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起动机故障诊断

起动机故障诊断


(3)诊断方法。
诊断此类故障时,应首先辨别起动机驱动齿轮与 飞轮之间的打齿是由于啮合不牢造成还是由于啮 合时间不对引起。如果是啮合不牢造成的,起动 时发动机转速较低或不连续,发动机不能起动, 并发出间断或连续的轮齿撞击声;如果是啮合时 间不对引起的,由于驱动齿轮进入啮合前已经高 速转动,啮合时,便与飞轮齿圈发生撞击,发出 连续的轮齿撞击声,驱动齿轮与飞轮啮合后,轮 齿撞击声消失,起动机运转正常。
• •
电磁开关电路为: 蓄电池正极→起动机主接线柱→起动继电器“电池” 接线柱→触点→起动继电器“起动机”接线柱→接线柱→(吸 拉线圈→导电片→主接线柱→电动机)/ (保持线圈) →搭铁 →蓄电池负极。


起动机主电路为:
蓄电池正极→起动机主接线柱→接触盘→起动机主接 线柱→磁场绕组→绝缘电刷→电枢绕组→搭铁电刷→搭铁→
(2) 检查蓄电池极桩和起动机主电路 导线连接是否正常。
(3) 若蓄电池技术状况和主电路连接正常,将起动继电 器的“蓄电池”接线柱和“起动机”接线柱短接后,如果起 动机运转正常,说明起动继电器断开电压偏高,需要调整, 调整方法是适当调整起动继电器固定触点的高度,使起动继 电器触点由闭合转为断开时起动继电器线圈两端的电压, (注意:调整断开电压前,必须首先检调闭合电压,因为调 整闭合电压时,断开电压也会发生改变);如果仍然有打齿 现象,说明起动机保持线圈有故障。
(2)检查蓄电池极桩和起动机主电路导线连接是否正常。 如果蓄电池技术状况良好,但是灯光比平时暗淡或喇叭声音 小,说明蓄电池极桩或导线连接不良;或者将起动开关接通 数秒后,检查蓄电池极桩、起动机主接线柱等连接处是否明 显发热,连接处温度越高,说明此处电阻越大,接触越差。 (3)蓄电池技术状况和主电路连接正常后,起动机仍不 转动,可以通过短接与蓄电池连接的起动机主接线柱和电磁 开关接线柱判断起动机是否正常。短接后,如果起动机运转 正常,说明起动机无故 障,故障发生在起动机 控制电路;反之,如果 起动机不转动,表明起 动机有故障。
4. 起动机驱动齿轮与飞轮有 打齿(或撞击)现象
(1)现象。钥匙开关旋至起动挡或起动按钮接通,起动机驱 动齿轮与飞轮经常有打齿(或撞击)现象。 (2)常见原因 ①蓄电池亏电或有故障; ②蓄电池极桩氧化或桩头、导线连接松动; ③保持线圈有故障; ④起动继电器断开电压偏高; ⑤驱动齿轮与限位环之间的间隙过大; ⑥驱动齿轮、飞轮齿圈、电枢轴衬套磨损严重; ⑦ 单向离合器缓冲弹簧太软或折断、拨叉脱出等。
(3)诊断方法。
由于起动系统控制电路的不同, 故障诊断的方法也有差异,下面以起 动继电器控制的起动系统为例加以说 明。由控制电路和主电路两部分组成, 控制电路又包括起动继电器线圈电路 和电磁开关电路两部分。
起动继电器线圈电路为: 蓄电池正极→主接线柱→电流表→点火开关→起动继电器 “点火开关”接线柱→线圈→起动继电器“搭铁”接线柱→搭 铁→蓄电池负极。
根据轮齿撞击声音是否连续,对啮 合不牢造成的打齿故障应采取不同的诊 断方法。如果轮齿撞击声音是连续的, 说明打齿故障可能是由驱动齿轮、飞轮 齿圈、电枢轴衬套磨损严重,或单向离 合器缓冲弹簧折断、拨叉脱出等引起的; 如果轮齿撞击声音是间断的,说明打齿 故障是由蓄电池、线路连接、起动继电 器、起动机等引起的,可按如下方法诊 断: (1) 检查蓄电池的技术状况是否良好。
起 动 系 统
能 正常工作 否
直接影响
汽车的使用性能 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明确起动系统正常工作的特征 了解起动系统常见故障的现象 诊断排除方法
及时发现起动系统的故障 准确诊断故障发生的部位和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排除
起动系统的工作情况,可以通过起动时驱动 齿轮的啮合情况和发动机的运转情况进行检查。
起动系统工作正常时具有如下特征: (1)起动开关接通后,驱动齿轮应迅速与飞轮啮合,驱动 齿轮和飞轮之间无连续打齿或撞击现象; (2)起动机能带动发动机以高于最低起动转速(指在一定 条件下,发动机能够起动的最低曲轴转速,汽油机一 般为50~70r/min,柴油机一般为100~150r/min)的转 速持续运转一定时间,便于可燃混合气形成和点燃。
(4)如果故障发生在起动机控制电路, 可以先用万用表或试灯检查导线连接情况, 然后通过短接的方法判断起动开关或起动 继电器是否正常。如果起动开关或起动继 电器短接后,起动机运转正常,说明起动 开关或起动继电器有故障,如起动继电器 线圈短路或断路、触点接触不良、闭合电 压偏高等。如果闭合电压偏高,可以通过 减小弹簧的预紧力调整,调整后使起动继 电器触点由断开转为闭合时起动继电器线 圈两端的电压,闭合电压应在规定的范围 内。
(1)现象。钥匙开关旋至起动挡或起动按 2.起动机转动无力 钮接通,起动机转动缓慢或不连续,使发动机 无法起动。 (2)常见原因 ①蓄电池亏电或有故障。
②蓄电池极桩氧化或桩头、导线连接松动。
③电磁开关故障,如接触盘和主接线柱烧 蚀等造成接触不良。
④直流电动机故障,如换向器脏污或烧蚀, 电刷磨损严重、电枢绕组或磁场绕组部分短路 等。
(5)如果起动机有故障,应进一步分析故障 发生在电磁开关或电动机,以便维修。接通起 动电路或短接与蓄电池连接的起动机主接线柱 和电磁开关接线柱后,如果电磁开关的铁心不 动作,说明吸拉线圈或保持线圈有故障;如果 电磁开关的铁心动作而起动机不转动,说明电 磁开关线圈正常,起动机主开关接触不良或电 动机有故障。可以用足够粗的导线直接将起动 机两主接线柱短接,如果起动机运转,说明电 磁开关有故障;如果起动机不运转,说明电动 机有故障,如果短接处火花特别强,说明电动 机有短路或搭铁故障;如果短接处火花较弱或 无火花,说明电动机内部接触不良或断路。
3. 起动机空转
(1)现象。钥匙开关旋至起动挡或起动按钮接通,起 动机高速转动,但发动机转动缓慢或不转动。
(2)常见原因
① 单向离合器打滑; ②驱动齿轮或飞轮齿圈损坏; ③驱动齿轮、飞轮齿圈、电枢轴衬套磨损严重; ④拨叉与电磁开关或单向离合器脱开、拨叉折断等。
(3)诊断方法。将曲轴转动一 定角度后重新接通起动开关,若起动 正常,说明飞轮齿圈少数轮齿损坏, 需更换齿圈。若起动机仍然空转,应 拆检起动机。
(3)起动开关断开或发动机起动后, 起动系统能迅速停止工作。 如果起动系统工作情况与上述特征 不完全相符,表明起动系统有故障。起 动系统常见故障有 齿轮与飞轮有打齿(或撞击)现象等。
(1)现象。 1. 起动机不转动 钥匙开关旋至起动挡或起动按钮接通,起动机不转动。 (2)常见原因
①蓄电池严重亏电或有故障;
②蓄电池极桩严重氧化或桩头、导线连接松动; ③控制线路故障,如线路断路,钥匙开关或起动按钮损 坏,起动继电器或复合继电器故障等; ④电磁开关故障,如吸拉线圈或保持线圈短路、断路、 搭铁,接触盘和主接线柱严重烧蚀等。 ⑤直流电动机故障,如换向器严重脏污或 烧蚀,电刷磨损严重或在电刷架内卡死, 电枢绕组或磁场绕组断路、短路或搭铁等。
(3)诊断方法
①检查蓄电池的技术状况是否良好。
②检查蓄电池极桩和起动机主电路导线连接是否正常。
③如果蓄电池技术状况和主电路连接正常,起动机转动无 力,表明起动机有故障。接通起动开关并用足够粗的导线直 接将起动机两主接线柱短接,如果起动机运转正常,说明主 接线柱和接触盘接触不良;如果起动机仍然转动无力,说明 电动机有故障。
蓄电池负极。
发生起动机不转动故障时,可按如下方 法诊断: (1)检查蓄电池的技术状况。用电压表 测量蓄电池带负载前后端电压的变化情况, 端电压变化越大,说明蓄电池内阻越大、亏 电越严重。正常情况下,开大灯或按喇叭前 后蓄电池端电压变化不大于0.1~0.2V;如果 开大灯或按喇叭前后蓄电池端电压变化大于 0.2V,说明蓄电池亏电。
由于啮合时间不对引起的打齿故障,主 要是由于驱动齿轮与限位环之间间隙过大或 驱动齿轮、飞轮齿圈齿端磨损严重或单向离 合器缓冲弹簧太软造成的,可按如下方法诊 断:
首先将驱动齿轮与限位环之间间隙调到 最小,如果打齿现象消失,说明打齿故障是 驱动齿轮与限位环之间间隙过大或驱动齿轮、 飞轮齿圈齿端磨损严重引起的,以后再出现 同样的打齿故障时,需更换驱动齿轮或飞轮 齿圈;反之,说明打齿故障是单向离合器缓 冲弹簧太软引起的,应更换单向离合器缓冲 弹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