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与健康ppt_-_理论知识篇

体育与健康ppt_-_理论知识篇


第三章 体育锻炼与体能
第二节 发展速度素质
三、速度素质的测试方法 1.30米途中跑 2.50米途中跑 3.60米冲刺跑
第三章 体育锻炼与体能
第三节 发展力量素质 一、提高力量素质的要求与方法
1、概念 力量:是肌肉在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它是以人体所手的负荷量来衡 量的。 力量素质的类型:1)最大力量 2)爆发力 3)力量耐力 肌肉收缩形式:1)等张收缩:肌肉的一端被固定进行收缩时,其长度缩短, 而张力不变。 2)等长收缩:当肌肉处于两端被固定的情况下进行收缩时, 其长度不变,而张力增大。 2、要求和方法:体育锻炼中,通常以等张性力量练习来发展力量素质。
体育锻炼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二、循环系统的功能 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和淋巴管是运输器官,淋巴管还具有防御 功能。 人体通过循环系统的活动,向全身几百亿细胞供给血液,血液把 呼吸系统摄取的氧气和消化系统摄取的丰富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输 送给人体各种组织和各器官系统,使之维持生命的活力。心脏功能 不好,运输系统发生故障,人体的新陈代谢以及生命活动就会受到 严重的威胁。因此,心脏是人体各器官中最重要的器官,心脏血管 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健康状况和体质水平。
三、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1、能提高神经系统工作过程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和神经细胞工 作的耐久力; 2、能使神经细胞获得更充足的能量物质和氧气的供应,从而使大脑 和神经系统在紧张的工作过程中获得充分的能量物质保证; 3、能使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合理交替,避免神经系统过度紧张, 可以消除疲劳,使头脑清醒,思想敏捷; 4、能使左、右半脑得到均衡的发展。
第四章 体育锻炼与常见病防治
第三节 肥胖与肥胖症
一、肥胖与肥胖症的成因 1、不良的饮食习惯 2、遗传因素 3、缺乏锻炼 二、肥胖与肥胖症的危害 1、引发高血压 2、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 3、易患脂肪肝、胆结石、冠心病
第一节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 (The factor affecting the wellness)
健康新概念
1.生物学因素
1)致病微生物 2)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 1)卫生资源 2)社会环境 2)医疗保健手段 5生活消费
3.卫生服务因素
4.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1行为习惯 2生活时间 3生活节奏 4生活空间
第四节 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三、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1、能促进骨骼生长外,还能提高骨骼的坚固、耐压性。 2、可提高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3、使关节周围的关节囊、韧带和肌腱增厚,伸展能力、 肌肉力量增大,提高关节的牢固性 4、肌肉粗化 5、能量物质储备水平提高
第三章 体育锻炼与体能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
2)绝对柔韧性
指反映身体本身或某部位的柔韧性。
第六节 发展柔韧素质
二、柔韧素质的测试方法
(一)立位体前屈 (二)俯卧抬臂 (三)转肩 (四)坐位体前屈
第四章 体育锻炼与常见病防治
第一节脂肪肝
一、成因与危害 1.成因:不科学的饮食结构,缺乏运动和滥பைடு நூலகம்药物。 2.危害:影响人的消化功能和肝脏正常的代谢功能。
一、糖尿病的分类 1、胰岛素依赖型(Ⅰ型) 2、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 二、成因与预防 成因: Ⅰ型糖尿病的发病与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 Ⅱ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与遗传及肥胖有关 预防: 若有以下症状之一者,请去医院检查 1、有糖尿病家属史,且年龄超过40岁 2、原来很胖,现体重减轻而找不到原因 3、“三多一少”症状明显 4、反应性低血糖(餐后3-4小时发生) 5、反复出现皮肤疔痈 6、男性患者出现阳痿,女性外阴顽固性瘙痒
第四节 发展耐力素质
三、耐力素质的测试方法
(一)12分钟跑 (二)俯卧撑 (三)坐蹲跳 (四)1500米
第五节 发展灵敏素质 一、灵敏素质的概念
人体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快速、准确、协调地改 变身体姿势、运动方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它与速度、 力量、柔韧、协调等素质有关,它是有关器官系统、 运动素质以及运动技能协同配合的综合表现。
第二篇
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概念
理论知识篇
(Physical Education And Wellness Conception)
本章主要分析以下内容: 1.什么是健康? 2.什么是健康促进? 3.如何培养体育意识,增强身体健康?
第一章
第一节
体育与健康概念
健康新概念( New Wellness Conception )
第二章
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作用
第二节 体育锻炼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一、循环系统的构成 人体的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淋巴管组成的。 人体循环系统的两条航线: 1、体循环:
左心室 右心室 主动脉 肺动脉 毛细血管 肺动脉分支 小静脉 静脉 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 右心房
2、肺循环
肺毛细血管 左心房
第二节
第三章 体育锻炼与体能
第二节 发展速度素质
二、发展速度素质的生理基础
(一)反应速度的生理学基础
1.感受器的敏感度 2.中枢延搁 3.效应器的兴奋性
(二)动作速度的生理学基础
1.肌纤维的百分比组成及其面积 2.肌力 3.条件反射的逐渐巩固
(三)位移速度的生理学基础
1.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 2.肌肉中快纤维的百分比组成及其肥大程度 3.各中枢间的协调性
第二章 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作用 第四节 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一、运动系统的构成:
人体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关节、肌肉组成,是 人们从事劳动、运动的器官。
二、运动系统的功能:
骨骼是运动的杠杆,肌肉是运动的动力,关节是 运动的支点,它们在神经系统的统一控制和调节下, 进行肌肉的收缩和放松,牵动骨骼去完成人体的各种 动作。
一个人除了没有高度治疗的身体疾病外,还应有余力应付意外的 挑战,并有足够的能力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2.心理健康
不仅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且他还要求一 个人必须具有情感认识、接受、表达、独立行为以及应付日常各种挑 战的能力等。
3.道德健康
指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作贡献,能与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的能力。尤其重要的是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 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善、美、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 力。
第二节 体育与健康 (Physical Education and Wellness) 一、人最可贵的是健康
——健康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
二、运动是增进健康的重要措施
——生命在于运动
第三节 体育与健康促进 (Physical Education And Wellness Promotion) 一、“体育”的基本概念
1.体育是培养和完善人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和过程; 2.体育所借助的手段一般称为身体活动或过程; 3.体育不仅是通过身体,而且还必须是针对身体所进行的教育。
二、健康促进的概念
以健康教育、组织、法律、政策和经济等综合手段对有害健康 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生态环境,促进人 类健康。
三、体育与健康关系
第五节 发展灵敏素质
二、灵敏素质的测试方法
(一)象限跳 (二)侧跨步
第六节 发展柔韧素质 一、柔韧素质的概念及分类
柔韧素质: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幅度,即关节的肌 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张能力。 柔韧的分类: 1)相对柔韧性
指某一部位的柔韧性与另一部位的柔韧性之比的 一种相对值。其测量的优点在于能排除身体形态的差 异。
1.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原则 2.体能的内涵及锻炼的方法
第一节 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原则
第三章 体育锻炼与体能
一、正确选择锻炼方法和手段——提高身体素质原则
体育锻炼方法多种多样,目的不同,采用的方法、 手段也不尽相同。 二、全面发展原则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各器官系统既相互影 响又相互制约。体育锻炼追求的的是使人体的形态、 机能、各种身体素质以及心理品质等得到全面和谐的 发展。
1.体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 2.通过体育教会人们去合理、有效地利用、保护和促进身体健康, 它是一种利用身体而又去完善身体的活动过程。
第二章 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作用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
1.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2.体育锻炼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3.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4.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第二节
体育锻炼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三、体育锻炼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1.使人的心脏产生运动性肥大 2.提高心脏的储备力 3.改善血管功能
第二章 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作用 第三节 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一、呼吸系统的构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1、呼吸道包括: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 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总支气管、叶、段支气管及各级 分支,直到肺泡。气管是气体的传导部分。 2、肺位于胸腔,呈圆锥形,右肺较左肺略大。
第三章 体育锻炼与体能
第三节 发展力量素质
二、发展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
1.肌肉肥大 2.神经调节机能 3.骨杠杆的机械效率 4.肌纤维的组成
第三章 体育锻炼与体能
第三节 发展力量素质 三、力量素质的测试方法
(一)背肌力 (二)立定跳远 (三)推实心球
第三章 体育锻炼与体能
第四节 发展耐力素质
一、提高耐力素质的要求与方法
第四章 体育锻炼与常见病防治
第二节 糖尿病
三、专家建议
1、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有三个途径:控制饮食、加强运动、辅以药物治疗 2、鼓励Ⅰ型糖尿病患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改善心血管功能 3、 Ⅱ型糖尿病患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控制血糖水平 4、所有的糖尿病患者,要加强医务监督 5、运动前,与医生讨论自己的病情,制定运动方案
第三章 体育锻炼与体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