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润滑与密封

润滑与密封

润滑与密封
一、传动零件的润滑 1.齿轮传动润滑
υ≤12m/s ,采用浸油润滑,齿轮齿顶到油池底面距离不应小于(30—50)mm ,大齿轮浸油应超过1个全齿高,采用全损耗系统用油L-AN32。

2.滚动轴承的润滑
轴承内径圆周速度v<2m/s ,脂润滑,选用滚动轴承脂ZGN69-2 二、减速器密封
1、机座、机盖厚度、凸缘厚度 ,由于采用铸造,计算值若大于8mm ,按实际值圆整,若计算出小于8mm ,厚度可取8mm 。

2、为保证机盖与机座连接处密封,联接凸缘应有足够的宽度,联接表面应精创,
其表面粗糙度为∀3
.6。

凸缘联接螺栓间距,一般150—200mm ,均匀布置 。

3、由于凸缘式轴承端盖易于调整轴向游隙,轴承两端采用凸缘式端盖。

由于采用脂润滑,轴端采用间隙密封。

4、由于1、2、3轴与轴承接触处的线速度s m v 10<,所以采用毡圈密封。

箱体结构的设计
1、减速器的箱体采用铸造(HT200)制成,采用剖分式结构为了保证齿轮配合质
量,大端盖分机体采用67
is H 配合.
2、机体有足够的刚度,在机体为加肋,外轮廓为长方形,增强了轴承座刚度
3、机体结构有良好的工艺性。

铸件壁厚为10,圆角半径为R=3。

机体外型简单,拔模方便.
4、对附件设计
A 视孔盖和窥视孔
在机盖顶部开有窥视孔,能看到 传动零件齿合区的位置,并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能伸入进行操作,窥视孔有盖板,机体上开窥视孔与凸缘一块,有便于机械加工出支承盖板的表面并用垫片加强密封,盖板用铸铁制成,用M6紧固 B 油螺塞:
放油孔位于油池最底处,并安排在减速器不与其他部件靠近的一侧,以便放油,放油孔用螺塞堵住,因此油孔处的机体外壁应凸起一块,由机械加工成螺塞头部的支承面,并加封油圈加以密封。

C 油标:
油标位在便于观察减速器油面及油面稳定之处。

油标安置的部位不能太低,以防油进入油标座孔而溢出。

D 通气孔:
由于减速器运转时,机体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为便于排气,在机盖顶部的窥视孔改上安装通气器,以便达到体内为压力平衡.
E 启盖螺钉:
启盖螺钉上的螺纹长度要大于机盖联结凸缘的厚度。

钉杆端部要做成圆柱形,以免破坏螺纹. F 定位销:
为保证剖分式机体的轴承座孔的加工及装配精度,在机体联结凸缘的长度方向各安装一圆锥定位销,以提高定位精度. G 吊钩:
在机盖上直接铸出吊钩和吊环,用以起吊或搬运较重的物体. 减速器机体结构尺寸如下: 名称 符号 计算公式 结果
箱座壁厚 σ 83025.0≥+=a σ 10
箱盖壁厚 1σ 8302.01≥+=a σ 9
箱盖凸缘厚度
1b
115.1σ=b
12 箱座凸缘厚度
b σ5.1=b
15
箱座底凸缘厚度
2b
σ5.22=b
25 地脚螺钉直径 f
d
12036.0+=a d f
M24
地脚螺钉数目 n
查手册
6 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
1d f
d d 72.01=
M12
机盖与机座联接螺栓直径
2d
2d =(0.5~0.6)f d
M10 轴承端盖螺钉直径
3d
3d =(0.4~0.5)f d
10 视孔盖螺钉直径 4d 4d =(0.3~0.4)f d 8 定位销直径
d
d =(0.7~0.8)2d
8
f
d ,1d ,2d 至外机壁距离
1C
查机械课程设计指导书表4 34 22
18
f
d ,2d 至凸缘边缘距离
2C
查机械课程设计指导书表4 28 16
外机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
1l
1l =1C +2C +(8~12)
50 大齿轮顶圆与内机壁距离
1∆ 1∆>1.2σ 15 齿轮端面与内机壁距离
2∆
2∆>σ
10
机盖,机座肋厚 m m ,1 σσ85.0,85.011≈≈m m ≈1m 9 ≈m 8.5
轴承端盖外径 2D D D =2+(5~5.5)3d 120(1轴)125(2轴)
150(3轴)
轴承旁联结螺栓距离
S
2D S ≈
120(1轴)125(2轴)
150(3轴)
设计总结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我本科阶段要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2周的课程设计,使我从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机械设计的训练,对机械的有关各个零部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得到了深刻的认识。

让我明白一个简单机械设计的过程,知道一个设计所必须要准备些什么,要怎样去安排工作,并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也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了我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学会怎样去进行机械设计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

还有就是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能起到一种激励奋斗的作用,让我更加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更加理解和掌握。

由于在设计方面我们没有经验,理论知识学的不牢固,在设计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在选择计算标准件是可能会出现误差,如果是联系紧密或者循序渐进的计算误差会更大,在查表和计算上精度不够准
在设计的过程中,培养了我综合应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生产实际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培养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大家共同解决了许多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些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和团结。

由于本次设计是分组的,自己独立设计的东西不多,但在通过这次设计之后,我想会对以后自己独立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这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我们一次进行的较长时间、较系统、 较全面的工程设计能力训练,很好地提高了我们实践能力和运用综合能力的水平。

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明白到学习的内容的目的,更加明确大学学习的目标方向,能激起学生学习激情,也让我们有学习的成就感,希望以后有更多合适实训教学安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