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盖梁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盖梁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盖梁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桥梁钢盖梁安装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2.1.1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复核设计图纸,对出现的差、错、碰情况,填写审图记录,报监理、设计单位进行答疑,分部工程部根据答疑情况,在施工图纸对应位置进行修改,并签名,标注日期;2.1.2工程数量计算完成,材料计划提报分部物机部;2.1.3平面坐标和高程计算,复核完成;2.1.4机械进场合格证已审核完成,并上报监理单位审批;2.1.5工程部对墩身施工工艺、安全已向作业人员进行交底;2.1.6安质部对作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完成,经考试,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2.2.7现场临时材料存放场地,平整完成,支垫材料按要求摆放;2.2.8物机部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检修,机械设备状态良好;2.2.9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临时设施,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2.2.10吊装地基承载力处理和支点地基处理。

对吊装作业区域进行换填压实处理,达到所需的地基承载力。

2.2.11施工前准备工作完成后,安全防护人员就位,营业线施工防护人员就位。

3.技术要求3.1喷砂(丸)除锈钢梁部件表面应采用喷砂的方法除锈,且必须将表面油污、氧化皮、铁锈以及其他杂物清除干净,除锈后钢表面清净度等级应达到GB8923 规定的Sa3级,表面粗糙度40-80μm。

3.2油漆涂装钢梁涂装按TB/T1527-2004第七套涂装体系进行,设计防腐周期25年以上,要求如下:(1)外表面:高模数水性无机硅酸锌底漆,两道,每道干膜厚度35μm。

环氧封闭底漆,一道,干膜厚度20μm。

环氧云铁中间漆,两道,每道干膜厚度40μm。

氟碳面漆,一道,干膜厚度40μm。

氟碳面漆,一道,干膜厚度30μm。

(2)内表面:高模数水性无机硅酸锌底漆,两道,每道干膜厚度40μm。

环氧封闭底漆,一道,干膜厚度20μm。

(3)钢梁在制造厂内应完全全部底漆、中间漆及第一道面漆,钢梁安装完成后外表面第二道面漆必须严格到位,各图层厚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钢盖梁施工工序4.1.1钢盖梁施工顺序施工场地布置、吊装场地换填处理钢盖梁材料进场钢盖梁支撑体系施工钢盖梁钢柱安装盖梁底板铺设底板标高控制及预拱设置底板、立柱间拼接板连接侧板安装(与立柱用拼接板连接)及焊接加劲板安装及焊接顶板安装及焊接无损检测防锈漆涂刷4.1.2钢盖梁焊接顺序现场拼装及焊接立柱铺设底板钢板用拼接板将钢盖梁底板分别与两侧立柱底板进行连接将底板两块钢板进行焊接连接焊接底板加筋板分块对称吊装焊接侧板及竖向加筋板,同时用拼接板将钢盖梁侧板与立柱侧板进行连接焊接所有侧板及竖向加筋板将顶板横向加筋板焊接到顶板上吊装机焊接顶板与侧板连接缝同时将顶板加筋板连接牢固拆除临时支墩4.1.3吊装施工顺序及时组织吊车就位,并进行现场拼装和试吊工作。

按批准的吊装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和施工。

施工工艺如下:吊装道路及停车位置地基检查吊机进场并支设吊装机械设备检查及试运转施工技术准备吊装人员到位试吊检查正常吊装、定位及焊接施工钢盖梁竣工验收、临时基础拆除图1 吊装施工工艺(1)吊车进入指定位置就位。

(2)钢板或拼接板进入现场根据施工先后顺序将材料卸到指定位置,准备按照施工顺序进行现场施工。

(3)试吊:①起吊后离地10公分确认重量、确认半径。

②检查钢丝绳。

③检查卡环、卸扣。

④检查支腿沉降设备,吊车垂直后转90度,就位后由技术人员确认支撑是否牢固。

4.1.4钢盖梁吊装过程控制要点(1)吊装前准备:吊车按要求在规划施工位置就位,吊车司机检查吊车性能状况,确保吊车各仪表良好,并做好吊装准备工作。

现场配备技术人员1名,指挥人员1名。

配备吊机支腿防护员一名,负责观测支点地基变形情况。

焊接设备、电工、电焊工准备到位(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上岗)。

(2)安装辅助人员挂好钢丝绳准备钢板吊装,在钢丝绳安装过程中一定要安装牢固,吊装受力后方可脱手,防止卸扣滑脱。

(3)试吊、起吊:吊装辅助人员离开后,由作业队长下达试吊命令,指挥人员指挥吊车缓慢起吊,并在离开地面0.5m时暂停,由安全负责人对吊车支腿、吊钩、钢丝绳进行检查,技术负责人对钢横梁吊点处变化情况进行检查。

均无异常情况后,由指挥人员下达起吊命令,起升速度应控制在1.25m/min以下,起高至设计位置。

(4)吊车转臂:由现场指挥人员指挥吊车缓慢转臂,钢板不得碰擦机臂,由架梁辅助人员配合牵引,吊车进行匀速转臂,在临时支墩上方进行稳定。

安全负责人随时检查吊车、吊臂及各项操作安全状况,施工人员做好安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5)钢板安装就位:钢板安装时距离支墩顶面500mm时停止下落,待钢板稳定后再缓慢下降,辅助人员及技术人员准确控制钢板就位,同时检查钢板与支墩间是否密贴,如不密贴采用1mm、2mm等不同厚度钢片垫实,焊接接地钢筋准备开始施焊。

(6)联接固定:钢盖梁与钢柱的连接采用拼接板连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一定将所有连接螺栓连接牢固。

(7)摘钩:待吊装构件与支架上构件连接稳固后,由现场指挥人员下达摘钩命令,吊车缓慢收绳,转臂。

进行下一块焊接钢板的吊装,直至钢盖梁施工完毕。

(8)拆除临时支墩:待钢盖梁全部施工完毕后进行临时基础凿除清理,恢复现场原设计填土要求。

5.施工要求5.1制度要求5.1.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规范施工、安全操作,保证铁路行车安全。

5.1.2强化安全控制机构:设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安全员坚持持证上岗,各岗位负责人员在施工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离开施工现场,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在有序的控制状态下。

如发现有安全隐患,及时停止施工,直至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5.1.3深化安全教育。

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作好安全教育,使参加施工人员明白在铁路范围施工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化和提高全体职工安全意识。

5.1.4根据工程特点和作业环境,对盖梁施工进行作业指导书编制及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合理选择吊装机械,确定吊装方案。

并上报相关单位审批。

5.1.5参加起重吊装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起重指挥由安全技术培训合格的专职人员担任。

5.1.6施工必须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制度进行施工管理。

起重机械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及进行试吊后,方可使用。

5.1.7吊装作业严格遵守“十不吊”的规定。

即A、超过额定负荷不吊;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光线暗淡不吊;B、吊索和附件捆缚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C、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时不吊;D、歪拉斜挂不吊;E、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浮放有活动物件的不吊;F、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器具有爆炸性物品不吊;G、带棱角块口物件尚未垫好(防止钢丝绳磨损或割断)不吊;H、埋在地下的物体未采取措施不拨吊;I、违章指挥不吊。

5.2技术要求5.2.1吊装时必须统一指挥,不准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由指挥员确定吊机摆设的位置。

每机必须配1名专职检查人员对支腿有无下陷和浮动等危险状况进行随时盯控。

当吊机力矩接近额定力矩时,联络员应立即报告指挥员,由指挥员做出安全指令,确保吊装安全。

指挥员在指挥时不准带手套,手势要清楚。

信号要明确,不得远离指挥吊物。

5.2.2大型物件应划出警戒区,检查各点受力情况及吊环、卸扣的焊接质量,并经试吊,确认安全可靠。

吊装作业中,当重物吊起、转向、走行、接近人员、重物下落时,必须鸣笛示警,同时吊装物上严禁站人,吊物下严禁车辆及行人逗留。

如发现以上几种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

5.2.3吊装作业前,对起重机械的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操作前排除。

吊运物上的零星件必须清除,防止吊运中坠落伤人。

5.2.4必须按照技术参数的规定控制伸臂长度和作业半径,以免出现折臂造成事故。

注意检查卷扬机钢丝绳长度是否足够。

其与滑轮组的倍率必须满足该项吊装作业的使用要求。

5.2.5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吊机操作变更动作缓慢、吊钩上下时油门控制缓和、专人观察各部位动转情况。

吊物起升速度不准超过每分钟1.25m。

5.2.6吊装时应控制施工等活荷载,严禁超过吊车的起重能力。

5.2.7吊机全部伸出支腿(放支腿时,应先放后支腿,后放前支腿;收支腿时,应先收前支腿,后收后支腿)。

在撑脚板下垫方木,调整机体,使回转支承面与地面的倾斜度在无负荷时,不大于1/1000,支腿有定位销的必需插上。

5.2.8作业中发现起重机倾斜,支腿变形等不正常现象出现时,应立即放下重物,空载进行调整正常后,才能继续作业。

起重机械在作业中停机时,必须将重物落地,不应将重物吊在空中停机。

5.2.9起吊过长过大等大型重吨位物件时,必须先试吊,离地不高于0.1米,经检查确认稳妥,并用围绳牵住吊物保持平稳,方可指挥起吊运行。

要求试吊2次方可正常吊运。

5.2.10遇六级及以上强风时必须停止吊装作业。

5.2.11材料吊装到位后应立即焊接定位。

6.劳动配置配备负责人1名、技术主管1名、技术人员2名、安全员1名、质检员1名、工班长2名。

配备起重指挥8人分二组、电焊工8人、电工1人、辅助工4人。

7.材料要求3.1喷砂(丸)除锈钢梁部件表面应采用喷砂的方法除锈,且必须将表面油污、氧化皮、铁锈以及其他杂物清除干净,除锈后钢表面清净度等级应达到GB8923 规定的Sa3级,表面粗糙度40-80μm。

3.2油漆涂装钢梁涂装按TB/T1527-2004第七套涂装体系进行,设计防腐周期25年以上,要求如下:(1)外表面:高模数水性无机硅酸锌底漆,两道,每道干膜厚度35μm。

环氧封闭底漆,一道,干膜厚度20μm。

环氧云铁中间漆,两道,每道干膜厚度40μm。

氟碳面漆,一道,干膜厚度40μm。

氟碳面漆,一道,干膜厚度30μm。

(2)内表面:高模数水性无机硅酸锌底漆,两道,每道干膜厚度40μm。

环氧封闭底漆,一道,干膜厚度20μm。

(3)钢梁在制造厂内应完全全部底漆、中间漆及第一道面漆,钢梁安装完成后外表面第二道面漆必须严格到位,各图层厚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8.设备机具配置根据钢盖梁施工特点,工艺要求,合理配置资源,在满足施工需求前提下,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具体材料和机具配置情况见表1。

表1主要设备机具配置表工班在作业时,按照表4、表5、表6的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质检员按照表4、表5、表6中所列各项要求进行检验。

墩身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照表7要求进行外形尺寸验收。

表2盖梁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10.1安全要求10.1.1钢盖梁施工靠近既有铁路,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过往车辆的安全;10.1.2钢盖梁安装施工为高空作业,施工时要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绳、穿防滑鞋、衣着灵便;10.1.3脚手架搭设必须是国家标准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脚手架在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以下杆件:主杆件的纵、横水平杆,纵、横扫地杆;10.1.4不垂直错层作业,不抛掷工具、材料等,服从管理人员安排;10.1.5遇到大雨、大雾、高温、雷击和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当停止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作业;10.1.6有专人指挥起重吊装,且需持证上岗,作业时与操作人员密切配合,执行规定的指挥信号;10.1.7脚手架搭设、模板安装,散落的材料和工具,专人负责清理,不得随意抛弃;10.1.8脚手架、工作平台搭设牢固,不得与其支撑体系连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