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表
2.教学过程设计安排合理、和谐,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要素、环节处理配合得当,教学模式选择优化;
3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选用教学媒体讲求实效。媒体使用多样、有序,适时、适量、适度、有效。
3.对强化学生学习活动和智能发展、达成目标有明显作用;板书、板画、板图设计合理、书写规范,能显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教学语言生动精炼、表达准确、逻辑性强,教态自然大方。
5.师与生、生与生之间教学信息传输、交流充分,采用多种课堂训练形式,以学生思维训练为中心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6.注重过程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促进和激励功能。
40
36-40
35
30-34
教学效果
1.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测验与考试等各种方式
2.衡量与判定学生对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情况,以及科学的地理价值观念的树立程度。
3.检验地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情况。
20
18-20
17
14-16
教师素质
1.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地理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等的水平;
2.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对教学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
3.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的亲和力、教学风度、个人魅力等。
10
9-10
8
6-7
综合评价
总分数
2.读图、填图和用图技能的训练。
3.地理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培养。
4.地理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10
18-20
17
14-16
教学过程
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训练;教与学有机结合,教法导向与学法指导协调和谐,有利于目标实现。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表
执教教师:授课题目: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权重%
评价结果
A
B
C
D
教学目标
1.目标全面,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明确要求和定位。
2.目标明确具体,分类层次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发展。
10
9-10
8
6-7
教学内容
1.地理基础知识的科学性及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