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海绵窦瘘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多因头部外伤引起,常合并颅底骨折,少数继发于硬脑膜动静脉畸形(du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或破裂的海绵窦动脉瘤。
【临床表现】
头部外伤后立即或几周后发生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男性多见。
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以中年女性多见,妊娠和分娩常为诱因,临床表现较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轻。
1、颅内杂音:为连续如机器轰鸣般的声音,心脏收缩时加重,常影响睡眠,在额部和眶部
听到,用手指压迫患侧颈总动脉,杂音减弱或消失。
2、突眼:(1)患侧眼球突出,结膜充血水肿,眼睑充血、肿胀,下睑结膜因水肿外翻;
(2)有时眶部及额部静脉怒张并有搏动;
(3)如不及时治疗,一侧海绵窦瘘经海绵间静脉窦使对侧海绵窦扩张引起双侧突眼。
3、眼球搏动:与心脏搏动一致,用手指压患侧颈总动脉,眼球搏动减弱或消失;
4、眼球运动障碍:第Ⅲ、Ⅳ、Ⅵ脑神经麻痹,眼球运动障碍,甚至眼球固定;
5、三叉神经第一支受侵犯,额部、眼部疼痛和角膜感觉减退;
6、眼底:(1)视乳头水肿,视网膜血管扩张,静脉尤甚,有时视网膜出血;
(2)病史长者视神经进行性萎缩,视力下降至失明。
【诊断】
1、应与眶内、鞍旁肿瘤及海绵窦动脉瘤鉴别;
2、全脑血管造影(DSA)显示:颈内动脉与海绵窦出现短路,海绵窦、蝶顶窦和眼静脉在
动脉期显影并扩张,当压迫健侧颈内动脉时可发现瘘口;
【治疗】
1、目的是为了保护视力,消除颅内杂音,防止发生脑梗死和鼻出血;
2、首选血管内治疗,用气囊或弹簧圈等栓塞材料封闭瘘口;
3、目前已较少应用颈内动脉结扎和孤立手术治疗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