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精选3份合集】2020-2021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精选3份合集】2020-2021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考点:二氧化碳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相互刻划比较金属与合金的硬度
B.工业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D.碘溶于酒精
【答案】C
【解析】化学变化是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A、用相互刻划比较金属与合金的硬度,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
B、工业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氧气不是新生成的物质,是空气中已有的物质,不符合题意;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
B. 称量NaOH固体
C. 熄灭酒精灯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B
【解析】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正确;
B.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易潮解和腐蚀性强的药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错误
C.在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直接吹灭,故操作正确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大量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即超临界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属同种物质的不同种状态,A错误;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B正确;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是气体,C正确;二氧化碳不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D正确。故选A。
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错误。
故选:C。
4.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作溶剂等。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合成的一种新物质
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构成的
C.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某些物质后,二氧化碳可在常温常压下完全挥发
7.下列燃料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 )
A.酒精 B.煤气 C.液化石油气 D.天然气
【答案】C
【详解】A、酒精不是石油加工产品,故选项错误;B、煤气不是石油加工产品,故选项错误;C、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加工得到的产品,故选项正确;D、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不是石油加工产品,故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石油中含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的沸点不同,根据沸点不同将它们加热分离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溶剂油、沥青等产品。
8.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其意义有:①宏观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所以AC项正确。②微观方面:表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B项正确。③量的方面:表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化学方程式中不能表示出反应发生的快慢。所以应选B项。
D.将导管一段浸入水中,用手紧握烧瓶外壁,有水柱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故正确
故选B。
2.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锰、钛B.氩、金C.铅、铂D.氦、汞
【答案】A
【解析】A、锰Mn、钛Ti,第一个字母不相同,正确;B、氩Ar、金Au,第一个字母相同,错误;C、铅Pb、铂Pt,第一个字母相同,错误;D、氦He、汞Hg,第一个字母相同,错误。故选A。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黄铜片硬度比纯铜大,相互刻划时,铜片上留下的痕迹深,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
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0.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工业上可用纯碱软化硬水
B.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应每天适量食用
C.用碳酸钙可以做补钙剂
D.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答案】D
【详解】A、在工业上可用纯碱(碳酸钠)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反应产生碳酸钙、碳酸镁沉淀,软化硬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应每天适量食用,有助于食物消化和身体健康;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
C.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划,铜片上留下的痕迹比黄铜片上的深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中有3种分子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改变
【答案】C
【详解】A、生成物中有2种分子,A错误。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B错误。
C、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C正确。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B
鉴别双氧水和水
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
C
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来自D除去 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
加入过量Zn粉,过滤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H2和CH4燃烧都有水生成,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都会出现水雾,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选项错误;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分别向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和水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能产生气泡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水,可以区分,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能点燃CO2中的少量CO,故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掉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选项错误;
D、锌的活动性比铜和银的都强,与Cu(NO3)2和AgNO3溶液都能反应,加入过量Zn粉,过滤,所得溶液是硝酸锌溶液,选项错误。故选B。
C、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石墨与金刚石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物质不同,有新物质生成,符合题意;
D、碘溶于酒精,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区分方法是判断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6.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H2和C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