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快速人种志研究方法应用於产品开发之使用需求研究
快速人种志研究方法应用於产品开发之使用需求研究
活 動 的 階 層 層 次
活動層級
行為層
操作層級
第二章 文獻探討-cont.7
2.6. 劇本法 劇本法是以敘事形式,對活動做有形的描述。 本研究透過劇本法的描述,來詮釋產品概念的適用情境。 設計師都是說故事的人,設計師述說的故事是由設計品帶出 的行為,設計由某角度而言是說故事的產出物。 (余德彰等,2001)
第三章 研究方法-cont.1
研究流程
第三章 研究方法-cont.2
3.1. 人種誌研究調查 本研究之人種誌研究調查主要分為兩大階段。 第一階段剛進入本研究時,對其內容與範疇尚不明確,先透 過與老師的訪談,以及對學生在學校一天的生活觀察,了解 他們在學習場所的基本生活型態。 透過這樣的初步了解,有助於下一階段研究的實施規劃。 第二階段,我們選定一特定課程-社會課,針對老師及學 生在教學與學習過程中的活動,做深入觀察。
第三章 研究方法-cont.3
3.1.1. 第一階段田野調查 第一階段田野調查的主要目的,是初步了解現今小學生在學 校的作息情況。 本研究選擇的觀察對象為台北縣三重市的集美國小五年級五 、七、八班的學生,其每班的人數大約35人左右。 本研究為了得到較客觀的研究觀察,針對觀察對象,從早自 習、上課、午休、放學,做各階段性的錄影採集。
第一章 緒論-cont.2
1.4. 論文架構 本研究採用快速人種誌的方法,透過兩階段的田野調查來蒐 集資料。
第一階段: 透過與老師的訪談,以及觀察學生在學校一天的生活狀況,了解 他們在學校的基本生活型態。 第二階段: 透過參與觀察,獲得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記錄,透過家長以家庭 紀錄工具蒐集學生在家學習的家庭記錄,以及針對學生的學習用 品做書包內容調查。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傳統人種誌研究 人種誌在描述一個種族或一個團體中人的生活(Creswell, 1998),並解析其與文化中的人、事、時、地、物各因素之 交互影響過程。 研究者必須「長時間參與」,或以「一對一的訪談」方式蒐 集資料。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1. 研究方法 訂 定 研 究 問 題 集 析 誌 蒐 分 種 料 料 人 資 資 寫 撰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
4.1. 資料分析 本研究將第一階段田野調查所得的資料,編碼成觀察記錄表 ,再經由分析以獲得初步的使用者需求資訊,同時能作為第 二階段田野調查規劃時的參考。 第二階段田野調查所得的資料,包含參與觀察所得的觀察記 錄、學生使用的文件資料和環境的觀察資料等。 本研究將這上所獲資料透過議題分析,整理成活動的主題, 並從中獲得設計的觸發。
第三章 研究方法-cont.12
3.1.2.4. 書包內容調查 書包內容調查主要是希望從物的使用,來建構出學習活動中 的行為模式。 書包內容調查的方式是請學生,將當天所攜帶的所有物品擺 出來,再對每件物品加以編號,然後以相機拍照記錄,同時 針對較特殊的攜帶物品,對學生做訪談。 其中物品編號的目的是為方便與學生溝通和日後記錄。
第三章 研究方法-cont.16
3.2 活動理論解析 活動理論的發展,提供一個完整的架構用以描述使用者之使 用活動(Nardi,1996)。 該理論在自然的情境下分析人類的行為,並考慮到人類心智 成長的因素和社會文化的影響。
活動理論分析步驟
第三章 研究方法-cont.17
以活動理論分析步驟進一歩解析田野調查的資料,分成幾個 步驟: 1.分類: 活動理論解析的第一步,就是將活動做分類,本研究將田野 調查初步分析的重要議題,歸納整理成如下圖所示之分析矩 陣圖。
第三章 研究方法-cont.8
3.1.2. 第二階段田野調查
針對本研究的內容 對老師及家長作詳盡的說明
正式觀察的前一週 進入該班作探索性的觀察 以了解該班課堂上的學習概況
第二階段田野調查流程
第三章 研究方法-cont.9
3.1.2.1 研究說明 人種誌研究中最困難的部分,就是研究者在初期要進入一個 陌生的領域時,該領域的族群對於外來的入侵者,總有絕對 的排斥心理。 所以詳細和誠懇的研究說明,以及研究人員圓融的溝通手法 與技巧,將是研究成功進行的關鍵。
本研究透過書包內容調查,從「物」的角度了解使用者。 書包內容分析圖所示,先調查學生會使用哪些「物」;再探 討這些物品對學生而言,提供了什麼樣的「用途」;這些物 品的使用,是為了什麼樣的「目的」;以及「為什麼」學生 會這麼使用。
書包內容分析圖
第三章 研究方法-cont.15
透過一連串的脈絡分析,由現有活動的脈絡,可以反向推 演,針對特定的學習目的,產品設計必須提供哪些用途(功 能),配合這些用途(功能),則可以發展出什麼樣型態的 產品。
第三章 研究方法-cont.20
以活動理論做初步解析 記 錄 表
析
第三章 研究方法-cont.21
3.3 劇本法發展 透過活動理論的解析,可以建構出學習型態的整體架構,並 挖掘出使用者在學習活動的潛力需求。 本研究以活動理論解析的活動動機為設計切入點,透過描述 學生學習的活動、習慣、環境,建構出活動的輪廓,再考慮 配合此一活動的潛在需求,很自然的就可以將學習工具的形 式發展出來。
第一章 緒論-cont.1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小學生數位學習產品」為研究案例,故研究目標 以國小高年級的學童為主。 研究探討的範圍,在於透過觀察、訪談、物品的使用調查等 資料收集(人種誌研究方法),分析整理出設計方針(活動理 論),最後以劇本法做設計方針的詮釋。 研究限制,由於人力、資源及時間有限,本研究必須藉錄影 方式來輔助研究者觀察,透過反覆的檢視資料,提高獲得有 效資料的機會。
第三章 研究方法-cont.6
3.1.2. 第二階段田野調查 完整學習活動流程的觀察
了解老師與學生準備的過程與內容
了解課堂上進行的活動、課後學生做作業的過程
了解學生的作品呈現狀況
第三章 研究方法-cont.7
3.1.2. 第二階段田野調查 本階段田野調查,蒐集多方面的資料。 • 以攝影機記錄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師生互動、教室資源利 用的參與觀察。 • 請家長以本研究所設計的家庭記錄工具,來記錄學生的在 家學習情形資料。 • 透過作業、聯絡簿等文件資料,了解學習過程的資料。 • 透過學生書包內容調查,及訪談學生對各物品的使用方式 、使用目的、使用動機、使用時機等。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cont.1
4.1.1. 第一階段田野調查資料分析
觀察記錄表
更 進 一 步 的 研 究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cont.2
4.1.2. 第二階段田野調查資料分析
第三章 研究方法-cont.4
3.1.1. 第一階段田野調查 從拍攝記錄的資料中,透過文字做情境的描述詮釋,再透過 行為的概略分類解析,對小學高年級生一天的學習生活型態 ,做初步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此階段調查的結果分析,同時提供了第二5
3.1.2. 第二階段田野調查 第二階段田野調查的主要目的是針對特定課程施行的觀察, 來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發生的活動。 此階段以台北縣三重市的集美國小五年五班,進行社會科第 十二單元「乾燥地區居民的生活方式」的教學,作為田野調 查的主要範圍。
第二章 文獻探討-cont.2
2.2.1 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是透過幾個基本的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 1.訪談:研究者可以游擊式的搜尋受訪者,在透過非正式的聊天
方式來獲得研究的資訊。
2.視覺化的故事:研究者可以從目標對象中,挑選比較會表達或
比較會說故事的人,較容易獲得關鍵的資料。
3.快速人種誌:此方法主要是透過長時間,在目標對象不自覺的
第三章 研究方法-cont.11
3.1.2.3. 家庭記錄 家庭記錄主要是為了採集學生在家裡的學習生活,所使用的 研究方法。 此方法主要是提供一套記錄工具給家長,家長依循工具所提 供的任務與功能做成記錄,研究者由此記錄,採集研究所需 要的資料。
記錄工具: 即可拍相機一台 任務說明書一本 研究說明書一本
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cont.1
2.2. 快速人種誌研究 在質化研究中,人種誌研究成為社會研究的一種普遍的途徑 ,它被許多學科或應用領域所採用。 (Hammersley & Atkinson,1995) 快速人種誌是一種田野蒐集的方法,在有限的時間和相當的 時間壓力下,它能夠提供對於使用者和他們行為上合乎道理 的了解。(David R.,2000)
第三章 研究方法-cont.10
3.1.2.2. 參與觀察 本研究參考第一階段田野調查的觀察結果,決定以課堂互動 較高的五年五班師生,作為本研究的觀察對象。 本研究針對以下的活動與行為,作為主要觀察的重點:
課堂上的教學活動、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學生在課 堂上的學習行為、學生對於學習空間的使用、教學活動中工具的使用、 教學活動的相關教材、學生的學習成果,包括海報、作業、資料等。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快速人種誌的方法,透過田野調查蒐集資料,來 了解國小高年級學生的學習狀況。 其主要分為兩階段: 第一階段的田野調查是對觀察目標的初步探索。 第二階段才是重點範疇的田野調查。 最後的資料分析,主要是以活動理論的方法解析資料,並以 劇本法來詮釋由分析所得發展出電子書包的設計方針。
快速人種誌研究方法應用於 產品開發之使用需求研究
-以小學生數位學習產品為例
指導老師:劉以琳 老師 學生:林青照 (M97F0202) 許琳琬 (M97F0214)
出處介紹
• 學校: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碩士論文 • 作者:王思如 • 指導教授:莊明振 博士
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四章、研究分析與結果 第五章、劇本法發展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調查了15位高年級學生的書包內容,包括了6位東門國小及9位集美國小 的學生,其中男生與女生的比例約為1:1。
第三章 研究方法-cont.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