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第一心理规律)宏观经济学
收入 消费 MPC A 9000 9110 B 10000 10000 0.89
APC 1.01 1.00
C 11000 10850 0.85 0.99
D 12000 11600 0.75 0.97
E 13000 12240 0.64 0.94
F 14000 12830 0.59 0.92
某家收户入储y 蓄表消费c
A 9000
9110
储蓄s MPS -110
APS -0.01
MPC
宏观经济学
APC
1.01
B 10000 10000 0 0.11 0
0.89 1.00
C 11000 10850 150 0.15 0.01 0.85 0.99
D 12000 11600 400 0.25 0.03 0.75 0.97
1.2 均衡产出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
均衡产出公式: y =c + i
与总支出(总需求)相
意愿
意愿
一致的产出
消费
投资
关于公式的两点说明:
y、c、i 均为小写,表示剔除了价格变化因素。 y 表示实际产出或者实际收入,c 表示实际消费, i 表示实际投资。
1.2 均衡产出的概念
均衡产出的分析工具:NI-AE 、45o 线
450
OO
yy
非线线性性:: cc == c(y+)y
2.1 消费与消费函数
宏观经济学
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分为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两个指标。
边际消费倾向:MPC —— 表示增加或减少的消费量与增加或减少的收入
之比率。 平均消费倾向: APC
——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G 15000 13360 0.53 0.89
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 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 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
APC 也有递减趋势。
线性中,若 = 0,c = y APC=MPC,
不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2.2 储蓄与储蓄函数
宏观经济学
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 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 依存关系。凯恩斯主义认为是储蓄与可支配收 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2.1 消费与消费函数
宏观经济学
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 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 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 依存关系,凯恩斯主义认为是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
的函数关系。
2.1 消费与消费函数
宏观经济学
消费函数: 非线性消费函数:
c = c(y) (满足条件dc / dy > 0)
总产出(总供给): y = c + s
均衡时:E = y c+i = c + s
i=s
计划投资
计划储蓄
计划投资=计划储蓄,是经济达到均衡一个前 提条件。
国民收入核算中: I = S ,是必然的结果。
2.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宏观经济学
2.1 消费和消费函数 2.2 储蓄和储蓄函数 2.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2.4 居民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
宏观经济学
1.1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宏观经济学
假设 凯恩斯定律
——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 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凯恩斯定律成立的原因。
1.2 均衡产出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
均衡产出(均衡收入) ——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
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 产出>需求,厂商所的存货会增加,减少生产。 产出<需求,厂商库存减少,为了增加利润,增加生产。
宏观经济学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
均衡产出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消费理论的发展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乘数理论 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各种乘数
1. 均衡产出
1.1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1.2 均衡产出的概念 1.3 投资=储蓄
2.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y=c+s APC + APS = 1 MPC + MPS = 1
E 13000 12240 760 0.36 0.06 0.64 0.94
F 14000 12830 1170 0.41 0.08 G 15000 13360 1640 0.47 0.11
0.59 0.53
0.92 0.89
储蓄曲线 s
s
O 0
G
F E
s = s(y) s=-a+(1-β) y
D
BC
2.2 储蓄与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公式
非线性储蓄函数:
s = s(y) (并满足条件ds / dy > 0)
线性储蓄函数:
s=y-c=y-(α+βy)=-α+(1-β)y
宏观经济学
2.2 储蓄与储蓄函数
宏观经济学
储蓄倾向: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储蓄 倾向又可以分为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两个指标。 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是该点 上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射 线的斜率,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线性消费函数:
c = + y ( 0 < <1 )
2.1 消费与消费函数
对线性消费函数的说明
c = + y ( 0 < <1 ) 自发消费 y 引致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该函数的斜率
消费是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45度线
45度线
cc
c=c(y)
A
B C DEF G
c = + y
A
y
y
非线线性性储储蓄蓄曲曲线线::s=-sa=+(s1(-β)yy)
宏观经济学
几点说明:
宏观经济学
MPS 是储蓄函数的一阶导数;或者说,边际储蓄倾向 MPS 是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当储蓄函数为线性函数时,MPS 为常数(1-β)。
当储蓄函数为非线性状态时,MPS将随收入的变化而 变化,且有递增的趋势。 MPS 和 APS 都递增,但是 MPS>APS 。 1 > MPS > 0
宏观经济学
E(总支出=总需求)
IU < 0
45º
O
y1 y*
AE = y
IU > 0 AE
y*:均衡产出(AE=y)
y1:AE > y IU<0,非意愿存货↘
=> 增加产出
y2:AE < y IU>0,非意愿存货↗
=> 减少产出
y2 y(总产出=总济学
总支出(总需求): E = c+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