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
摘要: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步骤,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弄清在有差数关系的问题中替换后总量发生的变化。
关键词:解决问题;策略;替换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043-01
【学习内容】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89—90页例1、练一练和练习十七第1、2题。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感知策略
1、复习两个量的倍比关系和相差关系
(1)课件出示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小杯,正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大杯,正好倒满,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口答,说出数量关系式。
果汁总量÷杯数=每杯容量
(3)互相说一说小杯的容量和大杯的容量有什么关系?
(4)大杯和小杯的容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成哪几种?
小杯的容量和大杯的容量的关系可以分为倍比关系和相差关
系。
2、课件出示:△+△+△+□+□=14,□=△+△,△=(),□=()
问:你能用那个词语来描述一下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用到的策略?替换,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二、自主学习、探究策略
1、课件出示例题:(倍数关系)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你能解决问题吗?为什么?
添上条件: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 ,现在可以解决吗?
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 ”?
那现在你可以解答吗?自主解答。
2、汇报交流
你解答时应用了什么策略?替换的依据是什么?怎么替换的?替换前后果汁总量变了吗?
师生交流
指导检验。
交流中明确: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条件。
(①720毫升。
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 。
)
3、课件出示例题(相差关系)
(1)课件出示:把题目中的条件“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 ”
换成“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怎样解决?还可以用替换吗?替换后果汁总量变化吗?你用能图示表示吗?
(2)自主解答,组内讨论,教师巡视。
(3)上台汇报,填表。
(4)选择你一种喜欢的方式进行替换,再列式解答?
(5)例题中的条件“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 ”换成“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
在应用替换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组内交流,指名汇报。
倍数关系杯数变了总量不变
相差关系杯数不变总量变了
三、拓展运用,提升策略
1、课件出示:课本第90页练一练: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大盒和小盒之间是什么关系?用替换时总量变化了吗?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明汇报。
2、生活中问题。
课件出示:8块达能饼干的钙含量相当于1杯牛奶的钙含量。
小明早餐吃了12块饼干,喝了1杯牛奶,钙含量共计500毫克。
你知道每块饼干的钙含量大约是多少毫克吗?1 杯牛奶呢?
生读题,自主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不同的替换方法。
比较把饼干替换成牛奶和牛奶替换成饼干哪一种更好?
学生交流后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般要选择简洁、容易的方法来解答。
四、总结反思,优化策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应用替换的策略时要注意什么?生活中也有许多替换的例子,例如《曹冲称象》这个故事都听过吗?只要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多开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的。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准确把握学情,深入开掘教学资源,重组整合素材,将例题倍比关系替换进行改编过渡到相差关系替换,把倍数关系替换与相差关系替换有机融合在一起,采用对比的方式探究倍数关系替换与相差关系替换,使得课堂有深度,拓宽了教材的广度,真正实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