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生物周练(十三)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右图a~f表示不同细胞,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多种细胞B.二次免疫主要和c和d有关C.c和d在不同的场所发育而成D.各类细胞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表达的基因不同2.占人类基因组中近一半的“垃圾”DNA之前一直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科学家新发现一种酶,该酶能在基因组的任何位置中“剪切”和“黏贴”“垃圾”DNA,而“垃圾”DNA 的移动对细胞会产生影响。
下列关于说法错误的是()A.该酶的成分可以是蛋白质或脂质B.该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C.该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D.该酶有高效性和专一性3.对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4.下列四种化合物的“○”中都含有结构“A”,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含有结构①和④B.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中含有结构③和④C.烟草花叶病毒和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中都含有结构②D.人体的一个细胞中可同时含有①②③④这四种结构5.若观察某细胞的局部结构时,看到了中心体、线粒体和核糖体等细胞器,则可以推知A.该细胞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B.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或植物细胞C.提供该细胞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D.该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可能会出现细胞板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新细胞是通过老细胞增殖产生的B.生物膜系统是对细胞内膜结构的统称,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C.细胞内DNA转录和翻译时,只有翻译过程有专门细胞器搬运原料到指定位置D.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7.有关A TP的说法正确的是A.A TP的合成与分解都需要酶的催化,但不都需要水作为反应底物B.A TP和葡萄糖都含有能量,但不都是有机物C.A TP的合成不都需要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但都需要氧气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可以产生A TP,但不一定都能产生[H]8.关于酶与A TP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不能产生酶又不能产生A TPB.A TP一定含有核糖,而酶一定不含核糖C.人体内酶与A TP发挥生理作用的都需要常温常压的条件D.酶的形成不需要消耗A TP,A 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9.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等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曲线a可表示酶量减少后的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B.限制曲线b的AB段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为反应物浓度C.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乙点时酶量增加或适当升温所致D.若适当升高温度条件下重复该实验,图中A点位置将下移10.下列是生物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A.研究细胞器结构和种类,采用差速离心法和显微观察法B.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采用研磨过滤法和纸层析法C.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采用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采用活体染色法和持续的显微观察法11.下图表示水稻一个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代表细胞器)。
下列有关分析和判断中,错误的是A.有a的细胞一定有b,而有b的细胞却不一定有aB.如果用18O标记图中的①,则可能会出现少量的具有放射性的④C.在b内膜上分布有A TP合成酶,而在a的基质中没有A TP合成酶D.此类细胞可作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材料12.将下列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A.小球藻产生O2和酵母菌产生CO2均在生物膜上进行B.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产物有A TP、CO2和H2OC.乙试管中小球藻与丙试管中小球藻的光合速率相同D.实验后期甲瓶和丁瓶中的生物都只进行无氧呼吸13.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四个四分体,则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A.4、8、4 B.2、4、8 C.8、16、16 D.8、0、8 14. 右图是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说法称正确的是()A.如图基因N发生突变,则该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有一半出现异常B.若在复制时没有发生如何差错,则该细胞能产生4种类型的精细胞C.若染色体1和2发生部分片段的交换,则减数分裂无法正常进行D.如果分裂时3和4不分离,则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异常15.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不使细胞数目增加B.分化的细胞所呈现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源于细胞内化学物质的改变C.细胞分化的前途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已决定,不能逆转D.动物不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潜能的体细胞16.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遗传物质是DNAB.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找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D.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在染色体上17.下列叙述不能说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A. T2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后能合成T2噬菌体的外壳蛋白B. 外源DNA导入受体细胞后并整合到染色体上,随受体细胞稳定遗传C.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霍氏车前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最终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18.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仅取决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B.反向盘旋是指双链DNA分子中的两条链按逆时针方向盘旋C.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为编码链,另一条链为模板链D.在双链DNA分子中,编码链和模板链随基因种类的不同而不同19.DNA片段,经2次复制后得到四个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能是第一次复制前一条链上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其余正常B.可能是第一次复制时一条链上的一个碱基配对错误,其余正常C.可能是第二次复制时一条链上的一个碱基配对错误,其余正常D.两次复制都正常20.下图表示细胞中某基因表达过程的局部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两条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转录的准确进行B.如图显示的片段中,α链和β链中共有2个密码子C.若α链的嘌呤数量与嘧啶数量的比值小于1,则β链的该比值也小于1D.若α链的A突变为T,则相应β链翻译出的蛋白质不一定会发生结构改变21.在真核生物细胞发生tRNA和mRNA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中,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A.遗传信息的流向是mRNA到tRNAB.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中C. mRNA的反密码子与tRNA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D. mRNA和tRNA要分别穿过2层生物膜才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22.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B.DNA分子上的任意片段不一定都是基因C.基因是DNA分子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性碱基序列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段染色体就是一个基因23.图-1为果蝇体内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染色体l、2、5、7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D、d不一定发生分离C.图中7和8表示性染色体,其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D.含有基因B、b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随机的,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任何时期B.二倍体植株加倍为四倍体,营养成分必然增加C.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但有的单倍体生物是可育的25.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的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2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B.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都属于可遗传变异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B.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C.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D.体液是指细胞外液28.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狗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的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方向相反D.一个反射弧至少有两个神经元参与29.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30.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处于饥饿状态时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B.进食后血液内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C.切除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D.甲状腺激素可通过“饲喂法”进行补充3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是有害无益的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D.不同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32.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B.用8%盐酸的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C.可选用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做实验材料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33.下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已知Ⅱ8只携带甲或乙一种致病基因。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乙病为红绿色盲B.Ⅱ7和Ⅱ8生一个两病兼发的男孩的概率为0C.图中Ⅱ6的基因型为DdX E X eD.Ⅲ13个体乙病基因只来源于Ⅰ234.某研究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如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