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电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摘要:电视主要是通过图像和声音两大媒介来传递信息的。
无论是在广告,专题节目,新闻报道,电视电影节目还是在各种综艺和娱乐节目中,音乐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音乐能渲染主题,刻画心理,塑造场景, 以及推动高潮的到来。
音乐还有空间转移效应和填补节目的空白,使节目衔接更自然等作用。
电视的重要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意识到,并加以研究和运用,来达到更好的节目效果。
关键词:音乐,电视,电影,广告,娱乐综艺节目,专题节目电视作为一种传递信息和提供娱乐消遣的媒介,主要通过图像和声音发挥作用。
通常画面中的图像是最引人注意的部分。
色彩的变换,不同场景的转移以及一些视觉效果的运用能够很好地起到感染观众的作用。
而音乐作为声音的一部分,其作用却常常被人忽视。
其实音乐在烘托节目中常常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其贡献不亚于图像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
在视听媒介中, 按声源的特点把声音加以分类, 可以分为三大类:语言、音响和音乐。
“语言”中又分人物对白、采访和画外解说;“音响”又分为画内音响、画外音响、写实音响和写意音响;“音乐”又分为主观性音乐、客观性音乐、主题音乐、表现性音乐、功能性音乐等等。
在声音三要素语言、音响、音乐中, 语言是表意的, 音响是表真的, 音乐是表情的, 三者各有所长, 构成了视听艺术丰富的声音世界。
由于音乐是表情的,所以它在烘托气氛方面的效果很突出。
有时候一段音乐常常能使人物的刻画变得更加生动,使原本单调的环境变得充满情调。
在电视节目的拍摄中,导演经常会有意识得把音乐作为节目中重要的一部分来加以斟酌。
善于很好地运用和操控音乐这一元素的导演常常能使节目变得更加出彩。
音乐较之于语言的一个非常突出的优越性在于它的无国界性。
不同语言的人在沟通交流方面可能会存在障碍,但是音乐却是无国界的。
即使不懂语言,我们也能很好的欣赏音乐这种艺术。
我映像最深刻的就是卓别林的哑剧了。
卓别林通过其夸张的表演,丰富的表情,再配上适当的音乐,常常能将主题思想表现得惟妙惟肖。
而音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画龙点睛的。
卓别林自己也非常乐衷与为自己的哑剧配乐,而且对此还颇有研究。
如果将其中的音乐去掉,无疑这些表演的张力将大打折扣。
而卓别林的表演正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音乐的重要性。
有了音乐的帮助,即使没有语言,表演还是能够发展继续下去。
这说明音乐在表演中的作用,不仅是烘托渲染,有时候甚至能超越语言。
音乐在电视中的运用是相当广泛的。
音乐可以被运用在广告中,专题节目中,新闻报道中,电视电影节目中和各种综艺和娱乐节目中。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
音乐除了能渲染气氛,还能刻画人物心理,将剧情推向高潮。
一些经典的音乐常常被广为流传,成为经典。
有时候一些电影的剧情会被人们所淡忘,但是其音乐却经久不衰。
我们常常会发现过去的一些经典老电影总是会配有一些很好的音乐,每当听到这些音乐时,电影的画面又仿佛历历在目了。
所以音乐这一元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它伴随着电影剧情被保存在人的大脑中。
当音乐被唤起时,它促进人们对电影的回忆,将那些被保存的画面也一起被唤起。
所以音乐常常有助于塑造出一部经典电影。
例如经典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就是如此。
虽然很多人听不懂它的英文歌词,但是其曲调的感染力早已使人折服。
每当这段音乐响起,很多人都会跟着哼上两句。
这首歌曲伴随着这部电影,已经成了一种经典。
除此之外,音乐还能塑造出特定的气氛。
例如当高潮到来时,特别是在决定主人公命运的关键性时候,配上合适的音乐加以渲染,可以使整个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而恐怖片则是大量运用了音乐这一元素,来达到使人毛骨悚然的作用。
曾有人做过对比试验,将一部去掉配音的恐怖片和保留声音的恐怖片分别给两个实验组的人看。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有专门的仪器全程测试跟踪受试者的血压和心率,结果发现,去掉声音之后的电影与原电影相比,无论是血压还是心率的波动都要小得多。
同时,给两个组做的调查问卷反映,两个实验组的人对这部影片的恐怖程度的评价是不一样的。
观看没有音乐这一组的人普遍认为电影的恐怖程度较低。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常常能烘托气氛,帮助电影达到特定的效果。
音乐除了能推进高潮外,还能给观看者带来一些心理感受。
比如一些轻快的音乐常常能使人舒缓情绪,浪漫的音乐能让人感受到浓烈的爱情,一些活泼俏皮的音乐能让人心情欢快起来,而低沉的音乐也会给人带来压抑和沉闷的感觉。
通过影响人的情绪变化,电影常常能使人身临其境,使观看者与电影的角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在心灵上达到共鸣。
音乐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它能使静止的画面活动起来。
比如在介绍名山大川,秀丽风景的纪录片中,运用适当的音乐,就能使这些画面活起来。
在纪录片《中国秘境——阿拉善》中表现梦幻峡谷里神秘、怪异石群的一组画面,虽然从单个镜头看都是静止的,但是配合类似风声的音乐、音响效果就显得画面富有动感和节奏。
音乐是运动着的一种符号,它的变化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运动的发生。
此外,音乐还可以创造独立的形象,造成观众的心理互渗性和心理演绎性。
声音并不是只要独立就有形象,他需要与观众达到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和产生共鸣的程度,因为声音形象往往促使人们从经验和记忆中挖掘发音体,从而形成了内心的视觉形象。
音乐在电视剧中的作用与其在电影中的作用类似,能渲染环境,烘托气氛,促进高潮的到来并刻画人物心理。
在当代的电视剧中,常常会加入与主题相配的歌曲。
有时候电视剧还没有正式上映,与此相关的歌(有时候会加上电视剧中截取的一些画面,制成MV)已经开始发行,从而为电视剧造声势,为它的正式上映先打好铺垫。
这说明音乐这一元素,有时候可以不依赖画面而存在。
音乐具有独立表达内容和思想感情的作用。
当它与画面结合时,这种结合也不是被动的或是随意的结合,其功能不是陪衬画面,或是消极地填补画面。
音乐是与画面平行,揭示和表现画面的一种手段。
这种平行的关系还体现在,当音乐与画面剥离时,它还是能很好地独立存在。
当然,当听觉与视觉两个元素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能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使观众产生更强烈的反响和印象。
接着让我们来看看音乐在广告中的运用。
音乐在广告中通常被作为背景音乐,但有时候广告设计者会把台词变成歌词,填充到音乐当中。
广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短小精悍,因而能否选择好的音乐对主题的表达至关重要。
例如,在一则旅行社的广告中,画面上展现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江南美景,这时候再配上江南潺潺的流水声,或是柔和的音乐,常常能带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能够很好的烘托气氛,是美景变得更加灵动。
而如果画面上的是内蒙古的大草原,或是西藏的各式具有民族风情的建筑,这时候配上当地人民豪放的曲调,常常能让人立马融入到这种民族风情当中去,达到共鸣,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要去旅游的愿望。
我印象中较深刻的一个广告是一则饮料的广告。
广告中没有什么台词,而是通过音乐来传达信息。
这则广告所配的音乐截取了家喻户晓的一首歌“春天在哪里?”但是它只采用了歌曲当中一小段旋律,就是春天在哪里这一句对应的旋律,而把歌词换成了幸福在哪里。
随后,当大家的思绪跟着这段旋律,回到那首熟悉的歌曲时,它的旋律却突然一转,很巧妙地衔接到一段陌生的新旋律上。
这使人的习惯性思维突然被打断。
有实验表明,这种出乎意料的,与人的习惯性思维不相吻合的情形常常能使人特别留意,从而加深印象。
这则广告就巧妙地运用了这一技巧,从而在众多的广告中脱颖而出,让人映像深刻。
而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脑白金的广告,也是将台词变成了一种音乐元素,以歌词的形式表现出来,并通过重复的循环,使人映像深刻。
在各类娱乐和综艺节目中,音乐的作用也是被发挥地淋漓尽致。
在这些娱乐或是访谈节目中,非常强调的一点就是互动性。
如果这些节目能恰到好处地配上一些音乐,能使气氛更加活跃,使更多人的情绪被感染。
首先,在访谈类节目中,音乐的音量要合理配置,不可喧宾夺主。
但是,当受访者讲到动情处,特别是当他声泪俱下,或是陷入沉思时,若能及时的加上音乐,能使观众更深切地被感染。
而在主持人入场,或是欢迎嘉宾入退场时,常常会伴有音乐,这时音乐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填补现场的空白。
音乐在这些访谈节目中有时还能起到延伸空间的作用。
因为访谈节目的一个缺陷是它的场地比较固定,不容易扩展开来。
当受访者提到其他场景时,这时不妨加上一些与这些场景紧密相关的标志性音乐,从而让人仿佛被带到了那一场景中,弥补空间的局限性。
在这些节目中,如果音乐能够和话语很好地配合起来,将使话语变得更生动,使静止的场景活起来。
在娱乐节目中,音乐的作用就更广泛了。
它除了被作为烘托气氛的背景音乐出现外,还作为专门性的节目被展示出来。
在娱乐节目中,根据收看者不同的年龄层次和节目的风格,编导常常会采用不同类型的音乐。
例如针对少年儿童的娱乐节目,其音乐就轻快活泼,富有朝气,歌词一般都比较简单易懂,充满童趣。
针对年轻人的各类娱乐节目目前有很大的市场。
例如湖南卫视的许多娱乐综艺节目就在年轻人当中广受欢迎,得到了不错的收视率。
这些节目在开场时常常就会采用劲歌热舞,使气氛一下子就达到高潮,将观众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
而主持人和特约嘉宾常常就会在这种氛围中出场。
在很多娱乐性的节目中,音效师会配合主持人的话语,时不时地给一些俏皮话加上一些滑稽的配乐,从而达到很好的效果。
在节目的各个环节中,音乐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衔接作用。
一段音乐就能很自然的是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而不会让人产生很唐突的感觉。
在模仿活动中,音效师会配合各种音乐,使现场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而在两队竞争性的节目中,音乐常常能使队员变得更加斗志昂扬,使比赛的气氛更加浓烈。
音乐还能作为专门性的节目被展示出来。
这些娱乐节目常常能很好的抓住流行的脉搏,不惜重金请来当红歌星,演唱最新专辑中的主打歌曲,这些音乐节目的表演常常能成为节目中的亮点,成为增加收视率的法宝。
在针对老年人的节目中,例如许多老年人的保健和旅游节目中,音乐的使用则比较舒缓,宁静。
所以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音乐的选取常常会有一定的针对性,从而达到不同的效果。
而在综艺节目中,它所面向的可能就是各个层次的人群了,要做到雅俗共赏,迎合各个层次的人的需求。
例如春晚,就需要将各种音乐元素综合起来。
在歌曲的选择中,经典老歌,流行音乐,民族歌曲,一个都不能少。
音效师要特别擅于把握情景,恰到好处的融入音乐,找到与节目最佳的契合点。
一般节目的表演也是局限于舞台,所以音乐的空间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音乐的时空特征, 能使音乐具有渲染的气氛, 深化视觉的效果。
音乐的气氛、情绪虽然没有具体形象, 但通过与表演者相结合, 就会使音乐气氛、情绪更具体化、形象化, 从而使演出更丰满感人。
如在关于国庆阅兵式几位女飞行员的小品中,伴随着雄壮的军乐, 再加上踏着矫健步伐的英姿飒爽的几位女兵形象, 一种朝气和气势就顿时被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