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房颤患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急诊房颤患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急性房颤(指阵发性房颤)的处理原则是:一. 控制心室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二.. 恢复窦性心律,减少房颤复发,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

三.治疗原发病和纠正诱发因素。

1.常用于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有:
①首选洋地黄类药物,西地兰0.4mg+5%GS 10~20ml 10分钟内缓慢静注。

(注意:预激综合症合并房扑、房颤者忌用。

),控制不满意者可以重复给药,将心室率控制在100~120bpm以下。

② 钙离子阻断剂,地尔硫卓10mg+5%GS 10~20ml 10分钟内缓慢静注,无效者10分钟后可再注射一次。

然后以10-15 mg /h速度静脉维持对房颤快速心室率的控制安全、有效。

③ 维拉帕米5~10mg+5%GS 20ml,10分钟内缓慢静注,无效者10分钟后可再注射一次。

2.控制心室率同时转复窦性心律的药物:
①胺碘酮.首次150mg静脉注射,10分钟推完,然后以1mg/分钟速度静脉维持6小时,随后18小时以0.5mg/分钟速度静脉维持,第一个24小时内总量不超过2.2g,超过48小时房颤转复者改为口服胺碘酮,第一周600mg/d, 第二周400mg/d,然后以200mg/d长期维持。

同时注意抗凝。

②普罗帕酮.70mg+5%GS 20ml,10分钟内缓慢静注,无效者10~15分钟后可重复一次,总量不宜超过210mg。

3. 同步直流电复律:
当心室率快,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对药物治疗不敏感时,应立即进行同步直流电复律,能量选择100~200焦耳(单相波)、选择70~100焦耳(双相波),复律后应用胺碘酮或奎尼丁维持窦律。

3.预防房颤血栓栓塞并发症:
大多数阵发性房颤可以在24小时-48小时之内自行转复或经静脉药物、同步直流电处理后转复复为窦性心律。

48小时之内的复律治疗不需抗凝。

48小时之内经复律治疗,仍未能转复者按持续性房颤进行抗凝。

房颤持续72小时以上,有可能发生血栓栓塞,尤其既往有栓塞史、左房内有血栓、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均主张长期正规抗凝治疗。

在复律之前的3周及成功复律后4周应用华法令抗凝,保持INR 2.0~3.0,预防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

对孤立性房颤、血栓栓塞低危患者、老年人或有出血危险的病人,可以选用阿斯匹林(200~300mg/日)等抗血小板凝聚。

4. 病因治疗:
寻找引起快速心房颤动的病因,如肺部感染、肺栓塞、高血压、甲亢等。

积极治疗原发病
房颤的分类:
1.阵发性房颤处理原则:控制心室率同时复律为主
2.持续性房颤处理原则:1.复律和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复发。

2.减慢心室率和抗凝
3.永久性房颤处理原则:减慢心室率和抗凝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