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自由贸易区及其经济专业:非织材料与工程班级:093班姓名:徐云劼学号:目录:世界三大自由贸易区包括哪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其经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简介(包括形成、发展、成员国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发展(过去经济发展状况、现状、前景、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欧洲经济区及其经济✧欧洲经济区的简介(包括形成、发展、成员国等)✧欧洲经济区的经济发展(过去经济发展状况、现状、前景、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北美自由贸易区及其经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简介(包括形成、发展、成员国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发展(过去经济发展状况、现状、前景、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三大自由贸易区的经济体制等的对比及其发展前景或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或者在世界经济体制中所处的位置摘要一、世贸组织的理论基础1.开放贸易的理论依据:“比较优势”原则2.世贸组织允许适当贸易保护原则二、世贸组织中自由贸易原则与贸易保护原则并存三、WTO规则中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的相互博弈、制衡与兼容一个互利共赢的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与东盟双方约有7000种产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
也就是说,双方90%的贸易产品将实现零关税。
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与东盟将实质性地彼此开放市场。
在投资领域,自贸区的全面建成将使双方相互投资更加自由、便利、透明和公平。
一个共同营造的自贸区中国和东盟走过了近10年的共建自贸区之路。
2000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于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构想。
此后,双方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不断把双边合作推向新高度。
一个迎接考验的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这艘巨轮即将扬帆启航。
陈企业说,10年后中国-东盟贸易量至少应翻一番。
素林也认为,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带动下,东亚将巩固作为全球经济复苏火车头的地位。
世界三大贸易组织包括哪些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在编著的《贸易走向未来》中指出“世界贸易组织有时被称为‘自由贸易’组织,但这并不完全准确——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个致力于开放、公平和无扭曲竞争的规则体制。
1这就是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定位。
WTO开宗明义提出自由贸易宗旨,把贸易自由化作为世贸组织的基本目标,有关世贸组织建立和负责实施管理的贸易协定与协议中的基本原则都体现了自由贸易的思想。
然而,这里的自由贸易是“有节制的自由贸易”(薛荣久)。
从GATT到WTO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看到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在矛盾斗争与协调中谈判了近半个世纪,不断清除与解决贸易壁垒,又不断产生出新的贸易壁垒,不断推进贸易自由的原则又不断规定有关的例外条款和保障措施。
在WTO的思维逻辑、谈判过程、具体规则的实际运用中,体现了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这对矛盾的有效统一和共存,体现了市场开放与适度保护相统一的基本理念,WTO框架内的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是二元博弈、相互制衡与相互兼容的关系。
世贸组织正是在这种博弈中向前发展推动贸易自由化,各成员国也是在此中探寻必要对策,维护国家利益。
一、世贸组织的理论基础国际贸易包括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两种基本类型。
历史在经历了第一次发生在英国的自由贸易浪潮和第二次发生在美国的自由贸易浪潮后奠定了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并以此作为当今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调。
贸易保护理论经历几百年的发展也相应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实现世界范围的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有利于实现全球经济的福利最大化,也是WTO基本贸易规则和主要目标,自由贸易理论成为WTO的理论基础。
然而贸易保护是世界贸易中经常的事实,也时常成为一国的理性选择,对此WTO采取务实态度,允许适当贸易保护,贸易保护理论也成为一些规则的理论依据。
1.开放贸易的理论依据:“比较优势”原则“比较优势”原则是指,“各国获得繁荣首先是通过利用其可利用的资源,集中生产所能生产的最佳产品,然后是通过将这些产品与其他国家所能生产的最佳产品做交易。
2李嘉图创造“比较优势”一词。
李嘉图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那些利益最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根据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对贸易双方都有利。
“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只要出口那些它在生产率上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它就会从贸易中获益3。
“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种个体利益的追求很好地和整体的普遍幸福结合在一起。
由于鼓励勤勉,奖励智巧,并最有效地利用自然所赋予的各种特殊力量,它使劳动得到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分配;同时,由于增加生产总额,它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
“但最能保障整体利益的莫过于把总资本做最有利的分配,也就是实行普遍的自由贸易4。
比较优势理论成为世贸组织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推动力量,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促成WTO框架下各项协议达成,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矛盾的产生与解决的基础。
2.世贸组织允许适当贸易保护原则WTO以推进贸易自由化为己任,然而,由于世界经济,特别是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贸易自由化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论是GATT还是1995年以来的WTO,都没有也不可能对纳入框架的所有贸易产品和服务实现完全的自由贸易,从GATT条款分析看,很多地方体现了贸易保护的思想。
世贸组织尽管没有明确指出允许适当贸易保护的理论依据,然而实质上,它含有这样理论根据:(1)国家利益有差别,国家保护有其正当性。
早在亚当·斯密提倡自由贸易时,就提出了国家保护的合理性问题。
为什么国家有时会偏离自由贸易的原则?原因是自由贸易理论的假设存在缺陷,国家政策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仅从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的角度出发。
国家政策是建立在对政治、社会、经济、军事等综合考虑的基础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相比,国家的安全、国内秩序的维护等依然是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
WTO是以国家为成员的组织,各成员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参加WTO的活动必然考虑本国的利弊得失,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利益。
WTO要能有效运转,就必须承认和尊重国家主权,体现一国的基本政治意图,WTO中的磋商、再磋商和透明度原则等就表现了允许成员体现政治意图的要求。
(2)国家间贸易得益分配不均,贸易保护有其必要性。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越是能够以比较高的价格出口本国的产品而以比较低的价格进口产品,按照经济学术语就是贸易条件越是有利,就越能够从贸易中获得较多的利益。
这就是贸易利益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配,这是产生贸易保护的主要渊源。
有学者用扩展后的李嘉图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现象和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做模型分析,5指出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虽然确实对贸易双方都有好处,但贸易双方因自由贸易得到的好处是不均等的。
一般说,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中,发达国家得到的好处比发展中国家得到的好处要多,这样发展中国家想追赶发达国家,实现本国复兴的愿望很难实现。
于是国家之间在对贸易利益的争夺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保护贸易政策的实行。
GATT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和例外条款等保护性措施正是起到了纠正贸易利益分配不公的作用。
(3)保护幼稚工业论。
1994GATT对幼稚工业虽无明确定义,但在GATT1994第18条A节和C节中规定允许发展中成员为建立尚不具备竞争能力的工业,实施关税保护和数量限制措施。
这就是保障条款之一的幼稚产业保护条款。
其经济学上的依据就是由来已久的“幼稚产业说”。
该学说的代表人物为美国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德国的费里德里希·李斯特。
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一个处于发展早期的国家,应该通过保护性关税和配额,来保护其有关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直到相关产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先进程度,能与进口产品竞争或能出口。
当本国的新生工业发展到足够强壮可以与外国同类产业进行竞争时就撤消贸易保护。
二、世贸组织中自由贸易原则与贸易保护原则并存1.促进贸易自由化原则世贸组织所有的文件中反复表明,世贸组织接受1947年关贸总协定所实现的贸易自由化的成果,把自由贸易作为实现世贸组织目标的重要途径。
贯穿WTO及相关法律文件的基本原则也体现了自由贸易思想。
WTO的自由贸易原则是指其中以消除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为目标的有关部分,主要是包括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关税减让和禁止数量限制等内容。
非歧视原则是WTO自由贸易规则的基石,其中多边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是WTO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自由贸易起点,实质是保证市场竞争机会平等,有条件和有限制的多边国民待原则遇反映了贸易自由化的动态要求,其目的是保证国外产品和服务商与国内产品和服务商平等地位,非歧视原则保证了贸易自由化成果在所有世贸组织成员间适用一致。
关税减让,非关税壁垒取消、抑制和规范使贸易自由化趋势增强。
不断扩大市场准入原则使贸易自由化从货物延伸到投资和服务贸易。
公平竞争原则,使成员方避免采取扭曲市场竞争的措施,纠正不公平贸易行为,创造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在这些原则促进下WTO不断拓展自由贸易的范围,加深贸易自由化的进展。
通过8轮谈判,关税降幅分别为35%、35%、6%、15%、20%、35%、25%—33%和40%,谈判从货物贸易延伸到知识产权、国际投资等三个重要的经济领域。
2.世贸组织中允许适当贸易保护原则WTO的框架结构和具体协议凝聚多边贸易体制的基本原则中也包含了适当贸易保护的原则。
从GATT条款来分析,很多地方体现了贸易保护的思想,并规定了具体的保护措施,这些措施有:(1)WTO规则的例外。
为了平衡“一揽子”接受课加在成员身上的严苛的义务,以及考虑到各成员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实际,设置许多“WTO规则的例外”。
包括一般例外、安全例外、地区经济一体化、知识产权、边境贸易等,例外规则涉及到每个贸易领域及每个协定。
允许成员在理由正当,确有困难的情况下免除部分或全部应履行的WTO规则设定的义务,以此平衡成员相互间的经济利益。
(2)保护幼稚产业措施。
WTO允许发展中成员为保护民族工业和本国经济利益而使用保护措施。
GATT1994第18条规定允许成员为促进建立某一特定产业而背离承诺,采取关税保护和数量限制或其他政府援助措施。
(3)贸易救济措施:作为WTO贸易救济措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保障措施在开放市场条件下维护WTO成员合法的贸易权益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相关文件有《保障措施协议》、《反倾销协议》、《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
关贸总协定第19条规定成员方在进口激增并对其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时,采取进口限制措施,可以暂时背离义务以及对其面临困境的生产者提供更高的保护。
GATT1994第6条,第16条及专项的《反倾销协议》和《补贴和反补贴协议》为各成员提供了对付倾销性和补贴性进口产品可能对国内工业造成不公平竞争和损害的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