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地块场地环境初步调查报告(评审稿)广西诺世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七月XXX地块场地环境初步调查报告项目编号:2017-041(HP)项目负责:编写:审核:审定:总工程师:总经理:XXX有限公司2017年5月目录摘要 (i)1前言 (1)2概述 (2)2.1调查目的和原则 (2)2.1.1调查目的 (2)2.1.2调查原则 (2)2.2调查依据 (3)2.2.1相关法律法规 (3)2.2.2相关技术规范和导则 (3)2.2.3评价标准和文件 (3)2.3工作内容及工作路线 (4)2.3.1工作内容 (4)2.3.2技术路线 (5)3场地概况 (6)3.1区域环境状况 (6)3.1.1自然地理 (6)3.1.2气候气象 (6)3.1.3地形地貌 (6)3.1.4水文水资源 (6)3.2场地描述 (6)3.2.1场地地理位置 (6)3.2.2场地周边河流 (7)3.2.3工程地质条件 (7)3.3场地用地情况 (10)3.3.1场地现状 (10)3.3.2场地历史 (12)3.3.3场地利用规划 (14)3.4相邻场地用地情况 (15)3.4.1相邻场地现状 (15)3.4.2相邻场地历史 (18)3.5场地及周边污染源识别 (20)3.6场地周边敏感目标 (20)4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22)4.1布点原则 (22)4.2现场采样布点 (22)4.3土壤采样 (23)4.4地下水采样 (24)4.5实验室分析 (25)4.6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30)5结果和评价 (31)5.1场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31)5.1.1场地浅部地层分布特征 (31)5.1.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特征 (32)5.2质控数据审核 (33)5.3评估标准 (35)5.4土壤样品检测结果和评估 (37)5.5地下水样品检测结果和评估 (38)6结论和建议 (41)6.1 结论 (41)6.2 建议 (42)6.3 不确定性说明 (42)附件1 现场访谈记录表 (43)附件2 地下水监测井成井结构图 (45)附件3 土壤采样记录表 (47)附件4 洗井记录 (49)附件5 样品流转单 (50)附件6 检测报告及相关资质 (51)摘要XXX有限公司受XXX土地储备中心委托,对XXX地块进行场地环境初步调查。
场地环境初步调查现场工作于XXX时间开展,现场工作包括现场踏勘、人员访谈、样品采集。
土壤及地下水样品采集于XXX时间,并于当天送往XXX实验室,于XXX时间检测。
场地描述XXX地块位于XXX区,XXX以东、XXX以南、XXX以西、XXX以北,总用地面积为XXX平方米。
该场地历史上为XXX。
土壤、地下水初步采样监测工作本次调查共采集XXX 个土壤样品(包括1个土壤平行样、1个土壤对照样)和XXX个地下水样品(包括1个地下水平行样、1个地下水对照样)。
土壤样品的检测指标包括:pH值、14项重金属、总石油烃、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地下水样品的检测指标包括:pH值、13项重金属、总石油烃、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
评价标准XXX地块拟规划为XXX。
本次调查选用的评价标准,其中土壤监测项目评价标准参照XXX敏感用地筛选值进行评价。
地下水监测项目评价标准优先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III类标准,对于该标准未包含的因子选用《地下水水质标准》(DZ/T 0290-2015)III类标准及《荷兰土壤及地下水环境标准》(2013)相关标准来评价。
调查结果分析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结果显示,监测因子未超过《上海市场地土壤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筛选值(试行)》敏感用地筛选值;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结果显示,地下水样品中pH值、重金属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和《地下水水质标准》(DZ/T 0290-2015)中III类标准限值;总石油烃的检测结果均符合《荷兰土壤及地下水环境标准》(2013)中的标准限值;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结果均低于检出限。
结论及建议XXX地块场地无需开展场地环境详细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可以作为XXX规划开发。
1 前言国家和地方文件规定和要求:XXX调查场地的基本概况:XXX地块位于XXX区,XXX以东、XXX以南、XXX以西、XXX以北,总用地面积为XXX平方米。
该场地历史上为XXX,规划用途XXX,XXX公司受XXX委托对该场地进行初步环境调查。
2 概述2.1调查目的和原则2.1.1调查目的(1)通过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掌握场地及周围区域的自然和社会信息,并初步识别场地及周围区域会导致潜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责任的环境影响及监测的目标物质。
(2)提供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信息。
通过土壤和地下水样品采集和分析,初步掌握XXX地块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为地块后续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3)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根据土壤和地下水样品实验室检测结果,参照相关评价标准,对XXX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4)提出针对性结论及建议。
在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上,针对XXX地块规划用途,对存在环境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的区域提出针对性建议及措施。
2.1.2调查原则(1)针对性原则针对场地的特征和潜在污染物特性,进行污染浓度和空间分布调查,为场地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规范性原则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场地环境调查过程,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可操作性原则结合现阶段科学技术发展能力,分阶段进行场地环境调查,逐步降低调查中的不确定性,提高调查的效率和质量,使调查过程切实可行。
2.2调查依据本次场地环境初步调查依据如下:2.2.1相关法律法规:XXX2.2.2 相关技术规范和导则XXX2.2.3 评价标准和文件(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2)《上海市场地土壤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筛选值(试行)》(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4)《地下水水质标准》(DZ/T 0290-2015)(5)《荷兰土壤和地下水质量标准》(2013)2.3工作内容及工作路线2.3.1工作内容本次场地环境初步调查范围为XXX地块及周边区域(500m范围内)。
本次场地环境初步调查主要参照XXX文件规定和规范,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制定初步调查工作计划、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结果分析与报告编制,具体调查工作内容如下:(1)资料收集通过资料查阅、人员访谈等方式收集场地及周围区域土地利用变迁资料、场地环境资料、场地相关记录、相关政府文件、以及场地所在区域的自然和社会信息等。
(2)现场踏勘对现场进行踏勘,识别会导致潜在土壤地下水环境责任的环境影响。
现场踏勘范围以场地内部为主,包括场地及周围区域。
现场观察评估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与历史情况等,以识别会对场地造成环境风险的场地周边活动,并以当面交流的方式对场地现状或历史的知情人员进行访谈。
(3)制定初步调查工作计划根据前期收集的资料以及信息的核对制定初步监测工作计划,包括核查已有信息、制定初步监测采样方案、制定样品分析方案、制定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程序等工作内容。
(4)现场采样对资料分析,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制定场地环境监测工作计划,本项目场地环境监测主要工作如下:本次调查在场地内布置XXX个土壤采样孔,XXX个地下水监测井。
在场外布置1个土壤和地下水对照点(DS/DW)。
本次调查共采集XXX个土壤样品(包括1个土壤平行样品和3个土壤对照样品)、XXX个地下水样品(包括1个地下水平行样品、1个地下水对照样品)。
(5)实验室分析将所有土壤和地下水样品送至中检集团理化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检测。
本次土壤样品的检测指标包括:pH值、重金属14项(镉、汞、砷、铜、铅、铬、锌、镍、锑、银、铍、硒、六价铬、铊)、总石油烃(TPH)、挥发性有机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
本次地下水检测指标包括:pH值、重金属13项(砷、铍、镉、铜、铅、镍、硒、锌、汞、银、锑、铊、六价铬)、总石油烃(TPH)、挥发性有机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
(6)结果分析与报告编制在实验室化学分析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场地环境调查情况,评估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编制XXX地块场地环境初步调查报告。
2.3.2技术路线本次调查的技术路线如图2.1所示。
图2.1 技术路线图3场地概况3.1 区域环境状况3.1.1 自然地理XXX3.1.2 气候气象XXX3.1.3 地形地貌XXX3.1.4 水文XXX3.2场地描述3.2.1场地地理位置该地块地理位置详见图3.1。
图3.1 场地地理位置图3.2.2场地周边河流XXX3.2.3 水文地质条件(1)地层(2)地下水3.3场地用地情况3.3.1场地现状详见场地现状影像图3.2和场地现状照片3.3。
图3.2 场地现状影像图图3.3 场地现状照片3.3.2场地历史图3.4 场地历史影响图图3.5 场地历史影响图3.3.3场地利用规划XXX3.4相邻场地用地情况3.4.1相邻场地现状图3.6相邻场地现状影像图图3.7相邻场地现状照片图3.8相邻场地历史影像图3.5场地及周边污染源识别根据场地用地情况和相邻场地用地情况可知,本场地和周边区域现状及历史用地主要为居民住宅及学校,无明显污染源存在,综合考虑并作为后续场地开发的本底值参考,确定本次土壤和地下水调查的检测指标为pH值、重金属、总石油烃、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
3.6场地周边敏感目标敏感目标是指场地周围可能受污染物影响的居民区、学校、医院、行政办公区、商业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及公共场所等地点。
根据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情况,本项目的敏感目标范围为场地外扩500m,敏感目标如表3.1所示。
表3.1场地周边敏感目标4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4.1布点原则通过现场踏勘及人员访谈,XXX地块原为XXX。
结合场地现状及历史情况,采样布点参照《上海市经营性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场地环境保护技术指南》(试行)中关于“经营性用地流转” 土壤采样点的布设要求,采用系统布点法,即将区域划分为面积不大于80 m?80 m的若干地块,在每个地块内布设一个监测点位,一般在每个地块的中心部位进行采样。
对于每个监测点位,根据现场情况分两层或三层采样,分两层采样的监测点位,分别采集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分三层采样的监测点位,分别采集表层土壤、深层土壤、饱和带土壤,且整个场地至少50%的监测点位要分三层采集土壤样品。
4.2现场采样布点本次调查采样布点考虑到场地历史用地情况,按照80 m?80 m的系统布点法进行布点。
本次调查在XXX地块内布设4个土壤采样点(S1/W1、S2、S3、S4/W2),其中2个土壤采样点(S1/W1、S4/W2)兼作地下水采样点;每个土壤采样孔采集2-3层土壤样品(土壤采样孔S1、S4采集3层土壤样品,其余土壤采样孔采集2层土壤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