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育种学总论第10章杂种优势利用精品PPT课件

育种学总论第10章杂种优势利用精品PPT课件


1985 47757 12628 26.44 351.9 431.5 79.6 1680.4 545.8 32.48
19.10.2020
共110页
8
3、杂交油菜的研究
1972年,傅廷栋教授在甘蓝型油菜品种波里 马中发现雄性不育突变株, 称polima CMS(简称pol CMS) ; 1976年,湖南省农科院油菜杂优协作组首先 实现pol CMS的三系配套; 1986年,李殿荣选育出国际上第一个通过品 种审定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甘蓝型油菜三 系杂交种“秦油2号”(陕2A×垦C1); 1990年,杨光圣等在甘蓝型油菜品种杂交后 代中发现并选育出生态型雄性不育系AB1, 为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由“三系” 向“两系” 过渡奠定了基础
19.10.2020
共110页
7
中国杂交水稻早期种植情况

面积(万亩)
份 水稻 杂交稻 %
亩产(公斤)
总产(亿公斤)
水稻 杂交稻 增产 水稻 杂交稻 %
1976 54326 201.6 0.39 231.5 280.0 48.5 1258.1 5.9 0.5
1980 50817 7183.1 14.13 275.5 353.1 77.6 1399.1 253.7 18.13
各种作物杂种一代的产量多数较高,强 优势组合的F1产量超过双亲平均值是普 遍现象,一般杂交种比推广的普通良种 增产20-40%,高的可达二倍以上
19.10.2020
第十章 杂种优势利用
杂种优势(Heterosis):指两个 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 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 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双亲 的现象
主要内容:
第一节、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第二节、杂种优势表现特性 第三节、杂种优势表现的遗传基础 第四节、杂种品种的选育程序 第五节、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
2、蚕的杂交
1637年《天工开物》中有关
养蚕业杂种势利用的记载:
“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
幻出嘉种,此一异也”。 19.10.2020
共110页
4
二、国外杂种优势研究
1、德国学者Kolreuter (1761 -1766)报 道烟草种间杂交种具有杂种优势。
2、Mendel 在豌豆杂交 试验中,首先提出杂种活 力(Hybrid vigor)术语。
3)1920-1925年:双交种Burr-Leammg在新英 格兰推广。
4)1920—1925:Henry A. Wallace培育出杂交
种 Copper Cross ,于1924年获得Iowa玉米产量
试验金奖。
19.10.2020
共110页
6
2、杂交水稻研究
1)1958年:日本胜尾清育成藤坂5号不育系 2)1964年,袁隆平在安江农校发现水稻雄性 不育株 3)1966年:日本新城长友,育成65A不育系 4)1970年:李必湖在海南发现野败不育株 5)1972年:中国水稻攻关育成珍汕97A 6)1973年:中国水稻攻关获得IR24恢复系 7)1973年,石明松在湖北仙桃发现“农垦 58S”光敏不育系
P1 1775
P2 1590
F1 2948
6964 2585
10611 19249 2323 3510
超过高亲值 优势率(%)
66.08
81.40 35.78
19.10.2020
共110页
15
2、抗逆性和适应性优势
1)玉米、高粱、油菜、烟草、水稻、小麦 等作物的杂种一代,在抗旱、耐低温、耐瘠 薄、抗倒伏、抗干热风等抗逆方面都比亲本 表现出优势。
19.10.2020
共110页
9
我国利用杂种优 势的成就
建国50年来,我国杂交玉米占我 国玉米面积的85%,杂交水稻占 50%,杂交油菜占30%,近20 年中,利用杂种优势已为我国增 产粮食8亿吨以上。
1976年~2000年已经累计增 产稻谷3.6亿吨,相当于扩大了 近6000万公顷的水稻种植面积。
19.10.2020
共110页
杂交种具有 稳产的特点
17
3、生育期优势
❖若双亲的生育期相差较大时,F1的生 育期常介于双亲之间,且多偏于早熟亲
本,即早熟对迟熟为部分显性;
❖若两亲的生育期相近,F1的生育期往 往早于双亲;
❖早熟×早熟,F1也可能稍晚于双亲
19.10.2020
共110页
18
4、产量因素和产量
19.10.2020
共110页
2
第一节、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一、中国古代利用杂种优势的记载 二、国外杂种优势研究 三、主要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
19.10.2020
共110页
3
一、中国古代利用杂种优势的记载
1、马和驴杂交:骡子
有关骡子杂种优势的记载,要追 溯到1400多年前《齐民要术》中 的有关文字描述“ …马复驴所生 骡者,形容壮大,弥复胜马…”。
19.10.2020
共110页
10
第二节、杂种优势表现特性
(一)杂种优势表现的特点 (二)杂种优势的度量
19.10.2020
共110页
11
(一)杂种优势表现的特点
1、生长势和营养体优势 2、抗逆性和适应性优势 3、生育期优势 4、产量因素和产量 5、品质 6、生理生化指标
19.10.2020
共110页
12
1、生长势和营养体优势
多数杂种一代长势旺盛,分蘖力强,根系 发达,茎秆粗壮,块根、块茎也增大增重。 沈阳农大证明菜豆在单株叶面积上,超亲 优势为81.4%~95.7%
19.10.2020
共110页
13
19.10.2020
共110页
14
部分作物叶面积的杂种优势
作物
高粱 菜豆 玉米
叶面积(cm2/株)
3、W.J. Beal:1876-1882,玉米品种间 杂交种。
19.10.2020
共110页
5
三、主要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
1、杂交玉米研究
1)1900—1908年:East & Shull培育玉米自交 系,利用自交系培育单交种。
2)1916-1918年:Jones提出培育双交种,为杂 交种生产开辟了新途径。
2)在抗病性上,多基因类型抗性F1代表 现中间型或倾向抗性亲本;单基因抗性因 基因的显隐性不同而不同。
19.10.2020
共110页
16
3)在适应性上,许多作物的杂种一代适 应性不仅超过其亲本,也往往超出推广的 普通良种,尤其玉米杂交种比其亲本自交 系在这方面的表现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