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远大前程

远大前程

论文大纲一、序论(一)、中心论题:分析小说《远大前程》中女性人物的形象、地位及她们悲惨命运的成因。

(二)、写作意图: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旨在开导、教化人们从善,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女性人物分析,进一步引导女性朋友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二、本论(一)、引言1、简述小说《远大前程》中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并阐明小说是紧紧围绕人道主义思想来写。

2、引出两部文献中分别对《远大前程》作出的点评,并概述自己的观点。

3、阐明本文写作意图及中心论题。

(二)、主题1、小说中女性的形象分析。

(1)、分别对小说中主要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点评。

(2)、引用文献资料进行全面阐述。

(3)、通过对比文献资料阐明自己的观点。

2、小说中女性的地位。

(1)、引出文献王新春在作品《笼中鸟》中对小说女性地位的总评。

(2)、阐明自己的观点,对女性地位进行分析。

(3)、引出许多读者对狄更斯是否对女性地位持有偏见的质疑,分析对比阐述自己观点。

3、小说中女性人物对主人公的影响。

(1)、引出文献李宇荣指出狄更斯小说是以人物为中心写作,因此《远大前程》中的几位主要女性都是围绕主人公皮普展开描写的。

三、结论总结本文所写主题,再次归纳所有评论家的观点,阐述自己的主见,并呼应开头,再次点题。

浅析《远大前程》中的女性人物一、引言:《远大前程》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晚年作品,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皮普人生的三个阶段,从小的时候对上层阶级生活的憧憬、羡慕开始,到他成为“上等人”,最后又恢复到下层阶级淳朴劳动者的身份。

小说中劳动者的淳朴形象与当时英国上流阶级人们的自私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狄更斯抓住人道主义的观点来批判当时的社会,其中女性所遭受的磨难,她们对爱情、婚姻的绝望以及她们道德的沦丧与最终远大前程的破灭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家王新春在试析《远大前程》的女性形象中点评狄更斯的小说是以深刻的笔触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强烈刻画了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

郭春林却点评说:“狄更斯之所以生动描写人性的丑恶,其最终目的是开导人们、教化人们从善。

他才是真正的温良的人道主义者。

”而本文拟在通过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全面分析,真正了解她们悲惨命运的成因,教化、开导女性朋友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从而对狄更斯的这部作品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

二、主题:(一)、小说中女性的形象分析在小说中,狄更斯描述了很多女性人物:有粗暴、强悍的乔妻子,奇特、古怪的哈维辛小姐,漂亮、傲慢的艾斯黛拉......在这些人物中,我们将主要分析哈维辛小姐和艾斯黛拉。

心高气傲的哈维辛小姐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希望自己有一段美好婚姻,但最终被康佩生所骗,情财两空,不仅成了笑柄,也成了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李海霞曾指出,在狄更斯的小说中,有一些“精神异样”的女性被他描绘的惟妙惟肖,她说哈维辛就是狄更斯笔下典型的“疯女人”,她的疯癫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各种权利斗争的产物。

相反,作者从侧面描写艾斯黛拉,一个被命运抛弃的女孩,被哈维辛小姐收养,接受上等人的教育。

但最终也成为了哈维辛报复男人的工具。

英国诗人理查.豪恩认为,狄更斯的这部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很不成功。

小说没有体现出读者想要看到的那种浪漫色彩,而更多的是倾向于刻画她们的安分守己,恪守本分。

而作家孔庆华认为,哈维辛婚姻变故后,利用艾斯黛拉对男人进行报复时,她就已经属于坏女人的类型了。

虽然,她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对自己的恶行进行了忏悔,但是这已经不能改变她毁掉了艾斯黛拉一生的幸福这个事实。

本文的观点则认为狄更斯在小说中对女性形象刻画很符合当时社会的背景,小说不仅仅赞扬了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揭示了维多利亚时代人们所固有的理念。

其实,在狄更斯笔下,哈维辛小姐并不是当时社会受欢迎的一种,因此,被列为坏女人形象。

对于艾斯黛拉,她不过是婚姻的牺牲品。

当自己的丈夫驯马意外身亡时,她伏在马耳边说“谢谢”,可见她对自己的婚姻是多么的绝望。

正如作家郭荣所说:“艾斯黛拉这个人物,在哈维辛的培养、训练下,逐步成为了生活的木偶,爱情的杀手。

”然而,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狄更斯也将人物的双重性格刻画的栩栩如生。

不管是哈维辛、艾斯黛拉,还是主人公皮普,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下,他们的双重性格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赵炎秋也指出:“狄更斯描写的这些怪人,已经基本具有双重人格的雏形。

”(二)、小说中女性的地位作家王新春、石红英曾在发表的文章《笼中鸟》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长期以来,男性观占支配地位,因此也造成了女性潜意识中对自己的未来定型的默认。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告诉女性朋友,如果你依赖男人存在,不难想象,到最后你的结局必定是非常悲惨的。

施娴靖指出:“女性在男权横行的社会只是一种附属品,强大的男权思想已经在潜意识中盛行于整个社会,不管是古典时代、基督教时代、还是日耳曼文化盛行的时代,女性都是低于男性的低等公民。

”小说《远大前程》中就很好的阐述了这一点。

小说中的女性,哈维辛、艾斯黛拉在爱情、婚姻中都是个失败者,究其原因在于她们在爱情和婚姻中缺乏判断,一味服从于男人,没有主见。

哈维辛停留在被抛弃的那一刻,艾斯黛拉听从命运摆布,这些都是典型的缺乏理智的表现。

她们让人怜悯,但更多的是为她们的愚昧痛惜。

有人曾有过这样的质疑,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地位不应该是低下的,但是在《远大前程》这部小说中,两位女性的悲催命运无疑是时代的悲剧,难道作者狄更斯有歧视女性的意思?从现实生活中来看,狄更斯尊重女性,但是从作品来看,狄更斯应该是受到了当时时代的限制,对女性确实存有偏见。

《远大前程》中的这两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只知道服从于男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丝毫没有主动意识,因此,可以确信小说中的哈维辛小姐和艾斯黛拉确实没有什么地位。

并且她们的悲剧同时也为主人公皮普最终梦想破灭奠定了基础。

(三)、小说中女性人物对主人公的影响小说主人公皮普与女性人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也是狄更斯的写作特色,以人物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

李宇荣剖析:“狄更斯以塑造人物为主,他的作品是典型的以人物为中心,而不是以情节为中心。

”因而,小说以主人公皮普为中心,女性人物的形象直接形象了他的前程。

皮普的姐姐乔夫人,蛮横、无礼、凶悍,常常抱怨皮普给她带来了生活的重担,尽管如此,在皮普年幼的时候,乔夫人还是扮演了皮普母亲的角色,细致入微的照顾一家人,那时的皮普一心想着成为像姐夫一样优秀的铁匠。

当皮普遇到哈维辛小姐后,他改变了最初的想法,他相信自己会成为哈维辛小姐的财产继承人,并且幻想着将会和艾斯黛拉结婚。

这时的皮普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淳朴天真的孩子了,此时的他变得贪图虚荣,自私自利。

当艾斯黛拉冷漠无情的嫁给一个贵族,同时皮普又得知帮助他的人是逃犯时,皮普的梦想终究破灭。

此时的他尝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他才真正意识到平淡的生活有时是多么幸福。

然而,皮普之所以对自己的人生态度一再发生改变,究其原因都与女性有关。

小说《远大前程》中女性对主人公皮普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正如郭荣所说:“皮普远大前程的破灭,这种转变和小说中女性人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她们使皮普的整个人生充满感伤情调。

”同时,艾斯黛拉、哈维辛的人生也发生了变化,作家王新春说:“哈维辛的刻画,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远大前程的破灭就体现了这一点,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人物的地位一步步发生了变化。

然而,对于艾斯黛拉来说,经历了人生的变故之后,她才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究竟需要怎样的生活,董金权曾这样点评,他说:“艾斯黛拉这个傲慢、无视一切的女性,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挫败后,才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后回心转意于皮普。

”三、小结:《远大前程》这部小说紧紧抓住对女性人物的刻画,从她们的形象、社会地位等进行描述,强烈的颂扬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许多评论家都注意到了狄更斯的写作特色,也从狄更斯写作风格的多样性各自抒发了自己的观点,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评论家们所持有的观点都是一致的,在维多利亚时期,《远大前程》中的时代的确是一个奴役女性的时代。

如果女性朋友们不想依赖男人而存在,那就必须选择独立自主的生活。

人生道路究竟该如何抉择,我们是应该好好反思了。

四、文献:[1]王新春.“笼中鸟”-------试析《远大前程》中女性形象哈维辛小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2]李宇荣.解读狄更斯小说人物创造的特点[J]丽水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郭春林.《远大前程》女性形象深析[J]滩坊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4]施娴靖.男权社会中挣扎的女性灵魂[J]四川教育学报,2007年第5期。

[5]郭荣.生活的木偶,爱情的杀手------论《远大前程》中艾斯黛拉的形象[J]咸宁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6]孔庆华.哈维辛和艾米丽的形象比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

[7] 赵炎秋.论狄更斯笔下的双重人格人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4期。

[8]董金权、刘世昂.解析《远大前程》女性人物形象[A]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24 期。

[9]李海霞.试析《远大前程》中的疯女人形象-----以哈维辛为例[]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23卷第4期。

[10]郭荣.论远大前程中的女性人物对皮普性格发展的影响[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5月第30卷第五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