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2020苏锡常镇二模(答案)
2019-2020苏锡常镇二模(答案)
2019~2020 学年度苏锡常镇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数学参考答案
2020.5
数学Ⅰ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计 70 分.
1.1
2.0
3.30
4. −1
6. (0,2]
7.1
8.2 或 8
9.24
5.2 10.0
11.2
12.4
13. (2 2,4) 14. t = e 或 t < −5e−2
6
12
6
6
高三数学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8 页
又因为 ∠BCA = π ,所以 ∠BCQ = 2π − 5π − π − π = π ,所以四边形 BCQN 中,
2
6 262
∠BCQ = ∠CBN = ∠CQN = π ,所以 BCQN 是矩形,从而 Q= N C=B 1. 2
答:QN 的长为 1 千米.
6
3
…………………………………14 分
16.证明:(1)连结 CD1 ,四棱柱 ABCD − A1B1C1D1 中 A1B1C1D1 , BB1C1C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A1D1 B1C1 , BC B1C1 ,且 A1D1 = B1C1 , BC = B1C1 ,
又因为点 E,F 分别为线段 A1D1 , BC 的中点,
tan 2π − tanθ
tan θ
+
1+
3 tan
2π
= tan θ
tanθ + − 3 − tanθ , 1 − 3 tanθ
3
即 PM + NQ =
tanθ +
3 + tanθ = 3 tanθ −1
1 + 3 tanθ
tanθ + 3
,…………………………………9 分
(2)四棱柱 ABCD − A1B1C1D1 中,四边形 AA1D1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AD A1D1 , 在 ∆DA1D1 中 DA1 = DD1 ,点 E 为线段 A1D1 的中点, 所以 DE ⊥ A1D1 ,又因为 AD A1D1 ,所以 DE ⊥ AD ,…………………………………8 分 又因为平面 A1ADD1 ⊥ 平面 ABCD ,平面 A1ADD1 平面 ABCD = AD ,DE ⊂ 平面 A1ADD1 , 所以 DE ⊥ 平面 ABCD ,
(−
3
8k
+ 4k 4
2
)2
+
(
3
6 + 4k
2
)2
3
= 1 ,
化简得 k 2 = 1 ,所以 k = ± 1 ,符合题意,
4
2
…………………………………13 分
所以 Q 的坐标是 (±1,3) . 2
…………………………………14 分
18.解(1)因为 PQ 所对的圆心角为 π ,θ = 5π ,所以 ∠PCQ = π , ∠PCA =2θ =5π ,
…………………………………3 分
Hale Waihona Puke 又因为三角形内角 A∈ (0,π) ,所以 A = π . 3
…………………………………6 分
(2)由(1) A = π ,又 A + B + C =π ,得 C = π − A − B = 2π − B , B ∈ (0,2π ) ,所以
3
3
3
cos(B + π ) + sin(C= + π ) cos B cos π − sin B sin π + sin(π − B)
所以 ED1 FC , ED1 = FC ,
所以四边形 ED1CF 是平行四边形,
…………………………………3 分
所以 EF CD1 ,又因为 EF ⊄ 平面 CC1D1D , CD1 ⊂ 平面 CC1D1D ,
所以 EF 平面 CC1D1D .
…………………………………6 分
高三数学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8 页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计 90 分. 15.解:(1)因为 b sin 2A = a sin B ,所以 2b sin Acos A = a sin B
所以由正弦定理 a = b ,得 2ba cos A = ab , sin A sin B
因为 ab ≠ 0 ,所以 co= s A = ab 1 , 2ab 2
:
x2 a2
+
y2 b2
= 1的离心率为 1 2
,右焦点与右准线的距离为
3,
得 c = 1 , a2 − c =3 ,解得 c= a2 c
1,a=
2 ,所以 b2 = a2 − c2 = 3 ,
……………………4 分
所以椭圆 C 的标准方程为 x2 + y2 = 1. 43
…………………………………5 分
(2)设 A(x1,y1) , B(x2,y2 ) ,四边形 OAQB 是平行四边形时 O=Q OA + OB ;
当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 l 过原点 O,此时 OAB 三点共线,不符合题意;……7 分
=y kx + 1,
当直线 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
kx
+
1
,与椭圆方程联立有
6
3
6
6
= 1 sin B + 3 cos B = sin(B + π ),
2
2
3
…………………………………11 分
因为 0 < B < 2π ,所以 π < B + π < π ,所以当 B + π =π ,
3
3
3
32
即 B = π 时, sin(B + π ) 取最大值 1,
6
3
所以 cos(B + π ) + sin(C + π ) 的最大值为 1.
…………………………………4 分
(= 2) PM ta= n ∠PCA tanθ , ∠BCQ =4π − 2θ ,
2
3
= NQ tan ∠= BCQ tan(2π − θ ) , PQ 长为 π ,
2
3
6
…………………………………6 分
从而 PM + NQ=
tanθ + tan( 2π − θ )= 3
x
2
4
+
y2 3
= 1,
所以 x2 + (kx + 1)2 = 1,即 (3 + 4k 2 )x2 + 8k 2 x − 8 =0 ,
4
3
所以 ∆
>
0,
x1
+
x2
=− 8k 3 + 4k2
,所以
y1
+
y2
=6 3 + 4k2
,
……………………………10 分
将 Q(x1
+
x2,y1
+
y2
)
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得
又 AC ⊂ 平面 ABCD ,所以 DE ⊥ AC ,
…………………………………11 分
因为底面 ABCD 是菱形,所以 BD ⊥ AC ,
又因为 BD DE = D , BD,DE ⊂ 平面 EBD , 所以 AC ⊥ 平面 EBD .
…………………………………14 分
17.解:(1)由椭圆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