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现状大学校园历来都是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在恋爱观上更有革故求新的特殊条件。
莘莘学子,才情荟萃,正值青春妙龄,其生理早已成熟,一旦进入大学校门,心理上立即萌生势不可挡的生机盎然的爱情意识,这就使大学生追求自由与爱情成为校园永恒的话题。
大、热情高、速度快、敢实践”。
这种恋爱低年化的倾向,危害极大,它充分表现了一些人的人生价值判断,万事悠悠,唯恋爱之唯大,只追求两个人的世界,必然导致对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人类的疾苦的冷漠和淡忘。
3.恋爱快节奏、打时间差
在竞争、开放、进取的时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当今社会的
快节奏也反映到大学生恋爱中来,以致于部分大学生在恋爱的问题上持同样的观点,有的人从相识到热恋只需几天最多几十天。
他们认为有比较才有鉴别,谈恋爱也应如此,无须专一。
因此不乏有人拿出“打时间差”的本领,同时谈几个。
振振有词道:“货比三家不吃亏”。
这种只是一味地赶恋爱进度的作风,充分表现出爱情问题上的杯水主义,浮躁、轻率、缺乏责任感,这与我国市场
寞孤独,只有谈了恋爱,才能解决临时的困难。
这种恋爱被称之为“寂寞期恋爱”。
(4)为追求金钱、名誉、地位而爱。
这部分同学认为在市场经济社会里,青春、爱情也只不过是一种商品而已,只要能换取金钱、名誉、地位,爱情就可以付出。
只讲感情不讲条件,那是在真空中生活,爱的感情里还应该有面包
和咖啡,因此各种畸形爱情频频产生。
(5)为做试验而爱。
这部分同学在校谈恋爱好比是做试验、种试验田,取得第一手资料,成功则已,不成功则取得经验。
他们认为趁现在年轻不学几招,将来到社会上翻了船可不得了。
5.悲剧爱情不断增加
发爱情蓓蕾是正常的。
2.情感需求比较强烈
经过十年寒窗苦,奋斗拼搏,才有机会进入大学的青年男女,一方面,在中学时由于升学的沉重压力和父母、老师的严格监控而不得不压抑自己丰富的情感需要,进入高校后,心理压力减轻了,周围环境的监控约束力减小了,自
我意识增强了,情感需求渴望得到满足了。
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校园里共同学习、生活和交流,思想观念的相似。
看到恋爱的同学生病有人问寒问暖、求医送药、无微不至地照顾,生日有人送礼品真诚祝贺,苦恼时有人劝说解闷,平时有人陪伴呵护,出门成双进门成对,很容易使它们产生羡慕和向往之情,促使他们跃跃欲试。
得评三好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不得发放奖学金。
但是,几乎没有一所高校停止过大学生恋爱现象。
除了上述原因外,逆反心理与从众心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爱情本来对年轻人就有巨大的诱惑力,禁之越强,诱惑越大,猎奇心理是人类的天性,而一旦禁止不住,从众者亦愈多,这一现象高校当局本来应预料到,然而许多高校学生工作者总是愿堵不愿疏,这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
大学生恋爱观出现上述这些偏差,作为高校工作者,应该怎么办?我们一方面应以一种平常心去对待,于法有据,决不可强行压制、机械禁止,你越禁止,他越搞得火热,校内不准就到校外去,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另一方面也不能放任自流,撒手不管或平时不管,你越轨了,出格了,到时来个严重处理,这不是教育者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