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由公元纪年推算干支纪年
河北刘金成
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是我国现行并用的两种纪年法。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是从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后的年份叫公元某年。
公元纪年是近代由西方传入我国的一种新纪年法。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中国正式与世界通用的纪年法接轨。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法,即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按一定顺序配合组成。
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常用它来表示,如“辛酉政变”“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等。
那么如何推算公元某年是干支纪年哪一年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是指由十个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以此作为年的序号。
它们的组合依次是: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推算分公元后和公元前两种方法。
方法一:已知公元后某年,求该年的干支。
步骤①先求天干:所求公元年数的个位是几,就从表一找该数字所对应的天干;②后求地支:让所求公元年数除以12得出余数,余数是几,就从表一中寻找该余数所对应的地支。
例1:求1861的干支。
它的个位数是1,1在表一天干中对应的是“辛”,即1861年的天干是“辛”;1861÷12余数也是1,1所对应的地支是酉,所以1861年是辛酉年。
例2:求2004年的干支。
该年的个位数是4,4所对应的天干是甲;2004÷12余数是0,0所对应的地支是申。
所以2004年是甲申年。
附表一:公元元年后的公元与干支对应表
序号4567890123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序号45678910110123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方法二:求公元前某年的干支。
步骤①求天干:所求公元前年数的个位是几,就从表二中找该数字所对应的天干;②求地支:让所求公元前年数除以12得出余数,余数是几,就从表二中寻找该余数所对应的地支。
例1:求公元前1070年的干支。
该年的个位数是0,0所对应的天干是“辛”;1070÷12余数是2,2所对应的地支是“未”。
所以2004年是辛未年。
例2:求公元前206年的干支。
它的个位数是6,6在表一天干中对应的是“乙”,即公元前206年的天干是“辛”;206÷12余数也是2,2所对应的地支是“未”,所以1861年是乙未年。
附表二:公元前的公元与干支对应表
序号7654321098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序号98765432101110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上述方法简便易行,只要记住两表,就完全可以不用纸笔,直接由心算推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