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父子骑驴

教案父子骑驴

27 父子骑驴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意思,初步培养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不同的人对父子俩不同做法的评论。

2、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教学难点:
1、在学文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2、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这
句话的理解。

课前准备:
生:课外布置看动画片《父子骑驴》。

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积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板书设计: 27父子骑驴牵着毛驴
驴孝享指指点点竟然
教学环节:
一、看图揭题解“驴”
1、师出示“父子骑驴图”
师:说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师:这对父子和驴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识记“驴”
认识“驴”这种动物,注意正音。

师再出示“炉”的图片:“驴”与“炉”是一对形近字,怎么区分它们?再组词区别“护”。

3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抽读字词,找出不懂的字词,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2、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认读生字组词。

多音字“便”
(2)分段读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义,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集体解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说说父子都是怎么骑驴的?有哪几个人发表了自己的看
法?
2、学生交流、概括小结。

老先生、老太太、年轻母亲、小孩
3、究竟怎样做才是最正确的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

四、指导书写
1、自由读记生字。

2、交流记字好方法,提醒值得注意的地方(注意“孝”的写法和“教”不同)
3、师相机板书较难的字,生仔细观察。

“享”与“亨”要区分开,别忘了最后一横。

4.准确、规范地书写6个生字。

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1、形近字组词。

亨()狠()本()孝()炉()
享()狼()笨()教()驴()
2、造句。

竟然
3.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动词的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意思,初步培养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不同的人对父子两不同做法的评论。

2、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教学难点:明白“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的道理。

板书设计:27父子骑驴
老先生哈哈大笑笨
老太太忍不住说不孝(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年轻母亲大声地说狠心
小孩指指点点狠心
教学环节:
一、复习引入(复习生字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还记得父子都采取了哪几种骑驴的方法吗?
二、勾画重要句
1、哪几个路人先后对父子骑不骑驴发表了看法?用1、
2、
3、序号标
老先生、老太太、年轻母亲、小孩
2、他们的看法又各不相同,用波浪线画出来。

3、父子二人又是怎样做的?用横线勾画出来。

三、精读课文,启发教育
1、勾画完以后读一读,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读懂了什么。

2、小组互相交流,进行改进。

并推荐代表发言。

3、指名答,师相机引导。

4、体会不同人物的对话。

(1)老先生的话,抓住“哈哈大笑、竟然”体会。

哈哈大笑表现出老先生对父子二人的嘲笑。

结合“老”先生的身份,他说这话有道理吗?
(2)提问:“老太太为什么批评儿子骑驴?”老奶奶的话,抓住“不孝”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把握住“老奶奶”的特殊身份,尊老意识有错吗?所以才会“忍不住”。

(3)经过前两段的引导,生能自主关注说话人的身份进行理解。

年轻母亲对孩子的爱,小朋友们站在年轻母亲的角度上。

4、分角色读这四句话,指导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不同人物的感情。

5、引读9段
师:每个人说的好像都有他的道理,所以父亲想:
——“今天的事,左也不对,右也不对,到底该怎么做呢?”
提问:“为什么父子俩的做法会左也不对,右也不对呢?”
6、最后父亲是怎么做的?齐读:“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就照原来的做,还是牵着驴子走,谁累了就骑上去休息一下。


7、读了父亲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8
9、现在父亲终于下决心有了自己的主见,他们快快乐乐地回家了。

你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父亲下决心说的这句话吗?读一读父亲的话。

四、拓展学习,活跃思维
1、在平时生活中你碰到过这样的事吗?说一说?(买衣服、文具时,同学邀请去玩耍等)
2、分角色表演读。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哈哈大笑——指指点点——)
2、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3、对梅花鹿的生活习性进行资料的搜集,预习《一只梅花鹿》一课。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