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周练生物(10.7)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不同生物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细胞内只具有一种核酸C.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多细胞生物都是真核生物D.真核细胞具有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三种细胞分裂方式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能产生ATP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在有氧与无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D.ATP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因此在细胞内含量很多3.下图是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Ⅱ中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则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可能是bB.在卵巢中可能同时存在图Ⅰ、图Ⅱ两种分裂图像C.若图Ⅰ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的分裂D.图Ⅰ的细胞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图Ⅱ的细胞中有1个四分体4.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毛霉分泌出胞外酶,能使腐乳坯中的有机物全部分解B.在人体细胞中酶不断地合成与分解,以防止代谢失控C.一种限制酶只能特异性地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只能切割出一种目的基因D .T4DNA 连接酶能“缝合”DNA 片段的平末端,不具有酶的专一性5.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 .女性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是细胞凋亡的结果B .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原因C .细胞代谢速度减慢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D .脑细胞缺氧而死亡属于细胞的坏死6.下列关于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B .从化学结构上看,图中的2和5相同C .若已知a 链上形成e 链的功能段中碱基比例为: A ∶T ∶G ∶C =1∶2∶3∶4,则形成e 链的碱基比 是U ∶A ∶G ∶C =1∶2∶3∶4D .通过该过程,遗传信息由a 传递到了e 上,再由e 传递到蛋白质上7.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 A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5℃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C .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D .每天进行14小时光照,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35℃时的2.71倍8.人们在果蝇中发现有飞行肌退化的现象,这种果蝇即使有正常的翅也无法飞行,实验过程如图。
通过下列的哪种检验方法和结果,可以确定飞行肌退化为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所控制A .用子代雌雄个体杂交,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1B .用子代雌雄个体杂交,后代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1∶1C .用子代雄性个体与亲代雌性交配,后代雌性分离比为3∶1D .用子代雌性个体与亲代雄性交配,后代雄性分离比为2∶19.某种植物正常群体中可产生少量突变类型,突变类型可产生有毒的生物碱,导致食用此种植物的某种昆虫死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的此种突变类型对昆虫的变异具有定向选择的作用B .如果昆虫没有产生适应植物突变的变异,可能导致其灭绝C .昆虫对此种植物的选择作用,可能导致毒性突变的基因频率增加D .昆虫和植物之间的相互选择,最终总会使其中一种生物被淘汰10.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情况调查时,发现一位男生患有两种遗传病,进一步调查后画出其家族的遗传病系谱图如下(设甲病的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的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下列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若Ⅱ7与Ⅱ8再生一个患甲病女儿的概率为3/8C.若Ⅱ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若Ⅲ9与Ⅲ12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17/24D.若Ⅲ-9与Ⅲ-13结婚,其子女均正常11.利用紫外线对离体培养的小鼠绒毛上皮细胞进行诱变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经过诱变的细胞都含有一对相应的隐性突变基因B.突变后的细胞中转运RNA种类减少C.突变后的细胞的细胞膜上相应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D.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12.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
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
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痛觉在图中的甲方框处形成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C.图中共有5个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13.某植物种群中,r基因纯合的个体不能存活。
已知该种群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它们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30%、20%、20%、10%、10%、10%。
计算Y和y的基因频率依次为A.55%和45% B.45%和55% C.27.5%和22.5% D.22.5%和27.5% 14.下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对此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a是胰岛素,肝细胞上的受体与a结合后,可引起糖元的合成速率加快B.乙图中的b是细胞表面受体,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C .丙图中的抗体是由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内质网运输,高尔基体再加工后经外排方式分泌的,该过程能说明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D .发生丙图中生理过程的e 细胞至少接受过两次过敏原刺激,它释放的d 物质为组织胺15.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
a 、 b 、c 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 、e 、f 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 、h 、i 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 、k 、l 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能量伴随着物质而循环流动C .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 , 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1×106×c/a 。
D .若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为农田生态系统,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初生演替。
16A .无子番茄的无子性状不能遗传,无子西瓜不可育但无子性状可遗传B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其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C .转基因技术是通过直接导入外源基因,使转基因生物获得新性状D .家庭中仅一代人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若几代人中都出现过才是遗传病17.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制果酒时瓶口先通气后密封,而制果醋时需要通入氧气B .使用加酶洗衣粉时用温水洗涤效果比用冷水洗涤效果好C .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D .与酵母菌直接发酵相比,固定化酵母细胞产生酒精的速度快,纯度高18.现用洋葱根尖进行如下处理并完成实验:①用蒸馏水培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②将正常培养的装置移到冰箱中再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统计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③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培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 .实验①换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变化特点时,调节光圈、反光镜可使物像清晰B .实验②是为了验证“低温可能是形成多倍体的诱因”,所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数都是4NC .实验③依据的原理之一是“致癌物质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抑癌基因被激活”D .实验③可能是研究苯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影响,但还需与实验①作对照19甲胺磷浓度(mol/L -1) 动物指标0 0.04 0.09 0.16 0.30 0.54 种类数(S )56 36 29 22 18 18 总个体数(N ) 612 419 212 133 121 92A .甲胺磷浓度与土壤动物总个体数(N )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B .农田害虫防治过程中,把握农药的科学用量,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C .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可反映土壤农药污染的程度,S 值越大,污染越严重D .长期施用甲胺磷农药,导致土壤动物产生相应抗性,有利于种群延续20.将特定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能够用于杀死人类的某些癌细胞,其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草兔子e 狼f分解者 a b c g h i j k lA.①过程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B.②过程需要筛选并克隆单个杂交瘤细胞C.经①形成的杂交瘤细胞能无限增殖并产生单一抗体D.抗体的靶向作用使③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二、多项选择题21.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应采取的最好的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A.填回土壤,多引种多种外来物种B.填回土壤,多栽种当地原有的植物C.实行封山育林,减少人类的干扰活动D.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的封闭等待自然恢复22.下列关于DNA结构与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较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大B.DNA分子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多样性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DNA复制时,新合成的两条子链分别在两个子代DNA分子中D.PCR扩增DNA分子时不需要解旋酶,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2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C.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根、芽时受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影响D.对受粉后正在成长中的幼小果实适当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最可能的结果是形成无子果实24.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块叶片。
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棕黄色)显色,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X为蓝色,Y为棕黄色B.W和X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C.X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D.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25.人们对遗传物质和基因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下列关于遗传物质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B.基因的本质是一段包含一个完整的遗传信息单位的有功能的核酸分子片断C.科学家根据同位素示踪实验的结果证实了DNA的半保留复制,生物体通过DNA的复制实现了遗传信息的表达D.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模型,每个磷酸基团上连接1个脱氧核糖三、非选择题:26.下图所示的是有关人类胚胎干细胞的部分去向示意图,①~⑤表示不同的过程,a~d表示不同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