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三角形与空间四面体之间的类比
“类比是伟大的引路人,求解立体几何问题往往有赖于平面几何中的类比问题”(波利亚)。
新教材中引入类比这一内容,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以往对数学的看法。
虽然我以前也知道到类比,但却不敢把它作为一种数学方法理直气壮地在课堂上讲授,让学生使用。
如今总算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应用了。
首先,平面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基本图形,而四面体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基本图形。
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它们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平面与空间的联系,一维空间与二维空间的联系,进一步可能有助于对多维空间的理解。
一、从概念上看:三角形是边数最少的多边形,四面体是面数最少的多面体。
二、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面体任意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大于第四个面的面积。
三、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即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圆,这个圆圆心称为三角形的外心,外心是各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距离相等。
任意一个四面体都有一个外接球,即不共面四点确定一个球;这个球的球心在四面体各个面内的射影是各个面的外心,且它到四面体各顶点的距离也相等。
四、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一个内切圆,圆心称为三角形的内心,内心到各边距离相等,是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且设三角形的周长为c,内切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任意一个四面体都有一个内切球,球心到各个面的距离相等,是从六条棱出发的六个二面角的平分面的交点。
且设四面体的表面积为S,内切球半径为R,则四面体的
体积为。
五、正三角形棱长为a时,周长为3a,面积为,高为,外接圆半径为,内切圆半径为。
外接圆半径是内切圆半径的2倍。
正四面体棱长为a时,表面积为,高为,外接球半径为,
内切接球半径为。
外接球半径是内切球半径的3倍。
六、任意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
(重心定理)如图1所示:G为的重心。
且
任意四面体的顶点与对面重心的连线交于一点,正是四面体的物理重心,且四面体的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对面重心距离的3倍。
(重心定理的推广)
如图2所示:E,F分别为的重心,AE与BF相交于点G,则G为四面体A-BCD的重心。
七、三角形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则它的重心坐标为。
四面体中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则它的重心坐标为。
八、三角形中有余弦定理:。
在四面体A-BCD中,顶点A,B,C,D所对底面面积分别为;以四面体的各棱为棱的二面角大小分别
为。
则有。
余弦定理证明如下:
证明:在中利用射影定理有
由上面三式得:
向量证明
中,,,:
空间中的余弦定理类比证明如下:
证明:由空间的射影定理知
H为点A在平面BCD中的射影,则
同理有:
于是有
=+
+
所以:。
点评:在上面的推理论证中,我们不光从已知、结论上进行了类比,而且对证明过程也进行了类比。
充分体现了类比的“引路人”作用。
九、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是勾股定理,它是余弦定理的一种特殊情形。
于是可利用余弦定理证明。
在有三个面两两互相垂直的四面体中,三个“直角面”的面积平方和等于“斜面”的面积平方。
这是推广的勾股定理,它也正好是前面推广的余弦定理的特殊情形。
于是它可利用推广的余弦定理证明。
十、三角形中有正弦定理:
证明:在中,有
于是有即:。
同理可证:。
而在四面体ABCD中,设棱AB与面ACD,面BCD所成角分别为,则。
证明:如图4:作AH垂直平面BCD,H为垂足。
则就是AB与平面BCD所成角。
所以AH=AB。
所以同理:
所以即。
十一、已知点O是内任意一点,连接AO,BO,CO并延长交对边于A’,B’,C’,
则。
证明:如图5所示,
因为与同底,所以同理:;
所以
而在空间四面体ABCD中也可有类似命题:已知点O是四面体ABCD内任意一点,连接AO,BO,CO,DO并延长交对面于A’,B’,C’,D’, 则。
证明:如图6所示,
因为三棱锥O-BCD与三棱锥A-BCD同底; 所以同理:;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