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朝三帝与平和琯溪蜜柚

清朝三帝与平和琯溪蜜柚

清朝三帝与平和琯溪蜜柚
作者:马乔
来源:《闽南风》2011年第03期
这里的清朝三帝分别指乾隆皇帝、道光皇帝、同治皇帝。

这三位皇帝与平和琯溪蜜柚怎样扯上了关系,是许多今人不甚了解的。

这里,笔者就来解解这个命题。

先说乾隆皇帝。

在清帝系列中,清高宗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即历史上所称的乾隆皇帝,名排清代入关后第四任。

这名皇帝—生活了88岁,是古代帝王中的长寿翘楚之一。

与他有关的故事多如天上的星星。

其中就有与平和琯溪蜜柚的传说。

比如在平和琯溪蜜柚之父李如化的后人吴七章(吴的母亲是李如化的后裔)所撰的《琯溪蜜柚往事》一文中就有这样的内容:“乾隆年间,丙辰科进士侯山(即今平和县小溪镇西林,也就是平和琯溪蜜柚的原产地)后人李国祚擢迭江西萍乡县令。

有一年,他携带家乡名果琯溪蜜柚赴杭州访友,适逢乾隆皇帝下江南。

—个偶然的机会,乾隆皇帝品尝了琯溪蜜柚,连称极品。

龙心大悦,遂降旨候山李氏岁进百粒蜜柚为贡。

”这一段文字,传达了两条信息,一是乾隆皇帝与平和琯溪蜜柚是怎样发生关系的;二是平和琯溪蜜柚在清乾隆年间成了清廷贡品。

可惜的是,这段传说恐怕有诈。

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咸丰皇帝。

咸丰叫爱新觉罗•奕詝,庙号清文宗,是道光帝的第四子,咸丰是他当皇帝的年号。

爱新觉罗•奕詝是名“夭寿人”,—生只活了三十—岁。

但他生命虽短,却实实在在地与平和琯溪蜜柚发生了关系。

这有—首诗可以作证。

还是上面提到的王凯泰的《台湾杂咏•麻豆文旦柚》:“西风已起洞庭波,麻豆庄上柚子多。

往岁文宗若东渡,内园应不数平和。

”诗的内容讲的是台湾的麻豆文旦柚很好吃!好吃到什么程度?作者作了一个假设,即当年的咸丰皇帝如有缘东渡台湾,吃了麻豆文旦柚,他一定不会选择平和产的琯溪蜜柚当贡品,而会用麻豆文旦柚替代平和琯溪蜜柚。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同治年间担任福建兼台湾巡抚的王凯泰。

作为封疆大吏地方大员,王凯泰的诗传达出来的资讯可信度极高。

有谁会比自己治下公开送什么东西给皇帝比王凯泰清楚的!王凯泰的《台湾杂咏•麻豆文旦柚》,透露的信息至少有三点:一为咸丰皇帝确实与平和琯溪蜜柚有缘;二为平和琯溪蜜柚确实是清廷贡品;三则否定了平和琯溪蜜柚在乾隆朝就成为贡品的传说。

三说同治皇帝。

这名同治皇帝是咸丰皇帝的长子,名为爱新觉罗•载淳。

1861登基时才六岁。

是清入关后第八位皇帝。

年号同治。

在位13年,却当了12年傀儡皇帝,只有一年亲政时间,其余都由东、西太后垂帘听政。

—生只活了19岁,死后庙号清穆宗。

从后人的记载中可知,这名短命皇上对平和琯溪蜜柚始终钟爱有加。

就是他为多吃到—些平和琯溪蜜柚,专门为平和抛上刻“西圃印记”的印章一枚及青龙旗一面,作为禁止平和琯溪蜜柚自由买卖的印信与诏令的。

贵为天子的同治皇帝为什么如此独馋平和抛?估计这位阳寿不长的皇帝患有便秘的毛病,因为吃了平和抛后,大解就畅快多了。

同治皇帝为平和琯溪蜜柚赐印颁旗,在施鸿葆所撰的《平和抛》中有载。

原文如是“每年备贡外,必于实初结时给价定数,以墨印识其上,方可多得。

”此外,在吴七章的《琯溪蜜柚往事》中,佐证更为详细:“同治皇帝又赠…西圃印记‟印章二枚及青龙旗一面,作为贡品标记和禁令。

这是琯溪蜜柚作为贡品的印证!”又说:“贡品琯溪蜜柚为舅妈一家(前辈)种植,…西圃印记‟及青龙旗为舅妈一家(前辈)所有,这在西林村家喻户晓。

”最后吴文写道:“据我表侄说:当年清廷赐印两枚,其中一枚为“西圃印记”,玉质,印文呈葫芦状、朱文。

在文革期间成了“四旧”被抄而不知去向。

另一枚为寿山石类,瘦长型,后人以为能治疮疾,将它磨用了。

至于青龙旗早就不知所踪。

”然而,印章和青龙旗都没了故然令人遗憾,却并不要紧,因为史书已将这—切记下。

同治皇帝与平和琯溪蜜柚有过非同—般的关系,已不容怀疑!
最后,请允许我将笔端拉回到本节的开头,即平和琯溪蜜柚与乾隆爷关系那—段。

说说乾隆皇帝与平和琯溪蜜柚有缘,令琯溪李氏进贡平和琯溪蜜柚为什么靠不住?一因经不起推敲。

皇帝游江南,一个区区县令能见得着吗?有机会献柚子吗?纵然见着了献柚了,皇帝敢随便吃吗?第二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不见古书记载。

仅有今人吴七章写的《琯溪蜜柚往事》证明平和琯溪蜜柚在乾隆朝就“入贡”是不够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