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养老产业现状及模式

中国养老产业现状及模式

------------------- 布磊诫商右一------- --- ------- ------------ 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是,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乍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1.85亿,占总人口13.7%,其中65岁及以上老人有1.23亿,约占总人口的9.1%,规模超过欧洲老年人口总和。

截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 78亿,占总人口的13. 26%, 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为1. 19亿,占总人口的8. 87%。

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中国将面临朱富先老”和朱备先老”双重挑战。

近10年来,中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增加了近一倍,已经超过2000万。

随着年轻人异地工作,父母与子女异地居住,空巢老人越来越多,2010年城乡空巢家庭约50% ;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达3300多万。

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25年达到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中国可以称得上是跑步'进入老龄化。

”然而,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老龄化社会不同于其他国家,报告将此称为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社会”。

除了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空巢和失能困难老人多以外,中国的老龄化还呈现出先于工业化、与家庭小型化相伴随、老年抚养比快速攀升等特点。

中国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但当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要承担4个甚至更多老人的养老责任时,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上,都给年轻人难以承受之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表示,当社会变迁打破传统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基础时,养老观念和养老模式也必然发生变化。

不过,当中国人已经逐渐接受社会养老这一养老方式时,却又不得不面对日益突出的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

根据报告,中国养老床1•位总数仅占老年人口的1. 8%,低于发达国家5% 至7 %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至3%的水平。

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GDP0000美元左右进入老龄社会,而中国是在人均GD840美元时就进入老龄社会,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截至2 0 10年11月,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 0%, 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 农村留守老人约4 0 0 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 7%, 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

我国已有各类养老机构3 8 0 6 0个,拥有床位2 6 6.2万张,收养各类人员210.9万人。

养老床位总数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 59%,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

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缺乏。

全国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的仅时磊册卅有几万人,潜在需求在1 0 0 0万左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专业化程度亟待提高。

中国养老味位现状2006 年2007 年200呂年2009 年2010 年二1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比重图1 2006-2010年老年人口规模变动情况〔万人必}..... ............ 春品 H/prtf ............................... .....................表1 2006—2(110年老年人口规模变动情况年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万人)占总人口比重(%) 200614 901 11.3 200715 340L1.6 200815 989 12.0 200916 71112.5201017 765 13.33.0012.572.50- 2.00-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图3 2006—2010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长情况(亿人)2.192.011.50- 1.0011.0% 10.S%'1O.O%1—' ------------- ---------- - ----------- ! -----------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C9 年 2010 年莖2 2006—2010年老年抚养比变动菁况老年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中老年部分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以表明每 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

注: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长全国为 3.3%, 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养老(养生)产业的市场约有1万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5万亿元的市场潜力。

以养老机构 床位来看,目前百位老人年拥有养老床位不足 2张,离国际通常认为的7%的比例,还有很大的距离。

据上海市社情民意调查显示,对于养老方式的态度, 13.1%的受访老人表示愿意去养(敬)老院;限于经济实力 等因素,也有1%的老年人能够真正实现 候鸟式养老”。

以此 推算,即约40万的老人愿进入养老机构安享晚年,而这其中 有17%的人能接受1500元/月以上的养老费支出,3万的老人 能实现异地养地。

据杭州市有关部门调查,老年人想入住养老机构而没有 入住的原因,41.9%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养老机构。

他们盼望 有价格合适、出行方便、环境优美、服务齐全、档次较高的12.0%-1L5%10.93炜 J1.90%11.60砾―M.33% 一"•八•门」7%• *•时磊5说-养老机构。

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1.85亿,占总人口13.7%。

截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 78亿,占总人口的13. 2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为1. 19亿,占总人口的 & 87%。

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 1 亿的国家。

报告提供的预测分析指出,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25年达到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中国可以称得上是跑步’进入老龄化。

”近10年来,中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增加了近一倍,已经超过2000万。

随着年轻人异地工作,父母与子女异地居住,空巢老人越来越多,2010年城乡空巢家庭约50% ;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达3300多万。

然而,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老龄化社会不同于其他国家,报告将此称为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社会”。

除了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空巢和失能困难老人多以外,中国的老龄化还呈现出先于工业化、与家庭小型化相伴随、老年抚养比快速攀升等特点。

中国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但当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要承担4个甚至更多老人的养老责任时,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上,都给年轻人难以承受之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表示,当社会变迁打破传统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基础时,养老观念和养老模式也必然发生变化。

不过,当中国人已经逐渐接受社会养老这一养老方式时,却又不得不面对日益突出的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

根据报告,中国养老床位总数仅占老年人口的1. 8%,低于发达国家5%至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至3%的水平。

规划称,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

与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相比,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

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到2050年前后将到达峰值4.8亿左右,分别占亚洲老年人口的2/5和全球老年人口的1/4。

英国、法国和美国等西方工业化国家老年人口比例从10%提升到30% 一般要用100年左右,而中国预计仅需40年。

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GDP0000美元左右进入老龄社会,而中国是在人均GDP40美元时就进入老龄社会,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中国新型养老养生产业面临重大机遇,前景无限(2012-3-24 18:52:21)中国养生养老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时需Sr彳一、国际国内老人群体庞大,万亿银发经济喷薄待发据统计,目前全世界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7.6亿,占总人口的1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5.2亿,占总人口的7.6%。

其中发达国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 2.7亿,占总人口的21.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2亿人,占总人口的16%。

2010年11月1日统计,中国大陆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78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 1.19亿人,占8.87%。

虽然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但60岁以上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量已经超过整个欧洲的老年人口数(欧洲60岁以上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分别为 1.61亿和1.19亿)。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等条件进一步完善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将逐步与发达国家接近,预计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 0 2 5年将达到3亿,2 0 4 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 %,中国正跑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2010年11月1日老年人口统计数据二、目前模式国内外养生养老模式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下列几类:1 .家庭养生养老:老年人居住在家庭中,主要由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赡养服务的养生养老模式。

该种模式比较适合不愿意脱离熟悉环境且子女有经济能力、照顾精力和照顾时间的老年人。

2. 居家养生养老:老人居住在家中,由社会来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养生养老方式。

该种模式适合子女无暇照顾,有一定自理能力且不愿意离开原有熟悉环境的老年人。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的比例在80%左右。

居家养生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物业公司、志愿者等。

3. 机构养生养老:将老人集中在专门的养老机构中养生养老的模式。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通过集中管理,能够使老年人得到专业化的照顾和医疗护理服务,无障碍的居住环境设计也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缺点在于容易造成老人与子女、亲朋好友间情感的缺失及经常间老人死亡会造成入住者一定心理影响,而且成本较高。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有5%-15%的老年人采用机构养生养老,其中北欧大约为5%-12%,英国大约为10%,美国大约为20%。

4. 其它养生养老模式:包括以房养生养老、候鸟式养生养老、乡村田园度假养老等方式。

其中,以房养生养老是指将自己的产权房出售、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获取一定数额养老金或养老服务的养生养老模式。

它通过一定的金融机制或非金融机制,将房产蕴含的价值提前变现,从而为老年人提供养生养老资金来源。

在中国八九十年代以前基本以家庭养生养老为主,居家养生养老、机构养生养老及以房养生养老、候鸟式养生养老、乡村田园度假养老等的其它养老方式比例不是很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创新型房企的介入,养生养老观念已发生很大改变,后几种养生养老模式已经越来越多了,我们预测未来5—10年,候鸟养老、都市田园度假养老、交换养老等观念肯定会有新一轮的的改变,国外的一些养生养老模式正逐步被国人所接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