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和美课堂”学习心得
2018年10月19至21日,在徐州参加了语文学科“和美课堂”活动,活动会标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两天的听课结束,对会标的理解更加深入,每位专家都有独到的见解,每位专家都有超凡的能力,每位专家又都有着对课堂的挚爱,真是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值得学习、反思的地方太多太多。
其中窦桂梅老师说:“老师的任务是如何让学生站在正中央,引着,推着让学生去体验,老师的任务是雪中送炭或锦上添花。
”这句话让我回味无穷。
一、教师要让学生站在正中央
多年的课改,轰轰烈烈,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喊得响亮,可是深入课堂听课,自己上课,总是自觉不自觉的就把自己推到了课堂的中央,讲起来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学生听倦了,老师讲乏了,课堂效率也就低了。
细品窦老师的课,她是胸有成竹,底气十足,她的气力花在尽力地把学生推向课堂中央,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小组内互相帮助学习,多音字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选。
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你觉得新疆的老乡怎么样,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等等,没有一个是老师回答的,都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绽放学生智慧的火花,思维的力度不言而喻,能力的提高水到渠成。
我们没有窦老师那样的课堂技能,要有时刻不忘让学生站在舞台中央的意识,不求课堂多精彩,只求时刻提醒自己让学生怎样学得更有效,时间长了,相信我们的课堂也会进步。
二、教师要具备锦上添花的能力
大家的课总是让我们赞叹不已,有些方法我们想破脑袋都难以想出。
《葡萄沟》第二自然段文中有个小提示“联系上文,我知道了五光十色的意思”,对于五光十色这个词语,窦老师是这样教学的:师:这么多不同颜色的葡萄啊!瞧,这叫一大串,这也是一大串,一串串葡萄就是一大串一大串葡萄,请你们快速把葡萄挂到葡萄架上。
同学们,现在我们看看,这么多葡萄的颜色,可以说是什么(五光十色)师:哪一个词还表示颜色多呢,那课文里为什么不用五颜六色,它也是指葡萄颜色多呀?而是用“五光十色”呢?(出示幻灯)自己读读,有什么不同?读读,聪明的小孩有两个了,三个,四个……(学生比较说两者之间的意思)
生:“颜”和“光”不同
师:给“光”组组词看(光明、阳光、光亮、金光、金光闪闪、金光灿灿)
生:我们这里的光指什么?(亮光)
师:哪来的亮光?(阳光),阳光一照,葡萄就发光、发亮,就像一个个珍珠
师:像珍珠,像玛瑙,这样的葡萄不仅颜色多,而且会发光这就叫——“五光十色”
师:葡萄长得五光十色,我们不禁想感慨——美丽极了,谁能美美的把这部分读一读;谁能再读读让大家听听;举手的同学一起读;
师:同学们,我们不禁感受到葡萄沟的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课上,这样精彩之处还有很多,且听且思,不难发现,我们不能进步的原因是积淀太薄,缺少思考,缺少对文本的理解。
我们需要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探索,教学能力才能提高,才能让课堂锦上添花,才能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锦上添花。
三、教师要有雪中送炭的精神
伟人毛泽东有句名言: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其言简意赅,言约旨远。
这个“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超越,一种不甘平庸、不甘屈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节。
作为一名教师,也要有点精神,奉献精神、钻研精神、学习精神、爱学生精神等等。
窦老师说教师要做雪中送炭者,我认为老师更应该具备雪中送炭的精神,这是一种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的精神,首先要有炭,其次不怕“冷”,最后要及时。
这样学生才能温暖,才能成长,不至于冻死。
每一位教师都有雪中送炭的精神,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得到更多的温暖,温暖一日,温暖一月,温暖一年,温暖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