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读完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十二条,方才觉得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多么的艰辛。
又觉得自己在这些伟大的企业家之前渺小了许多。
下面就简要阐述一下我对稻盛和夫先生的那番演讲的感悟。
首先,他说所有的这些经营原则都是基于“作为人何为正确”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一开始就已经奠定了基调,即以人为本,把人看做企业的第一位,然后再讲其他。
充分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
第一条和第二条是讲的创业的目的和目标,目的指的是为什么创建这个企业,目标指的是我们这个企业要完成什么。
而且强调目的一定要能够激发大家一起为了它而奋斗。
这和我们现在的企业经营也是一样的,比如我们中公,就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享受更好的教育,以此来改变命运。
同样的我们也有周报制度,与稻盛先生的思想不谋而合,在写周报的同时还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工作,并且制定下一周的计划,即目标具体化。
第三条和第四条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拥有渗透到意识的强烈的愿望才能扎扎实实、坚持不懈的做好具体工作。
每个公司都有每个公司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文化并不只是给人以激励,随之而来的还有员工对公司的信任感和忠诚度。
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系统的企业文化,这是一个企业软实力的提现,也是支撑员工奋斗的强心剂。
第五条和第六条看似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利润和定价向来都是密不可分的。
在强调销售最大化的同时还要保证利润不减、经费最小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稻盛先生通过压缩人力成本和经费细分到部门等等,确保销售最大化,经费最小化。
把责任落到部门负责人的头上,让负责人来监督经费的损耗比直接让领导人来监督要好很多。
第七条、第八条和第九条也是相互依赖的,经营者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否则你的员工肯定不会跟着你奋斗。
商场如战场,经营者就相当于将军,如果将军连一点意志都没有,那么必败无疑。
同样的无论是面对对手还是面对自己的员工,一旦制定目标就必须实现,否则不但影响员工的士气,久而久之更会影响经营者的号召力。
燃烧的斗魂和临事有勇强调了在企业遇到风险时,经营者一定要挺身而出,理智抉择。
比如很早以前的海尔张瑞敏,在发现冰箱存在质量危机时,以身作则,当场砸毁数台冰箱以正决心,从此更多的员工都会向着精益求精的方向发展。
第十条讲的是要不断从事创造性工作,指的其实和上面的制定目标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假如今天只会做瓷器,明天能不能做些不同的作品。
也就是说在今天的事情已经做好的基础上,规划处下一步要做什么,即每天给自己一个小目标激励自己。
第十一条和第十二条则是出于对员工和队友的关怀和经营者的身心健康出发的。
关怀即利他之心,我觉得这与我们的双赢或者共赢、多赢的理念是一致的。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也是一样的,多一个合作伙伴比多一个竞争对手要强太多。
以上就是我的读后感,但仍然觉得稻盛先生的经营十二条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这就是企业家的伟大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