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评价方案
3、合理运用评价机制(2分)
4、全面照顾学生个体差异(1分)
教学
素养
1、教态、语言、板书:(3分)
学生相互评价
参与度
发言次数,举手次数(2分)
正误
作业情况(2分)
收获
相互提问(2分)
综合评价
书面作业3分
学习态度2分
学习兴趣2分
(二)实验评价
内容
评 价 指 标
等级
A
B
C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参与
程度
1、参与深度和广度(3分)
3、良好的学习习惯(4分)
教师自我评价
角色
行为
1、活动的组织者,解决问题的合作者(4分)
2、学习进程的引导者(2分)
教学
设计
1、目标把握与定位合理处理、驾驭教材(5分)
2、教学程序的设计(10分)
3、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使用(5分)
课堂
调控
1、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2分)
2、充分利用学生学习资源(2分)
学生单元评价统计表姓名
评价结果
单元一
单元二
单元三
单元四
单元五
单元六
1、教师对单元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报告单
评价项目
评价
内容
评价标准
等级(按优良中差)
态度情感
参与
积极参加科学学习和实践活动
养成
体现科学探究的自信心
学习认真,有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体验
愿意并能够自如地用科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学习、生活体验。
过程方法
自主
能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能独立学习
探究
能进行探究性学习,尝试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合作
能与他人共同学习、交流。
知识能力
发现解决问题
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表达
能运用科学知识和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寄语
家长建议
1、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评价表
姓名:
项目
自评
小组互评
家长评价
2、学习进程的引导者(2分)
教学
设计
1、合理处理、驾驭教材(5分)
2、目标把握与定位(5分)
课堂
调控
1、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2分)
2、课堂时间的把握(2分)
3、全面照顾学生个体差异(1分)
教学
素养
1、巡回指导是否得当(2分)
2、言、板书(4分)
学生相互评价
参与度
每个组员的是否都参与其中(5分)
(一)课堂评价
内容
评 价 指 标
等 级
A
B
C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参与
程度
1、参与深度和广度(3分)
2、参与的时机与效率(4分)
知识
1、基础知识落实(10分)
探究
1、提出问题、发表见解(5分)
2、思维的作探索的能力(10分)
情感
态度
1、学习活动的兴趣与求知欲(3分)
等级
活动态度
过程体验
方法技能掌握情况
创新精神和能力发展情况
学习研究成果
总评
教师评价
2、参与的时机与效率(4分)
实验分组
1、分组是否合理(5分)
实验操作
1、实验假设(5分)计划(5分)
2、动手操作、自主、合作探索的能力(5分)
3、实验观察,能做到细致观察及时记录5分
实验分析
1、根据数据分析结果(3分)
2、每个组员说明实验原理(3分)
教师自我评价
角色
行为
1、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解决问题的合作者(2分)
操作
每组数据是否三次以上的平均值(5分)
数据汇报
语言组织是否得当,简单明了(5分)
综合评价
实验报告的填写5分
学习态度5分
学习兴趣5分
(三)作业及考试评价
作业评价,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下面落实给与评价。
评估项目
自我
学生
教师
作业完成情况
完成的态度
完成作业时间
对布置的作业
自我的评价语
2、建立个人单元考试成绩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