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019年的中考即将到来,相信很多同学也开始了紧张的刷题阶段,但在做题时发现自己很多都不会,刷题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那怎样复习才能让最后这短短时间发挥它的最大意义,从而在中考取得理想成绩呢?
首先第一点,同学们一定要明确考试要求,熟悉中考试题特点,要认真学习中考说明,对大纲中 158 个知识点的层次要求(99 个知道、37 个理解、22 个会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复习时就能把握方向、分清主次,少走弯路,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天津中考试题中教材原文占比很大,所以要有效地回归课本,包括书上及课后的实验、“信息快递”或小字部分的概念、物理规律、例题、习题、阅读材料等,甚至是一个插图、一个表格、一个情景,充分挖掘课本。
同时天津中考试题注重物理学科的实践性,所以还是要多了解科学前沿尤其是其中涉及的初中物理知识。
第二点,基础知识梳理,尽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试题在历年中考占整卷的 70%之多,但许多同学在这里失分还是相当严重,梳理知识是要作好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公式的应用、基本规律的应用。
初中物理可分为力学、热学、电学、声学、光学。
这五条主线都是由点、线连成的知识网络。
在梳理知识时要掌握好知识结构,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这对知识记忆及解题都会容易很多,一般有以下几基本方法:(1)同类知识,归纳成线,对同一类的知识要善于比较归纳、分析,起到复习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面的效果。
(2)相似知识,分析比较,对相似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尤其是名称相近的概念,如压力和重力、内能和热量、像和影……,同学们极易混淆,区别它们的关键不是分别进行复习,而是应进行比较,只有这样的比较,才更准确、更深刻。
(3)相反知识,对比复习,对于相反的知识,可放到一起进行对比复习,如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上浮和下沉等都是一对互逆的过程,只要你掌握了其中一个过程的性质,就会通过对比掌握另一个过程的性质。
(4)关联知识,前后综合,对于关联知识,可以前后综合,连成一体。
物理课本中,有不少描述同一物质性质的知识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如能将这些内容前后加以综合,对于全面地掌握知识是极为必要的。
第三点,分析解题方法,归纳解题规律解题是物理学习过程及中考复习的重要环节,不解题只看书是学不好物理的;但是应值得注意的是,认为做题越多见识越广,越能应付中考,是很片面的。
其实,平时每位同学都做了大量的习题,不是说没有用,但是很难提高水平,复习阶段主要不是重复做多少道题,重点放在多分析、多思考,认真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总结解题规律上。
做完题后讲题目归类,总结解决问题的通法以及自己错题的原因分类,在考试做题时心中要有方法有注意点面对题目时就不会慌。
第四点,规范做题习惯,同学们在分析试题时经常会有这道题我会,就是粗心错了,“粗心”问题属于考场上的大忌,在历年中考阅卷中发现,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解题能力也强,可就是不能得满分。
原因就是解题不规范,忘单位、不注意大小写、相同研究对象不注意用角码区分等,都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在临近中考的时间,一定要尽可能地去优化我们的做题习惯,尽可能减少粗心失分,平时训练中做到:读题要慢、审题要清、解答规范。
最后,同学们要坚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坚信有几份付出,就应当有几份收获。
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