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的生长及外界因素的影响

微生物的生长及外界因素的影响


低温性
0— -12℃ 10——15℃ 20——30℃
(二)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1、高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超过最高温度微生物停止生长甚至死亡。这是因为高温能使蛋 白质凝固变性,同时破坏了酶的活力。因而能杀死微生物,所 以可利用提高温度来达到杀菌的目的。灭菌的方法很多,如:
灭菌
火焰灼烧灭菌
干热灭菌
热空气灭菌
致死时间:杀死全部微生物体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称之为致死时间。
2、低温对微生物影响
➢当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时,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低,
接近于停止状态,
➢但仍能存活,一但遇到合适的生活环境就可以生
长繁殖,故此可用低温保存菌种,
➢把一些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接种到琼脂斜
面培养基上,生长好后,就可以放到4—7℃的冰箱中 保存。
境条件,同时又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其环境
因素的影响很多,有:
温度
PH
湿度等
其 影 响 的 过 程 是 错 综 复 杂 的 , 现 分 别 加
以讨论。
一、温度
(一)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
微生物对温度是敏感的,它对微生物的生长与 生存影响是很大的,它对生活机体的影响表现 在两个方面:
(1)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中的生物化学反应 速度加快,生长速度也加快;
二、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不仅分布很广,而且都是混
杂地生活在一起。
❖像土壤就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哪怕是一粒砂或一
克土中,常生长着多种细菌及其他微生物。
❖要想研究或利用某一微生物,必须把混杂的微生
物类群分离开来,以得到只含一种微生物的培养。 纯培培养:微生物学中将在实验室条件下从一个细 胞或一种细胞群繁殖得到的后代称纯培培养。
(三)稳定期
细胞分裂时间开始延长,曲线上升缓慢,以后部分细 胞停止分裂,少数细胞开始死亡,使新细胞的增加和 老细胞的死亡渐趋平衡。
这一时期是细胞内外 积累代谢产物的重要 时期。如抗菌素就在 这期产生,芽孢细菌 在此时形成芽孢。
(四)衰亡期
环境变得更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细胞的生活力继续 衰退,细胞死亡率逐渐增高,活菌数迅速减少,曲 线下降。
通过对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分 析,反映了一种微生物在一 定生活环境中(试管、摇瓶、 发酵罐)的生长繁殖和死亡 的规律。它即可作为营养和 环境因素影响的理论的依据,指导 微生物生产实践。
第二节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和 代谢的影响
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环
灭菌法,常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在加压情 况下可提供高于100℃的温度。
❖另外蒸汽热穿透力强,可迅速引起蛋白质
凝固,所它以们是高一压个灭可密菌闭是的湿锅子热,灭有的菌具方有法夹层中,效夹果层或 最好的。锅中可充满饱和蒸汽,并可在一段时间内使之维持
一定温度与压力。使用时要完全排出锅内的空气而 代之以饱和蒸汽。如有空气混存,则锅内温度将低
灭菌的条件为:将待灭菌物品置阿诺氏灭菌器或蒸 锅(蒸笼)内,常压下100℃处理15—30min以杀死 其中微生物营养细胞,冷后,置于一定温度(28— 37℃)下保温过夜,使其中还可能残留的芽孢发育 成营养细胞,再以同样方法加热处理,如此反复三
次,可杀灭所有芽孢及营养细胞,达到杀菌目的。
灭菌的对象为:一般只用于不耐热的药品,营养物, 特殊培养基等灭菌。在缺乏高压蒸汽灭菌锅时亦可用 于一般物品的灭菌。
的物体,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等不能用此法灭菌。
灭菌设备: 是在烘箱(干燥箱中)进行的, 灭菌条件为:160℃2小时即可达到灭菌目的。
接着讲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又分成: 煮沸消毒法
巴斯德消毒法 常压蒸汽灭菌、(间歇灭菌)、 常规高压灭菌、 连续加压灭菌
1、高压蒸汽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是实验室及生产中常采用的
❖高压蒸于汽同灭样压菌力常下在由纯高饱压和蒸蒸汽汽产锅生中的温进度行,。因为纯蒸 汽与其压力间有一定关系。高压蒸汽灭菌不是由于 压力的作用,而是由于蒸汽的高温致死微生物。
灭菌的条件为:一般在15磅/平方时(1.05公斤/平
方厘米)蒸汽压,121℃的温度下处理15—30分钟, 可达到灭菌目的。
灭菌所需要温度与时间取决于被灭菌物品的性质, 体积与容器类型等,对于体积大、热传导性较差的 物品,加热时间常延长。
度作间接测定。
(一)细胞的数量测定
1、细胞总数测定
包括死活细胞测定,不详讲,留在实验课中详细讨论。
计数器直接测定(血球计数板计数法)
方法
涂片染色法 比浊法
2、活菌数测定
测定具有繁殖能力的单细胞微生物数量。 平板菌落计数;
方法
最大概率法(MPN)
膜过滤法(浓缩法)
当样品中菌数很低时,可以将一定体积的湖水、海水或饮用水等样 品通过膜过滤器,然后将膜转到相应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对形 成的菌落进行统计。
2、中温性微生物
绝大多数微生物都属于这一类,它们最适温 度在25—37℃,
室温性微生物
25—30℃,主要是 腐生性微生物。
中温性微生物
体温性微生物
37℃ , 它 们 主 要 是哺乳动物的寄 生性微生物。
3、低温性微生物
可以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称之为
低温性微生物。
它们常见于寒带的冻土、海洋、湖泊、冷泉
纯培养技术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纯培养的分离,是研究和利用微生物的第一步,是 微生物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稀释分离法
(平板分离法)
稀释平板分离法 平板划线法
最常用的方法
单细胞挑取法 涂布平板法
选择培养基分离法等
三、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生长:微生物在适应条件下,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
在组微成生各物种学细中胞提到物的质“,生这长种”重,一量般与均体指积群迅体速生长增,加这,一就点与 是微生物的生长研。究大生物时有所不同。
灭菌的对象为:各种耐热物品的灭菌。如一般培
养基、生理盐水等各种溶液、玻璃器皿、工作服等。
2、连续加压灭菌(continuous autoclaving )
135-150℃,5-15秒,工业上发酵培养基 135-150℃,2-6秒,牛奶或其它液态食品
3、间歇灭菌法: 是用流通蒸汽几次反复处理的灭菌方法。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外界因素的影响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外界因素的影响
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极为密切。
只有当外界供给适当的营养物质,并满足微
生物对各种物理、化学因子的要求之后,微生 物才能正常生长。
如果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宜,则可以抑制微
生物生长,甚至引起死亡。
第一节 纯培养微生物群体的生长
从混杂的群体中分离特定的某一种微生物, 是研究和利用微生物的第一步。
繁殖:当微生物的细胞生长到一定阶段,母细胞开
始分裂,产生子细胞,个体大量增加,这就是繁殖
发育:这个从生长到繁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
是发育。
各种微生物,由于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发育过程 中的生长,表现出的现象也不同。
➢微生物的生长量可以根据菌体细胞数量,菌体体
积或重量作直接测定,
➢也可以用某种细胞物质的含量或某个代谢活动的强
常压灭菌
湿热灭菌
高压灭菌
巴斯德消毒 煮沸消毒
间歇灭菌 常规高压灭菌 连续加压灭菌
概念:
灭菌:是应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品上或环境
中的所有微生物的细胞或芽孢。
一般可用高温、过滤或其它的物理、化学方法使器 皿、培养基或溶器中的所有微生物的细胞及芽孢杀 死或除去。
消毒一是应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上绝大部
一、无菌技术
用于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器具事先不含任何微生物; 在转接、培养微生物时防止其它微生物的污染;
1、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及其灭菌
常用的器具: 试管、瓶子、培养皿等
高压蒸汽灭菌 常用的灭菌方法:
高温干热灭菌
2、接种操作
火焰附近(酒精灯、煤气灯)进行
无菌操作: 在无菌箱或操作室内无菌的环境下进行
生长曲线
①延迟期适应期 ②对数生长期 ③稳定期(最高平衡期) ④衰亡期
(一)延迟期
菌种初接入到新鲜的培养液中,并不立即生长繁殖, 而需要通过自身生理机能的调节以逐步适应新鲜的环 境,因而在这段时间,细胞数几乎不增加,群体的生 长率接近于零,曲线平缓。
滞留期的适应时间长短,因 菌种和培养条件而有差异, 自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
分微生物(特别是病原微生物)。
物品经消毒处理后,虽然有少数微生物未被杀死, 但已不致引起有害作用。
首先讲干热灭菌 火焰灼烧灭菌
干热灭菌
直接用火焰灼烧灭菌,对 于接种环,接种针或其它
用具可采用这种方法灭菌。
热空气灭菌
利用热空气使物体升温, 然后致物体上所带的微生 物由于干热脱水而死亡。
灭菌的对象为:玻璃器皿等用具的灭菌,对于带胶皮
2、蛋白质测定法
细胞的含蛋白质量是比较稳定的,可以从蛋白质量 的测定求出细胞物质量,或者以测定芳香氨基酸量 求蛋白质量,可以测定含全氮量来求蛋白质量(蛋 白质量=氮量x6.25)。
3、DNA测定法
DNA与DABA—2HCl(即新鲜配制的20%W/W、3.5—二氨 基苯甲酸—盐酸溶液)显示特殊的荧光反应定容培养 物的菌体悬液,应用这种荧光反应强度,求得DNA含 量,可以反映所含的细胞物质量。也可以根据DNA含 量计算出细菌数量,每个细菌平均8.4×10-5ugDNA
缺点:此法灭菌比较费时。
4、巴斯德消毒法:
这是用较低的温度处理牛乳,酒类等饮料,杀 死其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如结核杆菌,伤寒杆 菌等,而不损害营养与风味的消毒方法。如用 63—66℃,30分钟或71℃,15分钟处理牛乳, 然后迅速冷却,即可供饮用。
致死温度: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时间内,例如十分 钟内杀死微生物的最低温度,称之为致死温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