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国际知识产权法

第三章国际知识产权法


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的国际条约
A、工业产权条约有: 1)《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883); 2)《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1891); 3)《制止商品来源虚假或者欺骗性标记马德里协定》 (1891); 4)《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保存海牙协定》(1925); 5)《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1957); 6)《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1958); 7)《建立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罗加诺协定》(1968); 8)《专利合作条约》(PCT)(1970); 9)《建立商标图形要素国际分类维也纳协定》(1973); 10)《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存布达佩斯条约》 (1977); 11)《保护奥林匹克会徽内罗比条约》(1981); 12)《关于集成电路的知识产权华盛顿条约》(1989); 13)《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1989); 14)《商标法条约》(TLT)(1994)。
32.实质审查制度 33.延迟审查制度 34.专利权的行使 35.独占许可(Exclusive Licence) 36.排他许可(Sole Licence) 37.一般许可(General Licence) 38.转让许可(Transferable Licence) 39.专利权的国际保护 40.专利权的消灭 41.专有技术 42.保密条款
2、协议保护范围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保护7个方面的知识 产权,即:版权及相关权利;商标;地理原产地标识; 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未泄露 的秘密信息(商业秘密),这是首次被列入知识产权 保护国际协议。 需要把原有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所保护的知识产权范 围,并入协议,如《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 《罗马公约》、《集成电路知识产权公约》。同时规 定,不减损各成员的,已承担的现有义务。
2、基本原则
1)国民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是《巴黎公约》的 首要原则。《巴黎公约》规定的国民待遇原则包括以 下方面含义: (1)任何成员国国民,在保护工业产权方面,应在 其它成员国内应享有各该国法律现在或今后给予各该 国国民的各种利益。 (2)被请求保护的国家不得要求成员国国民必须在该 被请求国有永久住所或营业所才能享有国民待遇原则。 (3)非公约成员国国民,凡在公约成员国领土内有 永久住所或有真实、有效的工商营业所的,也享有与 公约成员国国民同样的待遇。 (4)各成员国在关于司法和行政程序、管辖权以及选 定送达地址或指定代理人的法律规定等方面,凡工业 产权法有所要求的,可以明确地予以保留,即不给外 国人国民待遇 。
5)保护驰名商标
不论驰名商标本身是否取得商标注册,个成员国都应 禁止他人使用相同或类似于驰名商标的商标,拒绝与 驰名商标相同或类似的商标。此项禁止仅适用于与驰 名商标所标识的相同或类似的产品。商标是否驰名须 经注册国或使用国主管机关认定。
6)展出产品临时保护
各成员国应按其本国法律,对在公约成员国领域内官 方举办的或官方认可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的产品中 所包含的发明和展出产品的商标,提供临时法律保护, 例如,可以规定对展出物品的申请授予优先权,或展 出一定期限内不丧失发明创造的新颖性。
二、重点问题
(一)国际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 1、国民待遇原则(Principle of National Treatment)国民待遇 、国民待遇原则( ) 原则是众多知识产权公约的一项首要原则,它是指在知识产权 的保护方面,任何成员对其他成员国民提供的待遇不得低于该 成员对本国国民所提供的待遇。该原则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和 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能够接受的基本原则。《巴黎公约》、 《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罗马公约》以及《与 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以下简称“《Trips协议》”)等国 际知识产权条约对此原则均有所规定 。 2、最低保护标准原则(Protection for Lowest Criterion)所谓 最低保护标准原则( 最低保护标准原则 ) 最低保护标准原则是指,各成员(国)依据本国法对该条约成 员(国)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能低于该条约规定的最低标准 。 3、保护公共利益原则(Protection for Public Benefit)保护公共 保护公共利益原则( 保护公共利益原则 ) 利益原则,是指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权利行使,不得违反社会公 共利益,应保持公共利益和权利人利益之间的平衡。
(四)《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英文缩写TRIPS)作 为关贸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后文件之 一,于1994年4月15日由GATT成员在摩洛哥的马拉喀 什签署,1995年1月1日生效。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 写WTO)自此时开始运行,取代了GATT相比增加了 两项内容:即在GATT只有商品贸易的规定,而WTO 增加了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WTO的TRIPS宗旨是促 进全球贸易和保护知识产权。严格说来,商品贸易和 技术贸易都涉及知识产权的保护。 协议提出了知识产权保护国民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 原则,统一了待遇标准,有利于权利义务平衡。 协议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国内刑 事、民事、行政执法监督机构。
基本概念
23.实用新型专利(Utility Model) 24.外观设计专利(Ornamental Design) 25.专利法(Patent Law) 26.专利合作条约 27. 专利权(Patent Right) 28.专利申请 29.先发明原则 30.基本原则
1)国民待遇原则: 关于国民待遇原则,TRIPS第三条规定:本协议成员在知识 产权保护方面,给予本国国民的待遇。 2)最惠国待遇原则 : 关于最惠国待遇原则,TRIPS第四条把国际间自由贸易的最 基本的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也引入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规定,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一个成员给予任何其他成员或者 国家的国民的任何利益、优惠、特权或豁免应当立即无条件地 给予所有其他成员的国民。但是,如国民待遇一样,由世界知 识产权组织主持缔结的多边协议中有关获得或者维持知识产权 的程序,不适用该原则。 3)最低保护标准原则: 关于最低保护标准的原则,TRIPS第一条关于义务和范围中 指出,"各成员确保本协议的效力"。这就要求成员应当有义务确 保协议确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标准。对于超过本协议标准的保 护,规定各成员可以但没有义务在其法律中实施比本协议要求 更广泛的保护,只要这类保护不违反本协议的规定。
第三章 国际知识产权法
国际专利法 国际商标法 国际版权法
一、基本概念
1.工业产权(Industrial Property) 2.工业产权法(Industrial Property Law) 3.商标(Trademark) 4.商标法(Trademark Law) 5.使用在先(Priority of Use) 6.注册在先(Priority of Registration) 7.商标注册 8.形式审查 9.实质审查 10.商标权的行使 11.独占许可(Exclusive Licence) 12.排他许可(Sole Licence)
(二)《建立世界知识产权公约》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是联合国下设的保护知识产权 的专门机构。她的宗旨是通过国家之间的合作,促进在世界范 围内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保证和促进各联盟之间的行政合作。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是根据1967年7月14日在斯德哥尔摩签署的 《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于1970年4月26日正式成立的。 这个组织是政府间国际组织。1974年12月17日成为联合国组织 系统下的15个专门机构中的第14个组织。其总部设在日内瓦。 2、我国于1980年3月3日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递交加入书, 同年6月3日成为该组织的第90个成员国,并于1982年11月18日 起,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协调委员会委员。
4)强制许可原则
各成员国可以采取立法措施,规定在一定条件下核准 强制许可,以防止专利权人可能的滥用权利。但是只 有在专利权人自提出专利权申请之日起,满4年或自 被批准专利权之日起,满3年未实施专利,而又提不 出正当理由时,专利授予国才可以采取强制许可。 此种强制许可是非独占性的,除了被授予许可的人外, 专利权人仍然可以自己使用,制造,销售专利产品, 仍有权发放专利实施许可证。 获得强制许可的人,只可以自己实施发明专利,不得 转让强制许可,除非连同使用该强制许可的企业一起 转让。取得强制许可的人,应付给专利权人合理的报 酬。
基本概念
13.一般许可(General Licence) 14.可转让许可(Transferable Licence) 15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16.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Madrid Agreement Conc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Registration of Marks) 17.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18.商标注册条约 19.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right, TRIPS) 20.商标权的消灭 21.专利(Patent) 22.发明专利(Invention)
2)优先权原则
《巴黎公约》中的优先权原则是指已经在一个成员国 正式提出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或商标注册的申请人,在其他成员国提出同样的申请, 在规定期限内(商标6个月)应该享有优先权。在规 定的申请优先权期限届满以前,任何后来在公约其它 成员国提出的申请,都不因在此期间内他人所作的任 何行为,特别是另一项申请、发明的公布或非法利用、 出售设计复制品或使用商标等行为而失效。并且此类 行为不能形成任何第三者的权利或任何个人占有的权 利。 优先权对于希望在巴黎同盟几个国家获得保护的申请 人提供了实际利益。申请人不必在国内、国外同时提 出申请,也不必担心有人在其注册的国家抢先申请。 他可以利用优先权期间的6个月时间从容地准备。以 后的申请,以便取得更为周到的保护。
B、版权条约
版权条约有: 1、《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886); 2、(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 罗马公约》(1961); 3、《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禁止未经许可复制其 录音制品日内瓦公约》(1971); 4、《发送卫星传输节目信号布鲁塞尔公约》 (1974); 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公约》(WCT) (1996); 6、《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 (WPPT)(19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