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印构建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

中印构建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

中印构建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马健美(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00)[摘要]中印构建自由贸易区会产生贸易集聚效应、规模经济效应、资源优化配置效应、相互直接投资效应和区域经济发展效应等正经济效应;同时也存在一些负经济效应,如,中国将面临一定的税收损失、印度产品会对中国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以及印度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上会与中国展开竞争等。

但总体上中印构建自由贸易区对两国来讲是利大于弊的。

[关键词]中印;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中图分类号]F752.69[文献标识码]AThe Economic Effects of China-India Free Trade Z one if Cons tructedMA JianmeiAbs tract:To construct a China-India free trade zone will bring about positive economic effects in terms of trade agglomeration,scaled e-conomy,optimized resource allocation,mutual direct investment,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In addition,the negative effects will follow as well.For example,China will face some tax revenue loss;Indian products will strike China ’s markets to some extent;and India will compete with China in attracting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However,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a-India free trade zone will bring about more advantages than disadvantages for both countries.Key words :China-India,free trade zone,economic effects第2012年第9期(总第405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9,2012Total No.405[文章编号]1009-6043(2012)09-0071-02[收稿日期]2012-08-06[作者简介]马健美(1980-),女,回族,渤海大学讲师,经济学硕士。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

中印两国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人口超过10亿的大国,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逐步改善,两国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中国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印度也成为中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国。

在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中印作为两个发展中大国,如何趋利避害、加强合作、实现共赢就成为两国决策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印两国都表示希望通过探讨和逐步建立自由贸易区来进一步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向纵深层次的发展,并通过合作来增强两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笔者基于货物贸易的视角,系统地分析了两国构建自由贸易区的效应。

一、中印构建自由贸易区的正经济效应1.贸易集聚效应新贸易理论认为产业内贸易会使贸易参加国获得两方面的利益:一是规模经济导致的低成本和产品的低价格;二是消费者享受了差异产品并提高了其满足程度。

目前中印还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只是在未列名化学品和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上呈现出产业内贸易格局,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因此,若中印建成自由贸易区,就可以利用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减少贸易歧视和简化海关手续等手段使贸易便利化,大大提高双边贸易的效率;另外还可以利用拓展了的市场空间和市场规模、释放贸易潜力、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而产生双边贸易的集聚效应。

中印在贸易集聚效应的影响下,不仅能够扩大两国贸易规模,把两国经贸关系提升到新水平,而且会对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推动作用,很有可能改变世界贸易的平衡。

2.规模经济效应关于规模经济效应,巴拉萨在研究关税同盟时曾做过相关阐述,得到的结论是:“一体化的区域规模经济,与市场大小、市场需求状况的变化直接相关,同样会产生一体化的贸易效应、消费效应和生产效应。

”就中国而言,印度拥有11亿人口,其中有1.68亿人买得起高档耐用消费品、5.4亿人买得起消费品,而且中国消费品的平均价格比印度低20%-40%,并很受印度普通民众欢迎,因此两国构建自由贸易区将使中国商品在印度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

就中印而言,一体化后的市场上将拥有24亿的庞大消费人群,其中中产阶级总数超过6亿人,而且两国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比较相似。

根据瑞典经济学家林德的偏好相似贸易理论: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

因此中印两国随着市场空间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产品销量必然随之大幅增加,进而产生规模经济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升71--[参考文献][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Z]./shfz/yywstzgg/ygzc/ t20090407_359819.htm,2009-04-07[2]国家统计局.按行业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10年)[EB/OL]./tjsj/ndsj/2011/in-dexch.htm[3]国家统计局.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基本情况(2010年)[EB/OL]..cn/tjsj/ndsj/2011/indexch.htm[4]郝丛玲,纪汉霖.新医改对我国制药产业结构的影响[J].当代经济,2009(12)[5]安树伟,王思薇.“新医改”将长期影响医药行业健康发展[J].西部论丛,2009(5)[6]邹立昌.新医改对医药企业影响浅析[J].前进论坛,2010(6)[7]张超.新医改药企“战国策”[J].中国卫生产业,2009(5)[8]潘敬民.医药行业投资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7)[责任编辑:王凤娟]两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随着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两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加,通过合作可以增强两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谈判能力,维护共同利益。

3.资源优化配置效应中印在信息技术、能源资源、基础设施、科技、农业领域各具优势,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两国构建自由贸易区就可以消除一些制度上的障碍,拓展上述领域的合作,把各自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共同的产业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通过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扩散,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经济效益,使一体化内部形成生产效应,强化区域内部的产业竞争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而增强各自的国家竞争优势。

另外,随着中印经济的崛起,商用能源也逐步成为制约两国发展的瓶颈。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能源进口国,印度将在5年内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中国的第四大能源进口国,对能源的消耗和争夺也给中印两国带来了一些不安全因素。

因此,两国可以通过构建自由贸易区增强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应对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保障两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

4.相互直接投资效应直接投资的增加将有助于扩大产出水平、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加速经济增长。

中印通过构建自由贸易区可以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便利化。

就引进先进技术而言,印度在原子能的技术、农业技术、遗传工程、计算机特别是在软件开发方面的技术,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而中国的小高炉、小水电、家电、空间开发等技术也引起了印度的兴趣。

双方在这些方面取长补短,互相合作,可以加速各自的经济发展,减少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有助于促进两国关系趋向成熟。

5.区域经济发展效应区域经济发展效应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促进中国西部地区同印度的经贸发展。

中国的西藏、新疆与印度接壤,自古就存在商业往来,而且云南、四川同印度的经贸往来也较为频繁,两国构建自由贸易区,必然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符合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有助于中国东西部地区缩小差距;同时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必将促进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开发,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中印构建的自由贸易区是亚洲人口最多、市场规模最大的一体化组织,必将促进亚洲整体的一体化进程,特别是东亚及南亚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二、中印构建自由贸易区的负经济效应1.中国将面临一定的税收损失关税是中国税收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印构建自由贸易区,两国进出口关税将逐步降低或取消,这无疑会令中国在税收方面有一定损失。

但从整体经济效率上看,这一损失的比重不会太大,因为中国的实际关税并不高,而且降低或取消关税也可以节省用于打击走私的部分成本。

2.印度产品会对中国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中印两国的货物贸易结构竞争性较强,特别表现在药品、汽车、纺织品和服装上。

一旦两国构建自由贸易区,印度产品将以较为低廉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这虽然会使消费者受益,但也会给中国同类产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一定冲击。

3.印度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上会与中国展开竞争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可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还可以引进技术、推动其制度变革和体制创新。

据商务部统计,中国2010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23.9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8%,继续保持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一位。

而印度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仅次于中国的发展中大国,被众多跨国公司视为全球第二大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中印如果建成自由贸易区,会极大地扩大印度消费市场,而且一体化内部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势必会增强印度的人才技术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再加之其原本较中国完善的资本市场,必然会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上与中国展开较为激烈的竞争。

综上所述,中印构建自由贸易区对双方来讲都是利大于弊的。

但是构建自由贸易区的过程却是比较艰难的,两国不得不面对来自政治经济、国内国外的诸多不利影响,因此两国一定要增强互信、趋利避害,争取早日实现一体化,为亚洲的一体化进程和世界经济政治新格局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1]霍伟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文富德.浅谈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J].南亚研究季刊,2006(1)[3]杨文武,戴江涛.对于构建中印自由贸易区的理性认识[J].南亚研究,2006(1)[4]张宇燕,张静春.亚洲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印关系[J].当代亚太,2006(2)[责任编辑:王凤娟]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Ⅱ(上接第61页)商业经济第2012年第9期SHANGYE JINGJI No.9,2012 7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