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然而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己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的形势的需要,社区的发展使其逐渐成为各种服务的依托和载体,在此条件下,社区服务在养老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也随之蓬勃的发展起来。
本文就针对我国城市社区养老存在的现状分析其对策。
关键字:人口老龄化,城市社区,社区养老社会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在增加。
至1999年10月,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中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是不争的事实。
老年人口已经成为一个有其特殊需求的庞大群体。
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入住要求;而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处于逐渐弱化的状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年轻人在家照料老年人的机会大大减少。
此外,空巢家庭也在日益增多,进一步弱化了家庭的养老功能。
这一客观现实,迫切要求社区加强老年人的照料服务功能。
社区养老服务已日益显示出了其迫切性和必要性。
一、社区养老服务的内涵及其优越性
社区是由一定的人口、地理区域、社会组织、文化等因素组成的共同体,在我国城市,一般是以街道或居委会作为基本单位。
在研究养老问题时,社区也应包括一些党政机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宿舍区。
所谓社区养老服务,是指在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的包括物质、设施、衣食住行方便以及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可以帮助实现老年人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的心理需求。
第二,社区是老年人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老年人所熟悉的社会环境,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具有天然的地缘和亲缘优势。
第三,有利于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内各种养老资源。
二、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发展较快。
但是,从总体上来讲,社区养老服务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和传统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应该引起重视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观念认识不到位。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观念落后。
没有把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事业提高到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服务意识差。
(二)政策法规不健全。
我国是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型社会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物质基础比较薄弱,许多地方需要承担“扶贫”与“养老助老”双重任务,使传统的养老方式和养老观念、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受到一定的冲击,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一些地方得不到保障。
(三)基础设施差,硬件设备和服务水平跟不上需要。
1.老年医疗保健匮乏,医疗费用高,有病不能医、不敢医。
随着医疗费用的逐年增加,而医疗保险又相对滞后,使许多退休职工看病成了大问题,迫切需要有一个老年人自己的医疗保健机构。
2. 老年文化体育设施缺乏,老年人没有地方玩耍,精神没有寄托。
目前,适合青少年的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及各种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而适合老年人的则较少,致使老年人生活枯燥乏味。
3. 现有的养老设施使用率相当低。
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收费偏高,老年人难以承受;另一方面是现有养老机构的设施条件和管理服务水平难以令人满意。
(四)专业工作人员缺乏,志愿者队伍不足。
人力资源是推动一项事业发展的基本因素。
目前活跃在养老助老服务中的大部分是一些仅凭人道主义和经验而工作的人,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教育或有关老年服务知识的培训。
这不仅影响了养老助老服务的质量,而且也制约了养老事业的发展。
三、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把这一工程建设好,应充分发挥政府、社区组织和社区公众的支持力量。
综观国内外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实践,无不充分考虑社区老年人口的特殊需求。
结合老年学的有关理论,对发展和加强我国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事业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发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是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满足老年人需要和促进老龄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在发展过程中,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理论研究,加大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制定优先优惠政策,鼓励发展。
(二)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必须走社会化的道路。
1.服务主体社会化。
即服务机构、服务设施的社会化。
2.服务客体社会化。
也就是服务对象既突出重点又要面向社会全体老年人,增大服务的受益面。
3.资金筹措社会化。
改革资金来源的单一渠道,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财政拨款、社会集资、有奖募捐、各方捐助、街道和居委会出资等方式解决社区养老助老服务资金问题。
4.服务队伍社会化。
建立一支由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伍。
以专职人员为主体,兼职人员为辅助,青年志愿者为基础,形成庞大的服务队伍。
(三)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必须走专业化的道路。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工作,要把它作为一个专业来研究和发展;要从专业院校选用相应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专业工作人员队伍;
当前,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既有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制约因素。
各级老龄工作部门和老年服务机构必须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面对现实,与时俱进,紧紧依靠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协调行动,从设施、管理、服务对象、资金筹措、从业队伍等几个方面入手,逐步形成多方参与兴办,运作机制完善,政策法规配套,管理规范有序,专业化程度高的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绍兴市外侨办周英. <<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老龄社会>>[N]. 绍兴日报, 2008 .
[2] 汪伟. <<社区养老大势所趋>>[N]. 中国改革报, 2006
3] 鲍佳宏. <<社区养老服务需要市场化运作模式>>[N]. 中国商报,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