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厂初步设计评审汇报

水厂初步设计评审汇报


工艺方案—污水处理方案
滤池形式 -- D 型 滤 池
主要工艺参数: 设计过滤速度17.5 m/h;强制过滤速度 22.3m/h;单池过滤面积28m2; B×L=30.18×22.62m 共1座(8格)
工艺方案—污水处理方案
深度处理工艺 D型滤池的特点
过滤效率高,占地面积小 出水水质优良 滤料清洗彻底
污泥浓缩脱水机房
剩余及回流污泥泵房
工艺方案—污水处理方案
工艺方案--水解酸化+改良型A/A/O+微絮凝D型滤池
指标 进水平均值 二级强化处理平均效率 出水水质平均值 BOD5 180 95% 9 CODcr 400 86% 56 SS 200 90% 20 TN 40 65% 14 TP 6 65% 2.1 NH3-N 30 85% 4.5
方案二
污泥浓缩池 污泥贮泥池 脱水机房 污泥堆棚
浓缩池刮泥机 脱水机 加药设备 大 ≤3.50kg/T· DS 污泥浓缩池露天布置,气味难闻 ,对周围环境影响大 大 稍小 有
主要设备 占地面积 絮凝剂总用量 对环境影响 总土建费用 总设备费用 剩余污泥中磷的释放
污水厂一期产生的污泥将全部送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厂进行卫生填埋,污 泥处理采用直接浓缩脱水,该工艺具有节省工程投资、降低运行费用、 管理操作方便等优点。
工艺方案—污水处理方案
污水处理工艺 改良型A/A/O工艺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高效除磷脱氮,出水可实现达标排放 系统能耗低 占地省 运行维护管理简单
工艺方案—污水处理方案
深度处理工艺---混凝过滤
二 次 沉 淀 池
混 合 池


接 触 消 毒 池
出 水 泵 房
长 江
加药间 加药间
反冲洗机房
工艺方案—污水处理方案
电压等级:
本污水处理厂属市政设施二类用电负荷单位,采用双回路10kV电源供电,本设计要求 运行方式为一用一备(热备用),并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路电源应能维持连续供电。
变压器设置:
本工程近期选用三台干式变压器,考虑到环保因素,在配电间设两台 800kVA变压器并 列运行作为厂区生产设备电源,正常负荷率为 57%,负荷保证率为87.8%;综合楼设一台专 用箱变容量为250kVA。
•一期规模为7万吨/日 •远期规模为22万吨/日
项目概述— 项目背景
服务范围60Km2,人口26万
xx污水处理厂
二、工程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
总体原则
在《xx科技新城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的指导下, 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政策,依据项目BOT相 关文件、项目前期相关文件及批复要求,建设xx污水厂, 服务于xx科技新城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设计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4h,污泥回流比:0-20% 有效水深5.5m ,平面尺寸:23.8x97.7m
工艺方案—污水处理方案
污水前置处理工艺 水解酸化池
可有效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增设了弹性填料,强化水解效果
系统运行能耗低
运行维护管理简单
工艺方案—污水处理方案
工艺方案---改良型A/A/O工艺
设计出水水质
10
50
10
15
0.5
5
指标 进水平均值 深度处理平均效率 出水水质平均值 设计出水水质
BOD5 9 50% 4.5 10
CODcr 56 30% 39.2 50
SS 20 72% 5.6 10
TN 14 10% 12.6 15
TP 2.1 80% 0.42 0.5
NH3-N 4.5 10% 4.05 5
系统耗水量少
工程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工艺方案—出水液氯消毒
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
投资及运行维护成本低
具有持续消毒效果,适用回用及长距 离排江要求
工艺方案—污泥处理方案
项目
主要构建筑物
方案一
污泥贮泥池 浓缩、脱水机房 污泥堆棚 污泥浓缩脱水机 加药设备 小 3.0~5.0kg/T· DS 无大的污泥敞开式构筑物 ,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小 稍大 无
工艺方案—中水回用
工艺方案—除臭方案
生物滤池工艺在投资上具有一定 的优势,而且运行费用主要是电 费、填料的补充费用,具有除臭 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能耗低、 运行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 点,本工程除臭处理工艺推荐生 物滤池工艺。
污水厂工艺设计—总图设计
一期占地:5.9ha; 中远期扩建:7.4ha; 发展备用:4.8ha。
工艺方案—污水处理方案
工艺方案---改良型A/A/O池
单座生物反应池的设计参数如下: 设计水量: Q=35000 m3/d 污泥负荷(好氧区):Ns=0.12 kgBOD5/kgMLSS.d 污泥浓度: X=3.5gMLSS/L 污泥龄: θc=11d 反硝化速率: 0.065kgNO3-N/kgMLSS.d 污泥回流比: R=100% 硝化液回流比 r=300% 反应池总容积: 21728m3,有效水深6m 总水力停留时间14.9h, 各区分0.5h、1.5h、3.5h、9.4h
抗浮处理:
本工程中A/A/O生物反应池、水解酸化池及二沉池结构自重不满足抗浮要求。经比 选本工程推荐采用设置池底导渗层、抽水井、地下水位观测井等抗浮措施 (管理抗浮), 以满足水池放空的要求。
污水厂电气设计
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范围豹獬污水处理厂厂区内的供配电工程( 10kV电力外线工程由项目建设 单位另行委托电业部门设计),包括10kV电源终端杆电缆头及以下部分的高、低压变配电 系统及配电装置。
工艺方案—污泥处理方案
项 目 操作环境 噪声 出泥干度 反冲洗水 总装机容量
带式浓缩脱水一体化机械 需设排气罩或考虑除臭措施 小 20~25 % 大,需设加压泵连续冲洗 小
离心式浓缩脱水一体化机械 相对好 较大(88dB(A)) 20~25 % 小, 需开停机时清洗 大
设备费
占用场地 维护管理运行费用
其中生产监控系统由中央监控站和三个测控分站及八个远程站组成。中央监控站设中 控室,PLC1站设在脱水机房、PLC2站设在变配电间、PLC3站设在反冲洗机房。八个远程子 站通过总线挂在PLC3上。各控制站和中控室通过光纤通讯网络联接进行数据传递,构成全 厂计算机监控系统。
五、投资概算及成本
投资估算
一类费用
二类费用
(单位:万元)
12774.35
3014.33
15788.68
其它费用:
建 设 期 550.38 利 息
1477.01
不 可 预 见 费
总投资
铺 底 流 137.2 动 资 金
17265.69
789.43
成本分析
年经营成本 年 总 成本 单位水量经营成本 单位水量总成本 年电费 年药费 1650.53万元 2736.41万元 0.60元/m3 0.93元/m3
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
三、污水厂工 艺 方 案
工艺方案—污水处理方案
通过对污水厂进出水水质、水量特点分析,确定污水处 理工艺技术路线如下:
前置处理
生化处理(二级强化) 深度处理
根据可研批复及BOT文件:水解酸化+改良A/A/O+混凝过滤
工艺方案—污水处理方案
污水前置处理工艺 水解酸化池
污水厂自控设计
本污水厂自动监控系统遵从“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原则,系统各部分有相对独立 性;检修系统的任何一部分,不会影响其它部分的正常运行。 污水厂自动控制系统由管理控制级和设备控制单元组成。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生产过程的监测与自控系统; 生产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 全厂CCTV电视监控系统; 模拟屏显示系统;
V型滤池
反冲洗
控制方式
V型滤池采用恒水位等速过滤。当某格滤池反冲洗时,进入该格滤池的表面扫洗 水量大致与其过滤时的水量相当,因此进入其他各格的过滤水量基本保持不变。 滤池恒水位过滤可以通过调节出水系统阻力来实现。控制过程采用自动控制,不 受人为因素影响。控制方式多采用闸阀控制。
建设投资 运行费用
高 高
基础及地基处理
本工程地基处理根据构(建)筑物的类型,受力特点,使用要求,工艺流程及竖向布 置的要求,并结合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岩土工程性质、地下水特征、环境情况等因 素综合考虑,构筑物采用钢筋砼整板基础,除局部地基需采用换填法处理外,其余地基 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附属建筑物采用钢筋砼条形基础,地基需采用换填法处理。
设计年限
近期
• 2013年
远期 • 2020年
总体设计
工程规模
根据可研批复及BOT文件,本项目一期7x104m3/d、 中期14x104m3/d、远期22x104m3/d
总体设计
污水处理厂厂址
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xx与xx交汇 东北侧,规划总控制用地18.1ha, 本期占地面积5.9ha。
总体设计
深度处理工艺---滤池形式比较
深度处理工艺---滤池形式比较
D型滤池
项 目 设计水量 滤池总过滤面积 设计滤速 滤料种类 滤层高度 水反冲洗强度 气反冲洗强度 滤料截污容量 反冲洗时间 自用水耗(%) 滤料使用寿命 (a) (mm) (L/(s.m2)) (L/(s.m2)) (Kg/m3) (min) (m3/d) (m2) (m/h) 70000×1.34 224 17.4 纤维滤料 800 6 28~32 15~35 15~20 <2 ≥10 反冲洗分三个阶段: 单独气洗:历时3~5min,气洗 强度28~32L/(m2· s); 气水同时反冲洗:历时8~10min ,气洗强度28~32L/(m2· s),水洗强度 6L/(m2· s); 清水漂洗:冲洗历时3~5min, 冲洗强度6L/(m2· s); 反冲洗全过程伴有表面扫洗,表 面扫洗强度1.4~2.8L/(m2· s)。 D型滤池采用变水位过滤。 通过设定滤池内的过滤液位或则 以及反冲洗各阶段的设定时间对滤池 整个运行过程实行全自动控制。其过 程为:初滤→过滤→气洗→气水洗→ 水漂洗→初滤; 低 低 70000×1.34 480 8.14 石英砂 1200 4~ 6 13~17 2.5~5 10~15 <5 2~ 3 反冲洗分三个阶段: 单独气洗:历时1~2min,气洗强度13~17L/(m2· s); 气水同时反冲洗:历时3~4min,气洗强度13~17L/(m2· s),水洗强度3~4.5L/(m2· s) ; 后水冲洗:冲洗历时5~8min,冲洗强度4~6L/(m2· s); 反冲洗全过程伴有表面扫洗,表面扫洗强度1.4~2.3L/(m2· 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