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体制完善机制推进城管执法规范化每日甘肃—法治频道讯临夏市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城区商贸业发达,人口密度大,个体工商业户众多,但城市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为彻底扭转这种局面,2007年1月,成立了临夏市城市管理局。
2010年7月省政府批复成立了临夏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成立以来,我们坚持以“环境塑市”和“融入兰州都市圈”为目标,以提高城市管理质量、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出发点,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理念,切实履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能,在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使全市的市容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树立了良好的执法队伍形象。
一、基本情况临夏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属行政负责,一级党委建制,内设党政办公室、政策法规室、信访处理室、督查、公安、巡查、城建、广告、市政中队9个股(队)室。
下设市容大队和环卫大队。
全局共有行政执法人员100名,协管员218名,一线临时工作人员438人。
2010年7月27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临夏市在城区管理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
经过紧张的筹备工作,临夏市城市管理局更名为临夏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在《临夏市城区管理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为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行使从规划管理、绿化管理、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等八方面划转的部分行政处罚权,明确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b原单位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界限,并强调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后,有关的行政部门不能再行使已移交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的处罚权。
另外,市政府还赋予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综合管理等行政事业管理职能。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建局以来,围绕着市民反映强烈的有关问题,重点开展了城市市容市貌整顿执法。
通过集中整治加大了执法力度,力求在城市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找突破口,为维护一个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初步发挥城管行政执法作用。
同时,我们从健全体制、完善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入手,努力推进临夏城管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化。
(一)狠抓市容市貌,提高城市形象。
着力整治影响市容市貌的超门店经营、乱设摊点、无照经营等各类违章行为,加大了对流动商贩、噪音扰民、乱发传单的治理力度。
加强大型建筑施工现场和市政设施的监管,加大早夜市管理,切实加强对噪音污染的治理。
坚决制止在市区内违规燃放烟花弹、礼花弹。
集中整治全市主街道、城乡出入口和6个广场的市容环境卫生,塑造了城市新形象。
(二)规范设置,源头治理,牌匾广告整齐划一。
组织人员对城区设置的大型户外广告牌全面进行了摸底、登记,并逐步纳入规范化管理。
对已废弃、陈旧、破损的户外广告定期清理,积极督促主街道门店、商铺清洗卷闸门,更换画面陈旧的门头广告。
对全市主街道门头广告进行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对不规范广告、牌匾、灯箱等进行了整改或拆除。
(三)强化长效管理,卫生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实行定人定岗、划段包干、奖勤罚懒,从街道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处理、渠道清淤、公厕管理、环卫设施配套更新五个方面狠抓了城市环卫工作,对垃圾场(点)实行专人承包维护管理,垃圾入仓堆放,日产日清、及时填埋,全市卫生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长效管理机制。
加强学习工作各项制度建设,通过测评考核办法,每月对每个队股室及其负责人进行测评考核。
在市容日常管理中,我们采取执法人员以区域分工为主,按照“管死主街、管严次街、管活背街小巷”的原则,实施分片划段、责任到人,全面推行错时值班,巡查中队全天候、不间断的对全市重点路段进行巡逻检查,做到点上管理到位,面上巡查到位。
实现了从临时性、突击性管理向长效管理的转变。
(五)严格树立良好的执法队伍形象。
我们通过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完善监督制度等措施,在行政执法中做到疏堵结合、管理与服务结合,着力解决了执法中的利益驱动问题,使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现象得到了较好解决,展现了城管执法队伍良好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六)转变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我们时刻为低收入群体着想,在全市设立便民市场23处,妥善安置低收入家庭1200户;安置132个零就业家庭人员到自行车停放点就业。
积极为生活困难,残疾人、返乡民工安排摊位、夜市排档等。
同时,通过不定期的到生活困难的管理对象、一线环卫工人、困难群众家中访贫问苦,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全面了解他们的辛劳及生活现状,让广大城管队员真正从内心认识到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性和自己肩负的工作责任,从而切实转变自己的工作作风和执法态度。
三、几点体会(一)领导重视是搞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关键实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是一个新的尝试和探索,是行政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实际操作中,涉及到部门利益,必然会遇到许多阻力,如果没有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势必影响工作开展。
临夏市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进行专题讨论,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经常听取情况汇报,予以鼓励和支持。
市上主要领导携相关领导三次来我局进行专题调研,专门研究解决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领导重视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我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事业的向前发展。
三是经费上予以保证。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人员经费由市财政全额拨款,添置设备由市财政专项拨款。
四是及时协调城管执法局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正是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才确保了我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健全体制、完善机制是搞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基本保障。
我局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高标准、严要求地抓好队伍教育和管理,以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管理事。
实行分管领导督查、督查室督查和中队长督查的三级督查机制,对全局各队股室从作息时间、管理效果、队容风纪等方面进行督查和随机抽查,并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带班制,深入管理一线,全面掌握和了解城管工作实际,有效促进了城管行政执法工作有关问题的及时解决。
(三)坚持以人为本是搞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前提。
城市管理不仅仅只有一个“管”字,也不能单单靠一个“罚”字,更多的是靠一个“疏”字。
城管执法面对的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单单一个“管’’字,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相反只能造成负面效应,面对管理上的难题,我局转变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民生始终做为城管执法工作的主题,切实把“亲民执法”贯穿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之中,实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服务与执法相结合、疏导与堵漏相结合,在情、理、法中寻找平衡点,做到“严肃执法,有情操作”,促进社会和谐。
在工作中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切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寓执法于服务中,人性化执法。
(四)搞好宣传和群众参与是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基础群众参与是成功管理的关键,许多城管问题光靠管理和处罚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只有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大家积极参与,齐抓共管,才能搞好城市的长效管理。
我们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宣传资源,将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宣传工作做到每一个角落。
利用网络资源,使广大网民率先了解在我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各项内容。
积极主动地与各级新闻媒体做好沟通,利用电台、电视做足宣传工作。
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对我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有了深入的认识,为之后这项工作的更好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队伍建设是搞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保证。
队伍是基础,队伍出形象。
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是城管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后我们所要做的第一件事。
提高队伍素质,塑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形象良好、群众满意、廉洁勤政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是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也是我市城管事业科学发展的保障。
四、在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建局以来,我们就如何开展行政执法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但都属“突击”执法和“运动式”执法,缺乏执法的经常性,效果不明显,在实际工作当中困难重重、非常被动。
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执法依据方面:城市管理立法工作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
临夏州、市至今没有制定出台一部符合市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我们仅仅依靠《甘肃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执法依据、执法权限、处罚标准不够明确,从而严重制约执法工作的依法、合理、有效开展。
(二)体制机制方面:我局各项行政处罚权均从规划和建设、环保、公安、工商、等部门剥离出来。
囿于传统观念和部门利益,各方面关系尚不协调,存在利益冲突,不少部门对城管执法工作协作配合举办,在全程管理过程中尚未形成合力,影响了城管执法效力,削弱了城市管理合力。
使城市管理整体功能发挥的不好,阻碍城市管理走上科学、长效的步伐。
(三)经费保障方面:临夏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没有直接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向上争取资金的渠道不畅,资金有限,只能依靠市级财政拨付,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办公经费紧张,欠帐较多。
而且工作量大面广,并具有一定的风险,广大执法人员相应的基本伤害保险、岗位津贴、加班补助受资金限制得不到落实。
(四)队伍建设方面: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干部职工的政治觉悟、文化水平、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我局是在整合原临夏市城管大队、市清洁公司的基础上,从市直单位、滨河中东路办公室、缆车站、复退军人中抽调、招收人员组合而成。
人员较多,但行政执法人员数量比较少,个别执法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作风粗暴,存在不文明执法现象,干部职工的基本素质直接影响着城市管理执法水平的提高。
(五)执法环境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对生活环境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部分群众法律意识较为淡薄,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执法环境不容乐观,加上对自然人处罚不到位,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给城管执法工作带来了较大障碍。
(六)舆论导向方面:目前,城管行政执法正反宣传报道极度不对称,负面报道太多,原因在于没有上级主管部门为我们呐喊、呼吁,从上至下没有建立城管行政执法的宣传阵地和平台。
加之我们自身宣传工作也没有跟上,没有大力塑造正面典型,执法成效的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一)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单位规范化建设。
根据行政执法需要,对局班子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包片划段、明晰权责,给每个行政执法人员给任务、压担子,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要逐步形成上下联动、层级负责、协调有力的运转机制;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管理制度,制定测评考核办法,实行末位淘汰,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全面推行“周通报、月排名、季考核、年奖惩”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