜里的最后一分钱,以填充自己的荷包。
”⑨彼得一世时期,为了增加国库的收入更是鼓励人们饮酒。
在一世执政期间,俄政府甚至下令,如果妻子们胆敢将酒兴未尽的丈夫从酒馆中拉走,就要受到鞭打。
彼得甚至让那些无力偿还酒馆债务又不愿陷入牢狱之灾的人在军队中服役25年。
彼得对于过度饮酒现象熟视无睹甚至鼓励,其目的就是要填塞国家收入。
其实,在后期的俄罗斯政府曾多次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相关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1917年的十月革命期间,但收效甚微,因为酒类产品带来的高额财政税收使得“禁酒令”化为泡影,酗酒问题没有得到
⑧《俄罗斯文化》姚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第256页
⑨《俄罗斯人要想戒酒不容易》《国际月刊》摘自《大西洋月刊》张尼译
解决反而更为泛滥。
三、酒与俄罗斯人的性格分析
1、勇敢顽强,吃苦耐劳
俄罗斯的土地广大而辽阔,广大的空间给了俄罗斯人一份辽阔的自由,也造就了俄罗斯人豪放的性格。
在俄罗斯的历史上,有两个最为光荣的事件——莫斯科保卫战和死大连格勒保卫战,他们展示了俄罗斯民族在苦难面前不屈不挠、勇敢顽强的民族性格。
酗酒是俄罗斯的一个社会现象,主要原因是俄罗斯漫长而寒冷的冬季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重负与精神的压抑。
这样恶劣的气候,使俄罗斯民族饱尝生活的艰辛,从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格,在关乎国家存亡和发展俄关键时刻,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扔掉伏特加酒瓶,把自己喷薄的血液转化成保卫祖国的情怀。
2、在思维上易走极端,缺乏理性精神
俄罗斯民族在感情上经常走向是极端道路。
他们遇事时缺少一份沉稳,“决斗”就是这种极端思想的产物。
在俄罗斯的历史上,无论是受人尊敬的思想家还是长有大权的政府,在处理事情上总是少不了极端的影子。
19世纪以来,有相当多的思想家或作家,由于一时的激动,都走上了极端的道路——决斗。
“普希金死于决斗,莱蒙托夫、赫尔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都参与决斗或走到了决斗的边缘。
”⑩国家领导人的某些激进改革以及对于社会主义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不仅
⑩《俄罗斯人》沈悦东方出版社第137页
使苏联陷入解体的境地,也使得社会的矛盾急剧增加。
众多的极端主义,使得俄罗斯国家陷入了危机,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的同时,酒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却在上升。
3、普世价值——深深的社会责任感
俄罗斯人自己在经受了众多的磨难后,在东正教普世和救世精神的影响下,俄罗斯人产生了一种超民族主义,形成了俄罗斯民族特殊的历史使命和救世主义理念。
俄罗斯人,在思考本民族未来的同时,对于世界人民的未来,也有着深深的忧虑,俄罗斯人总有一种使命感——拯救所有的斯拉夫民族甚至是全人类。
这样一种普世主义,使得他们经常陷入一种痛苦的思索之中,这时,酒又成了他们孤独无助时最亲密的伙伴。
四、酒对俄罗斯民族后续发展的影响
酒,作为一种文化元素,存在于俄罗斯民族精神之中,养成了俄罗斯民族豪爽的性格,对于缓解人们的苦难和忧虑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建全的酒桌礼仪也是俄罗斯民族热情好客的体现,酒贯穿于俄罗斯民族发展的始终。
但是,酗酒依然是俄罗斯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过度饮酒为俄罗斯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这个只有1.44亿人口的国家中,有大约2000万个酒鬼。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如今每五个俄罗斯男性中就有一个死于酒精引发的健康问题。
”同时,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局长根纳季·奥尼先科表示:自1990年以来,俄罗斯国内因酗酒引发的死亡人数上涨了两倍。
但是长久以来,禁酒政策与消费税的上涨是一对矛盾,要想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俄罗斯民族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结语:酒与俄罗斯民族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对于整个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酒在俄罗斯民族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对于俄罗斯民族影响深远,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将来,酒都会在俄罗斯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