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制剂分析重点

中药制剂分析重点

1.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全面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2.任务:运用现代分析手段和方法(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对中药制的各个环节(原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从而全面保证中药制剂的质量3.对象:制剂中期主要作用的有效成分、毒性成分或其他影响疗效质量的化学成分4.特点: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中药制剂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别、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原则评价中药制剂质量、中药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中药制剂杂志来源多途径性、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非单一性、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多元性5.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局(部)颁药品标准6.《中国药典》分为三部:一部收载药品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三部收载生物制品7.内容:凡例、正文、附录、索引8.鉴别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凡以药材粉碎成细粉后直接职称制剂或添加有部分药材细粉的制剂)、理化鉴别9.中药制剂的检查:制剂通则检查、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10.药品显微特征P1811.理化鉴别的方法:化学反应法、升华法、光谱法、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最常用】12.薄层色谱法的步骤:薄层板的制备、点样、展开、检测13.影响薄层色谱分析的主要因素:样品的预处理及攻势也的制备、薄层色谱的点样技术、吸附剂的活性与相对湿度的影响、温度的影响14.气象色谱法:利用保留直进行定性,最适宜含有挥发油或挥发性成分的制剂15.杂质的来源:中药材原料中带入、在生产设备过程中引入、贮存过程中手外界条件影响而使中药制剂的理化性质改变而产生16.杂志的限量检查:杂志限量L=V×C÷S(V:标准溶液的体积C:标准溶液的浓度S:样品量)17.重金属检查法【P35—38】炽灼温度控制在500℃—600℃18.砷盐检查法【P38—42】古蔡法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红色胶态银510nm】19.干燥失重测定法(常压恒温干燥法、干燥剂干燥法、减压干燥法、热分析法)测定水份及其他挥发油成分。

恒重:连续2次干燥后重量差异<0.3㎎20.水分测定法四种方法:烘干法【不含或含少量挥发性成分的药品】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甲苯法【含挥发成分的药品】减压干燥法【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气相色谱法【各种中药制剂中微量水分的精密测定】注意事项:甲苯与微量水混溶引起水份测定结果偏低,在测定前甲苯需先加少量水充分饱和后放置,将水分分离弃去,经蒸馏后方可使用21.灰分测定法的意义:保证中药的品质和洁净程度,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对于那些生理灰分本身差异较大,特别是在组织中含有草酸钙较多的中药,能更准确表明其中泥土沙石等杂志的掺杂含量P4822.方法灵敏度﹙μg﹚:铅:20、砷0.2、铁:20—5023.含量测定的一般程序:取样—提取-分离净化-含量测定24.药品粉碎目的:一是保证含量测定所取药品均匀而有代表性,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二是使样品中被测组分能更快的提取出来25.药品提取方法、适用范围及特点冷浸法:适宜植物性粉末、易溶出的成分、遇热不稳定的成分,特点:操作简便提取杂质少但是费时费溶剂,效率低回流提取法:适宜受热稳定的药物,适宜较难溶出的组分特点是加快溶出速度,省时但是提取杂质较多连续回流提取法:适宜受热稳定的药物,特点:节省溶剂提高提取效率提取杂质少简便超声提取法:用于样品中测定组分的提取,特点:提取速度快但是噪声大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不仅常用于热不稳定成分或挥发性成分的萃取,而且也却来越多地用于热稳定成分的萃取,特点:速度快,萃取效率高,方法准确度高,节省溶剂,易于自动化,而且可避免使用易燃有毒的有机溶剂,能与色谱和光谱等分析仪器联用26.样品的分离净化:沉淀法、蒸馏法、液—液萃取法(直接、离子对)、色谱法、固体微相萃取(前处理)、消化法(干、湿)27.湿消化法:硝酸—高氯酸法、硝酸—硫酸法、硫酸—硫酸盐法(硫酸盐是为了提高硫酸的沸点,是样品破坏加速完全,同时防止硫酸在加热过程中过早地分解为三氧化硫)28.干消化法:温度420℃以下,不适用于含易挥发金属有机样品的破坏29.硅胶氧化铝:上柱时非极性或低极性杂质先被洗出;硅胶适合于分离中性或酸性化合物强烈保留碱性化合物;键合相硅胶:分开脂溶性和水溶性杂质或成分,该类LSE一般操作程序为柱的活化、上样、清洗及洗脱;聚酰胺:用于含酚酸醌类的净化分离30.含量测定的验证指标: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重现性)、专属性(阴性对照)、线性、范围、耐用性31.回收率%=﹙C-A﹚÷B﹙A为供试品所含被测成分量B为加入对照品量C为实测值﹚32.常用定量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法(重量、滴定),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3.薄层扫描法分为薄层吸收扫描法(钨灯、氘灯)和薄层荧光扫描法(氙灯、汞灯)扫描的方式有直线式扫描和锯齿式扫描;定量方法有外标法﹙外标一点法、外标两点法﹚、内标法、追加法﹙叠加法﹚、回归曲线定量法34.对有紫外吸收而不能产生荧光的物质需采用荧光淬灭法35.KM工作曲线不直接用预定量的目的:检查所选择的散射参数SX是否适宜;考察工作曲线是否过原点;确定点样量的线性范围。

36.气相色谱法主要用于测定含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性组分的含量,还可用于含水量含醇量的测定。

对于宽沸程的样品需采用程序升温法进行分析;气化室的温度一般采用样品的沸点或稍高于沸点以保证瞬间气化,但不超过50℃以上,对于一般色谱分析应高于30-5037.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前流动相的处理:溶剂的纯化、流动相脱气、过滤;38.HPLC检测器:紫外【有紫外吸收的物质】、荧光检测器【用于能产生荧光或其衍生物能发荧光的物质】、蒸发光散射【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任何样品组分且只适用于流动相能会发的色谱洗脱】、电化学【痕量组分,不能检测不能氧化还原的物质】、示差折光【不能用于痕量分析,尤适用于糖类的检测】、化学发光【催化剂为酶,尤其痕量】39.生物碱类定性鉴别:沉淀反应常用,此反应一般在酸性水溶液中进行,苦味酸和三硝基间苯二酚可在中性条件下进行。

色谱鉴别【薄层,纸,高效】40.总生物碱含量测定:化学分析法主要使用酸碱滴定;分光光度法。

41.离子对萃取比色法染料【甲基橙、溴麝香草酚蓝和溴甲酚绿】:酸性染料PH值的选择:1:1在5.2—6.4之间,1:2在3.0—6.8之间;雷氏盐比色法:硫氰酸铬铵为暗红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能溶于乙醇,在酸性介质中生产难溶于水有色配合物(溶于丙酮);异羟wu酸铁(紫红色):含有酯键的生物碱,碱性介质中42.单体生物碱的含量测定:薄层、高效、气相(挥发性的遇热不分解的生物碱)43.高效中克服游离硅醇基影响的措施:改进流动相【在流动相中加入硅醇基抑制剂,竞争或部分阻断硅醇基的影响;在合适的PH值下,流动相中加入低浓度离子对试剂,可通过与生物碱类成分生成离子对而掩蔽碱性基团,使之不会与固定相表面的硅醇基作用;在流动相中加入季铵盐试剂】、改进固定相【封尾技术可使填料的键合更彻底】44.黄酮类定性鉴别:显色反应(盐酸镁粉:红色—紫红色,与金属盐类试剂的配合)、薄层(硅胶聚酰胺)45.总黄酮含量: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46.单体黄铜:薄层(分离是关键)、高效47.三萜皂苷类定性:泡沫反应(酸碱液中同高为三萜,碱高为甾体)、薄层(硅胶)48.总皂苷常用比色法(香草醛—硫酸、香草醛—高氯酸、醋酐—硫酸、高氯酸、浓硫酸及亚甲蓝);皂苷元的测定是先分离得到总皂苷,再加酸(硫酸、盐酸)加热水解得到皂苷元,其测定方法有薄层、高效、比色法;单体测定:薄层、高效第六章1.天然牛黄是牛黄的胆结石2.牛黄所含化学成分最多的是胆色素3.属于胆酸含量测定方法是薄层扫描法、分光光度法;胆红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是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4.麝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麝香酮,主要定量方法有气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5.熊胆的主要成分是胆汁酸类,定性鉴别方法:光谱鉴别,薄层层析法,含量测定方法:薄层色谱-比色法。

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

6.斑蝥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斑蝥素(即斑蝥酸酐)7.斑蝥含量测定的法定方法是气相色谱法第七章1.液体中药制剂(合剂、酒剂、酊剂、注射剂)的一般质量要求:1、性状(气味、沉淀)2、相对密度(合剂)和总固体含量(酒剂)3、PH值(与稳定性有关)4、装量: (取供试品5支,将内容物分别倒入经校正的干燥量筒内,室温下检视,每支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少于标示装量的不得多于1支,并不得少于标示装量的95%) 5、乙醇量(酒剂,酊剂):气固色谱法或蒸馏法6、甲醇量(酒剂每1L供试液含甲醇量不得超过0.05%)7、防腐剂量8、生物限度。

2.相对密度测定:比重法、韦氏比重法3.总固体含量测定:1、无水乙醇搅拌提取后挥干测定(含糖、蜂蜜的酒剂)2、直接取上清液挥干测定(不含糖、蜂蜜的酒剂)4.液体中药制剂质量分析的特点:1、处方中药味较少而且有效成分明确时,可选择主要有效成分作为质控指标。

2、处方中药味多,可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称为作为质控指标。

3、处方中药味多,选择质控指标有困难的酒剂,可采用测定药酒中总固体量。

4、液体中药制剂中所含杂质的种类和数量,除与原料药材关系密切外,还与溶剂性质有关。

5、根据被测成分的理化性质、溶剂的种类、杂质的多少,选择合适的分离、净化方法以消除其他成分或杂质的干扰。

取样要有代表性,要摇匀。

5.合剂常用的净化方法有液-液萃取法及柱色谱法。

酒剂及酊剂常用的净化方法是将酒剂或酊剂加热蒸去乙醇,然后加适当的有机溶剂萃取。

6.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比重瓶法,样品易挥发且数量足够时,可用韦氏比重秤法7.含醇量测定:1、气相色谱法(采用有机高分子多孔微球作固定相,氮气为流动相,正丙醇为内标的气-固色谱法)2、蒸馏法8.半固体中药制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糖浆剂、煎膏剂)的一般质量要求:1、性状2、乙醇量3、含糖量4、PH值5、相对密度(糖浆剂、煎膏剂)和总固体含量(流浸膏剂)6、不溶物(煎膏剂):取供试g品5g,加热水200ml,搅拌使溶解,放置3min后观察,不得有焦屑等异物(微量细小纤维、颗粒不在此限)。

7、装量(单剂量灌装的糖浆剂必须作装量差异检查,浸膏剂流浸膏剂煎膏剂应做最低装量检查)8、微生物限度(细菌数不得超过100个/克,霉菌、酵母菌不得超过100个/克,不得检出大肠杆菌)9.蜂蜜:中国药典用碱性酒石酸铜试液按容量法测定葡萄糖和果糖的总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