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育家王财贵教授演讲:教育就如此简单如果您能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并照实去做,您的命运,您的孩子的命运,会将此改变。
当然是越变越好了。
[收看录像] /v_show/id_XMTM5NDE4MTgw.html文字稿:大学教授一遇到这个新来的大学生,就摇头叹息,就问他说,“你们高中老师是怎么教的?”高中老师说,“你初中老师有教吗?”初中老师说,“你小学是从哪个学校来的?”小学老师说,“你幼儿园老师到底在做什么?”那幼儿园老师说,“你们家长到底是不是把你当作孩子呀?”所以一层怪罪一层。
为什么一层怪罪一层呢?谁要负责任呢?一个青少年如果非理性,如果判逆,甚至如果是犯罪,请你不要再责备他们,他们是无辜的,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那谁要负责任呢?孩子如何起好步?各位你或许有孩子,或许你是教育工作者,请问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没有想过在人生的初期,大概就是幼稚期——十三岁之前,这种教育打基础的时候,你应该帮助孩子完成哪些人生的基本能力?教育其实很简单,我们说教育问题非常简单,人人都了解。
今天在座各位,如果你还没结婚,或是你刚结婚还没有怀孕,或是你现在正在怀孕中,我很恭喜你。
你遇到贵人了,我的名字叫做王财贵。
教育基本问题一:教育的时机什么叫做教育的时机?就是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而大家也都知道,教育是在孩子越小的时候越重要,婴幼儿时期的教育奠定基础的时候。
而越早期的人生,他(她)的心志变化得越快。
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它必须完成的教育工作,这就是学习的关键期。
所以教育的时机就要注意两个小项目:第一个项目就是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第二个项目就是教育开始的时候,你要帮助孩子完成哪些人生的基本能力?请问我们有没有去思考这个问题?各位你或许有孩子,或许你是教育工作者,请问有没有想过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没有想过在人生的初期,大概就是幼稚期——十三岁之前,这种教育打基础的时候,你应该帮助孩子完成哪些人生的基本能力?如果一个家长没有想过,他就耽误了他的孩子;如果整个国家社会不好好注意这个问题,这个社会虽然花了很多的精神去做教育,但是完全因为错过时机而使教育变成事倍而功半。
所以教育的时机务必要好好把握!现在整个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好好的去想这个问题。
假如你有孩子,从今天开始你要好好的去思考了。
正式教育开始的年龄,国家是以6岁为标准,为什么国家要以6岁为标准呢?因为西方人在所谓的学校的教育里面,主要的是教他知识。
孩子到6岁的时候才比较容易用传授知识的方法教他,这叫做教育预备说。
其实教育的预备理论,只是在知识的教育上说教育。
每一个人都知道:教育不是从6岁才开始的。
人生教育最重要的时机,其实越早越好。
越早的时候就是打基础的时候。
你要建一百层的高楼,至少要打一二十层的地下室。
你在打地下基础的时候,高楼还看不见影子,但是那是最重要的时刻。
所以今天在座各位如果你还没结婚,或是你刚结婚还没有怀孕,或是你现在正在怀孕中,我很恭喜你。
你遇到贵人了,我的名字叫做王财贵。
教育基本问题二:教育的内容第二项基本问题是:教育的内容,就是教材。
我们要教给孩子什么东西,才能够使他有良好的收获,才能够对他人生有重大的影响,才能够引导他成为一个你理想中的人才?所谓理想中的人才只不过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才华卓越;一方面是品德高尚。
各位你曾经去看过你的孩子在学些什么吗?老师在学校里面教你的孩子哪些东西吗?如果你不曾注意,今天开始你就要注意了。
你回去应该打开你幼儿园孩子的书包,打开你小学孩子的书包,看看他们到底在学些什么?如果他们现在所学的东西,现在可以用,那将来呢?是不是我们人生所学的东西现在用,幼儿园就学幼儿园的东西,将来再说;小学学小学的东西,以后再讲。
如果这样子,你的教育就浪费了。
所以就形成现在教育界的情况:大学教授一遇到这个新来的大学生,就摇头叹息,就问他说,“你们高中老师是怎么教的?”高中老师说,“你初中老师有教吗?”初中老师说,“你小学是从哪个学校来的?”小学老师说,“你幼儿园老师到底在做什么?”那幼儿园老师说,“你们家长到底是不是把你当作孩子呀?”所以一层怪罪一层。
为什么一层怪罪一层呢?因为每一个时段自己都认为:我把这个时段教好就好了,将来等到将来再说。
如果你的孩子所学的课程居然是这种课程,那你的孩子人生之路将越走越艰难。
因为他将来所面对的人生问题越来越复杂,而他从来没有准备过,所以教材一定要好好的去注意了。
教育基本问题三:教学的方法各位有没有想过你怎么教你的孩子?我们往往用大人的眼光来教我们的孩子。
中国人说——体用体用,先有体,再有用,就好像是电脑,先有硬体然后才能运行软体。
13岁之前是建构他体的时候,13之后才是显示用的时候,你一定不可以在建构体的时候偏偏不给他体,他就用的非常的辛苦。
而体没有建构起来,将一辈子不能用,所以要开发聪明有开发聪明的办法,并不是用聪明。
你去使用聪明,不能够开发聪明。
什么叫“用聪明”?就是给他算很深的数学,什么事情都要讲得很清楚,请得很明白,还要叫他表现,还要叫他讨论,还要叫他批判,这都是在用他的聪明,而不是建构他的聪明。
孩子在13岁之前,最主要的是给他吸收,而不是叫他表现。
他固然能够表现,但是他表现还不是恰当时期。
他能表现多少就让他表现多少,他能了解多少你也无所谓,最重要的是,赶快给他吸收非常丰富而良好的资讯,越早越好,越多越好。
你不要怕将来不能了解,将来不能表现,因为人类的理解能力,是越长大他发挥得越好,这叫做学习能力递增原则。
所以有关于理解力的教育,请你慢慢来,你要用他的智能,请你慢慢来,所以这种教育方式,用于科学教育上是合理的,按部就班,由浅到深,现在能了解的,很好,现在不能了解的,没关系,因为以后来了解还来得及,这个叫做学习能力递增。
对于学习能力递增原则我们应该怎么看呢?我们应该是懂了才教,教懂才有用,教不懂没关系,以后再教还来得及,甚至以后再教更好教,你可以省下很多的麻烦。
所以,所有科学教育请你不要太紧张,西方科学先进的国家,他们的国民之所以有科学的态度,之所以能够出现好思考的国民,就是他们的科学教育非常的自然简单,轻松愉快。
他们的孩子数学算不好,家长和老师是不紧张的,只是鼓励他而不是逼迫他。
为什么?因为现在算不好,明年会算得更好,这叫做懂了才教,教懂才有用,教不懂没关系,以后再教还来得及,以后再教就更简单,你可以省下很多的精神力气。
另外一种学习呢,是学习能力递减原则。
这部分东西的学习,是有关于你的性情、你的气质、你的品德、你的美感、你的智慧,像这些学习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乃至于是更重要的学习。
这种学习大概都是学习能力递减——就是孩子越小的时候,学习能力越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学习能力逐渐弱化。
所以你应该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学完。
这种学习的模式是不懂也可以教,教不懂也有用,乃至于不懂的时候,就要赶快教,等到懂就来不及了。
这两种学习的能力,同时俱备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当中,同时都必须要好好的开发。
能够把这两种能力都开发出来的人,叫人文与科技平行,这叫做完整的人格。
我再讲一遍,凡是属于思考的科目,科技的科目,都是懂了才教,教懂才有用,教不懂没关系,以后再教还来得及,甚至以后教更简单;有另外的科目是不懂也可以教,教不懂也可以用,乃至于不懂的时候一定要赶快教,等到懂,再教就来不及了,而且一辈子后患无穷。
希望大家一定要知道教育有这两个面向,把他安排妥当。
今天,我提出这三项教育的基本问题,都是非常清楚明白的。
所以,今天所提的问题都要解决,而且这个解决都是非常容易、非常简单、人人可做、当下可为、立即有效,为什么呢?因为问题虽然复杂,但是你把握到最基本的问题,就执简驭繁。
所以,今天我们尝试来解决这三个教育基本问题,将来我们的教育就顺理成章。
给孩子最好的依照西方脑神经医学的研究,人类的脑神经细胞大概有140亿个。
每个脑神经细胞是各自独立的。
但是,他在接受到外界的信息的时候,这个细胞会长树突,就像树木长树枝一样的突出来。
因为,细胞与细胞之间虽然独立,但是距离很近,所以,隔壁如果也长树突,就会变成突触——就是树突相接触,突触就变成将来信息沟通的管道。
而且,如果这个讯息反复刺激,刺激二十遍到三十遍以上,这个管道就建构得非常巩固,乃至于一辈子都可以用。
人类脑神经的发展就好像我们开高速公路一样,你先要把高速公路给开好,将来你去思考运作,你去算数学,你去研究物理化学,就好像在高速公路上跑车子。
这也像建构一个电脑硬体一样,电脑硬体的CPU跟它机体先要建构好,然后你再去运作程式。
如果你的电脑只是286,那你下去跑现在这个复杂的程式,他就怠工,跑得很慢,跑得不能动的时候呢,他就荡机,他就不跑了。
所以,现在有很多的小孩,上了小学五、六年级,上了初中、高中,他一拿到书就头痛,他一看到数学就紧张。
从今以后,我们家长跟老师不要再责备你的孩子了,不要再骂他,你怎么这么笨。
如果他会回答,他会有两个回答的话,第一个回答的话:“我笨?我是谁生的你知道吗?”,第二个回答是:“我笨,是谁把我教成这么笨的,你知道吗?”所以,我们的青少年是很可怜的,他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使他的聪明不够用。
甚至,他如果从小所听到的声音都是所谓靡靡之音,其中富有很强烈的暴戾之气,你说我的孩子还很可爱,还很天真,其实,这些污染已经深深地占据了他的心灵,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他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到十七八岁他就发作出来了。
等到他要发作的时候,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
因为,那是在潜意识、下意识里面的东西,那是他人格整体的背景。
这个发作是他自己控制不了的,叫做非理性。
所以,一个青少年如果非理性,如果叛逆,甚至如果是犯罪,请你不要再责备他们,他们是无辜的,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那谁要负责任呢?就是他的父母以及他的老师。
这就是教育!所以,教育——不是在问题发生的时候再去弥补;教育——是在一个人可以好好学习的时候,就要给他最好的东西。
用什么方法?用自然的,用最简单的方法。
所以,教育的时机——越早越好。
教育的内容——越高深、越有智慧越好。
教育的方法——越简单、越自然越好。
经典同行天才为师人类得到信息的管道只有五种:眼、耳、鼻、舌、身。
眼睛,在胎儿当中是没有什么教育作用的,看不到光线。
鼻子,闻不到气味,嘴巴,尝不到食物。
这个身体,皮肤接触不到外界的物体。
所以,眼、鼻、舌、身,大概比较难以教育,现在剩下一个耳朵——声音的教育。
所以,胎儿在三到五个月就有了听觉,有了听觉,你就可以用声音给他教育。
要用什么声音给他教育呢?这个教材是什么呢?我们要考虑了。
丰富的声音总是比初浅的声音好,因为,丰富的声音刺激他丰富的成长;还有,优雅的声音总是比污染的声音好,因为,优雅的声音可以调和他的性情。
丰富而优雅的声音在哪里呢?首先是自然的声音,风声、雨声、虫鸣、鸟叫,无限的神秘、无限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