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污染报告目录1 镉污染现状分析 (1)1.1 镉污染的来源 (1)1.2 主要的镉污染类型 (1)1.3 中国至今发生的镉事件 (2)1.4 浙江省镉污染现状 (3)1.4.1 浙江土壤镉污染地区 (3)1.4.2 镉污染检测与研究 (3)1.4.3 现行的监督 (5)2 世界各国的标准 (6)3 我国现行的问题 (7)4 对策、建议 (7)4.1 控制源头 (7)4.2 应对污染措施 (8)4.3 流通环节 (9)4.4 监控环节 (9)4.5 保障措施 (9)4.6 惩罚措施 (10)1 镉污染现状分析1.1镉污染的来源目前,根据中国的发展现状,镉污染的主要来源有(1)工业化结果:大规模的开矿,不合理的金属加工和不达标的污染物排放;(2)农业结果:主要形式有施用含有镉的农药和不合理的施用化肥、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3)城市化结果:在城乡结合带处置城市垃圾;(4)商业化结果:含污染物的电子产品等充斥着整个市场,进口国外垃圾;(5)日常生活产生的镉污染:吸烟以及使用含镉的用品。
1.2 主要的污染类型1.2.1 土壤污染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向环境中释放的镉达到30000吨左右,其中82%-94%的镉会进入到土壤中。
我国有关农田土壤镉污染的调查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今未见镉污染总体状况的资料报道。
1980年中国农业环境报告中指出我国农田土壤中镉污染耕地面积为93332hm。
1989年有报道称,我国11个灌区遭受镉污染农田面积大120002hm。
2003年报道称我国镉污染耕地面积为1.33万公顷,并有11处污染区土壤镉含量达到了生产“镉米”的程度,每年生产5万吨。
最近的估算称,中国镉污染耕地达到8000万亩左右,近10%被污染耕地含镉量超标26倍,黄河水系、淮河干流、滦河的镉超标率都在16%以上。
1.2.2 食品污染——稻米污染在1992年时全国已经有不少地区出现生产“镉米”的现象。
在2007年,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教授潘根兴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全国华东、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华北6个地区的县级以上市场中,随机采购大米样品91个,结果表明10%左右的市售大米镉超标。
研究还表明,中国稻米重金属污染以南方籼米为主,尤以湖南、江西等省份最为严重。
2011年,据《新世纪》周刊报道中的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多地市场上约10%的大米中镉含量超标。
主要是水稻受污染。
据统计,现如今,中国已经有八千万亩种植水稻的耕地受到了金属镉的污染。
下图(图1)为中国大米污染不完全分布图,展示了中国受镉污染的水稻种植区,其中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是广东、广西和湖南。
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冶炼及其他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气、废水和废渣都会造成镉污染。
图1:中国大米镉污染不完全分布图(资料来源:《新世纪周刊》)1.2.3 水污染据我国7大水系,26个国控湖泊、水库的监测发现,长江水系的镉污染是仅次于汞的重金属污染物,黄河水系、淮河干流、滦河的镉超标率都在16%以上,26个国控湖泊、水库中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镉污染问题。
同时,地表饮用水源中的镉污染也仅次于汞的重金属污染物,在对作为饮用水源的城市河流污染物监测中发现,城市河流有18.46%的河段面镉超过III类水体标准,9.23%河段年均值超过III 类水体标准。
1.2.4 大气污染大气中镉的含量,在欧洲约为0.5—620毫微克/米,北美小于1—41毫微克/米;日本为25毫微克/米;北半球海洋上空为2毫微克/米;南半球海洋上空为0.14毫微克/米;南极上空超过0.015毫微克/米。
中国北京西郊大气中的镉含量1975年的测定值为1—3毫微克/米。
1.3 中国至今为止的镉污染大事件1.4 浙江省镉污染状况1.4.1浙江土壤镉污染地区1.4.2 镉污染检测和研究2004年5月广东惠州两家电池厂职工检测出镉超标2005年12月湖南湘江两湖镉超标2006年3至4月中港两地市面出售的51%杨桃镉含量严重超标2009年7月湖南“浏阳镉污染”2012年1月广西龙江河发现重金属镉超标2013年2月南方日报报道湖南重金属镉超标大米流入广东市场2013年8月《环境科学》刊登东莞石马河流域重金属污染2013年9月福建省检测出镉香菇41.4.3现行的监督1、门户网站:(1)浙江环境监测中心——网站信息量并不丰富,如缺少对于分布在浙江的监测站点的说明;对于不同类型的污染监测指标,时间等的说明。
(2)浙江省环保厅门户——公布的数据比较详细(3)浙江环境法治网——我个人觉得这类网站更多的是在宣传政府所做的事情,而不是在向普通民众说明应该做什么,对于普通民众的法治观念没有太多的提升。
我觉得这类的网站应该减少对政府工作的篇幅设计,更多地放在公众遇事应该怎么做上面,以视频、照片等形式来宣传。
2、公益组织浙江省绿联公益网络:关注以水环境为主的社区环境保护工作。
3、政府的例行检查虽然每次检查或大或小都会发现问题,但是对于问题的后期跟踪非常缺乏4、缺乏公众参与公众本身的参与意识非常薄弱,其次政府、企业也没有提供方便,没有将环保和公众联系在一起。
2 世界各国制定的标准63 我国现行的问题1、我国大米镉标准比国外更严(见各国镉标准)2、政府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政府部门发现不合格的现象,但没有依法向社会公布不合格产品的品牌、生产单位及销售单位,对有关食品的危害性只字不提。
很多地方性检测网站公布的信息量和内容很不全面。
3、中国几乎没有关于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种植规范,大量被污染土地仍在正常生产稻米。
4、流通环节缺乏监控和监督检测机构不够完善5、弱势群体缺少保护频繁爆出的镉污染事件,弱势群体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他们往往处于被动状况,政府、社会对他们的关注仅仅停留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上,而后续的维护、维权都很冷淡。
7、指标不治本表面上是一起环境污染事件,实质是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
而且污染型企业会跟政府搞游击战。
8、影响中国国际贸易镉米在中国频繁被查出,这会刺激中国的进口量。
海关数据显示,越南、巴基斯坦和泰国几乎占据中国大米进口量的全部份额。
9、日常镉污染的处理不到位镉污染的其中之一来源就是日常生活,很多居民都有反应家里的废旧手机很多,可是没办法处理,卖的话没多少钱,还容易泄露个人隐私。
还有就是电池的处理,很多居民也都是直接扔进垃圾箱,现在中国对于垃圾的处理又都非常简单,对环境污染极大。
10、法律我国的重金属污染防治立法存在以下问题:立法分散、附属立法、立法过于原则性、立法层级较低、基本法律制度尚未形成等。
4 对策4.1 控制源头有效地控制最好就是在源头消灭污染,这就涉及很多部门的协调配合。
1、鉴于污染的来源主要是矿产开采,所以需要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必须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按照标准排放污染物;接受公众的监督,可以邀请监督团去工厂检查;定期在媒体、网站公开工厂排污数据;给予工厂周围的居民一定的补贴等。
2、对于排放标准的设定,专家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而设定。
3、企业控制污染的排放需要很高的成本,此时就需要政府的资助,可以按照不同企业类型进行“环保补贴”,减少企业的开支,同时提供高效的设备供企业净化污染物。
4.2 应对污染措施1、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尤其在污染严重的地区,对于镉污染的应对措施,要展示在明显的地方,网站的提示,让公众能够迅速、有效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可以设计手机健康知识小助手,辨识有害食品。
2、日常生活对策:控制吸烟,最好戒烟;不要佩戴含镉饰品。
3、现行的针对不同污染形式的方法针对土壤镉污染:植物修复法,排土客地法(换土),固定、吸取,稀释土壤;针对镉污染水治理方法:投放中和物。
4、对于农民土壤种植方面,可以考虑两种方法:(1)因土种稻(潘根兴几年前的研究表明,大米镉超标程度视土壤和品种而定);(2)早稻优先(王凯荣揭示镉含量耕层土壤平均为10.67mg/kg,早稻米平均为1.13mg/kg,晚稻米平均为2.05mg/kg)5、医院特定检查对于受污较严重的地区,医院需要建立固定的站点和部门检查当地居民的身体状况,至于费用,可以考虑居民、医院、企业、政府分配;对于有受污风险的地区,医院需要定期、定点地给居民检查。
6、政府需要建立应急备用资源站,以防事故发生之后没有后续资源跟进7、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应该改变饮食习惯,购买大米时选择多样化一些多选择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稻米品种,同种食品也购买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产品,同时广泛地摄取其他的营养物质,杂地取食,多吃一些海产品、豆业等含锌较高的产品。
4.3 流通环节1、在这个环节中需要能够让所有购买者查阅到商品的整个流通环节的信息,包括原产地、材质、加工工厂等信息,商家可以设计一种二维码,通过手机来了解到这个流通链。
2、政府部门需要定期、不定期地对销售商品进行检测,然后及时通过媒体公布这些信息,尤其是不合格产品。
3、购买者本身需要有自我保护意识,通过询问买家、查看买家证明等方式来确认所购买的的是合格产品。
4.4 监控环节1、各地区必须建立监测站,通过网络论坛、微博、传统媒体等多种渠道滚动公布水情监测结果,定期更新监测结果,公开的同时应该同步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
比如媒体公布,哪些地方的米不能吃了,可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不安。
2、构建安全流通渠道,对于产品的每个关节进行把关,设计特殊条码,用来记录各个关节的具体情况:如产地、材料等,将这些条码与手机等电子产品联结,方便人们随时随地查看产品具体信息。
3、餐饮公司对本公司的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公开,制作信息册,方便顾客查询,4、企业、社区、学校等开展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市民参观工厂,让普通市民更多地了解金属镉的来源,污染渠道、应对措施等。
5、在进行日常的安全监测之后,要在企业留下记录,这些记录是要公开透明,经得起顾客检验的。
6、舆论媒体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发行量而去报道环境污染问题,但是他们的作用又不可忽视,所以针对这方面,政府就需要发挥作用。
4.5保障措施1、法律保护国家在制定法律上,应该继续细化相关法律规定,将标准具体化,对于模糊概念要进行详细说明,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来不断调整。
为了让法律走进平常生活,国家应该向普通公民进行宣讲,让大家能够更多地接触到环境法律,可以开展社会法律知识教育、小学生和父母一起学习等形式。
2、土壤污染普查,土地的风险评估,土壤受到污染后的整治恢复,到整治的主体和恢复责任。
具体地说,包括土壤污染的日常监测、规划制度、功能区划制度、特殊土壤保护区、设置土壤整治区、建立修复制度,还有受到污染土地的再利用制度。
土壤的信息公布也需要选择一定形式,比如通过中国环境质量公报,这就是一个官方权威的数据来源。
3、建立土壤污染档案,连续跟踪这块土壤的情况。
还有土壤污染的管治区或者整治区。
如果一个区域的土壤受到污染比较严重,我们就把它设立为管制区,用特殊方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