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语文积累运用(共35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括号内。
(4分)避开xuān 嚣,抛开烦恼,独自享受温馨的书香,别有一fān 滋味在心头。
书犹如浩hàn无边的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澎湃。
我仿佛是大海里的一叶扁舟,欣赏着变huàn奇异的风景,感受着人生的乐趣。
2、古诗文默写。
(10分)①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传达出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②杜甫在《望岳》一诗中写出了作者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这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
③杜甫《望岳》诗中状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的两句诗是“,”。
④某画家作了一幅名为《西湖春早》的画,欲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题在画上,你以为哪一联最合适,请写出来:,。
⑤“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请写出两句你喜欢的吟咏“水”的古诗词佳句(可以是相连的完整句。
如果两句不是出自同一首诗词,则必须都含有“水”的意象):3.名著阅读。
(4分)在你读过的中国古典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写出:人物姓名,关于他的某个故事标题,喜欢他的理由。
人物:;故事标题:;喜欢的理由:4.为下面的两句话再补写一句,要求与前面两句结构相似,表达的意思一致。
(3分)时间,是山涧里流淌的一条小溪,流走了便永不回头;时间,是阳光下盛开的一朵鲜花,凋落了便永不重生;。
5.下面一段材料,在词语、句子表达及标点等方面存在毛病,请用规定的符号作修改。
(不得超过6处,4分)(1(23)删除号)调位号:暑假里,我在父母亲的带领下,参观了市博物馆。
进入馆藏区,只见玲琅满目地陈列着古代的文物珍品。
学识渊博、深受大家令人尊敬的文物馆馆长为我们介绍说,文物收藏是本着宁缺勿烂的原则进行的,所以都是件件珍品。
他还为我们展示了有“震馆之宝”之誉的《唐代仕女图》,那精美的图画让我们深深折服,我不禁惊叹于祖国的山川秀美,人文荟萃。
6.你班举行“庆国庆·爱祖国”主题晚会,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0分)(1)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说一段开场白,要求中心明确、语言简洁、富有抒情性。
(不少于50字)(4分)(2)请你在《爱我中华》歌曲结束后,为下一个节目大合唱《走进新时代》说一段串台词。
(2分)(3)晚会结束时,你在大屏幕上打出以下词语,要求同学们给祖国母亲制作一张祝福的卡片,并在卡片上用上这些词语。
如果让你来写,你会怎么写呢?(词语顺序不限)(4分)繁荣昌盛金秋沧桑生日蜡烛万里江山二、阅读(55分)(一)向一棵树鞠躬(15分)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
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
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
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
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
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
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
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
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生长,才是生命的根本。
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为了生存,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
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
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
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颗榆树而感动。
又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
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
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
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垛了十八年。
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
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艰难度日,房子就耽搁了。
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
我怔在那里。
十八年,不知老人是如何度过的。
望着肩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
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走了。
一个默默无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
一种热热的液体,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作者:王崇亚,略有删节)7.(2分)本文思路清晰,概括起来说是由写到。
8.(2分)本文构思精美,主要运用了的表现手法。
9.(4分)文章开头几段多处着墨来描写砖垛,试简析其表达作用。
10.(4分)文章倒数第三段画线的句子写出了老人与树的许多外在的相同之处,他们还有哪些隐性的相同之处呢?试写出两条。
11.(3分)从文中摘取一个你认为有格言警句作用的精美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精美句子:你的理解:(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13分)最后一个鸡蛋郑洁渊整个鸡家族都不甘心自己在地球上的地位——任人宰割,供人食用。
鸡王决定扭转鸡家族的处境,于是就召集幕僚想办法。
“要想人类放弃吃鸡很难。
”一个幕僚说,“他曾经用十斤鸡蛋收买了人类中一位写东西的人,让他在报上写文章说,吃鸡容易患癌症!可人类还是照吃不误。
”“依我看,人类吃咱们并不是因为恨咱们,而是说明他们离不开咱们。
”另一位年纪大点的幕僚说,“不如,大王下一道圣旨,命令所有母鸡停止下蛋,保证人类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对待咱们了。
”“停止下蛋?”鸡王吃了一惊。
“对,停止下蛋。
没有鸡蛋就不会再有小鸡出生,光这.一点,就够人类伤脑筋的了。
”幕僚说。
5分钟后,鸡王向整个鸡家族下达了圣旨:停止下蛋!当人类发现全世界所有的母鸡都不下蛋了时,地球上只剩下一个鸡蛋了。
人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地球上的鸡吃一只将少一只,最终灭绝。
人类专门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会议的结果是制定了一部关于保护珍稀动物——“鸡”的法律。
鸡终于改变了卑微的地位,加入珍稀动物的行列。
人们以拥有一只鸡为荣,狗和猫的地位一落千丈。
在公园里常见到牵着鸡散步的达官贵人。
一只鸡的售价已高达上千美元。
地球上惟一的那个鸡蛋更是价值连城,光是守护它的军队就有两个旅之多。
这鸡蛋的妈妈是最后一个听到鸡王圣旨的,当时她正在下蛋,想把这个蛋退回到肚子里已经是不可能了,于是,她成了地球上惟一一个鸡蛋的母亲。
人们将延续鸡的生命的期望寄托在她身上,人们给她吃最好的食物,为她建造了豪华的住宅,还让她上报纸上电视。
这只母鸡日益显赫的地位渐渐引起了鸡家族其他成员的不满。
同样是鸡,凭什么她吃的好,住的好,还能上电视?就因为!于是,在某一天的上午,另一只母鸡违抗鸡王的圣旨,公然下了一个蛋。
这只母鸡立刻成了全球新闻的焦点,她的待遇马上超过了前一只母鸡。
鸡家族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紧接着第三个鸡蛋出生了。
第四个鸡蛋问世了。
第五个鸡蛋诞生了。
第六个鸡蛋降临了。
鸡王感到大事不妙,连忙再次降旨制止母鸡下蛋,但他已经控制不了他的臣民了。
所有的母鸡都想比别的鸡过得好,她们拼命地下蛋。
于是,保护鸡的法律取消了。
没有人牵鸡去公园了。
鸡又重新出现在餐桌上了。
鸡王不甘心,还想继续降旨制止母鸡下蛋,被幕僚劝阻了。
幕僚说:“没有必要。
因为人类已经掌握了对付鸡不下蛋的方法。
”(摘自《郑洁渊童话集》)12.指出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这样:这:13.根据语境,补写出横线上的内容。
(2分)14.画波浪线的句子啰嗦吗?作者这么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15.结合全文内容,概括结尾处幕僚所指的人类“对付鸡不下蛋的方法”。
(4分)(三)阅读古文《小石潭记》,完成14—17题。
(共15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6、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斗折蛇.行()③佁然不动,俶尔..幽邃()..远逝()④凄神寒骨,悄怆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8、课文描写景物,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4分)①远近交错。
如写潭:“闻水声”是远,“”是近。
②点面结合。
如写石:“”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③。
如写鱼:“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是静,“”是动。
④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实为写,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总之,作者抓住小石潭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19、仔细阅读下面古文,回答文后问题。
(4分)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
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②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
④嵌:张开。
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
⑥置州:设置州郡。
①在《小石潭记》中找出与“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意境相近的句子。
(2分)②两文划线句子都是写水,试比较两者写法的异同。
(2分)(四)阅读古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8—21题。
(共12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①念.无与为乐者()②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③怀民亦未寝.()④水中藻荇交横..()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2、品味文中划线句子,说说下面哪句诗最能体现该句的意蕴。
(2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