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专业导论》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20*******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类型理论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
课程学分1学分课程学时16学时
修读学期第2学期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合作开发企业长春吉韩模具有限公司
执笔人于洋、张长春、韩建民审核人赵洪波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目前国内模具行业与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正确评定事物的能力,良好的交往与沟通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课程与前修课程识图与制图、模具专业认识实习相衔接,与后续课程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等课程相衔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2设计思路
通过广泛的企业调研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的跟踪反馈,针对于一线模具零件加工岗位、模具设计岗位、工艺制定岗位、模具装配与维修岗位等知识需求制定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就是通过“导行业、导专业、导兴趣、导专业学习基础”,让大学生对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引导他们热爱这个专业,从内心喜欢这个专业,激发专业欲望,并在此过程中树立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形成科学的职业态度,提升职业素质。
2.课程目标
引导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了解后续专业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认知行业发展趋势和专业技术现状,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铺垫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基础。
2.1能力目标
1.通过“导行业”,让学生具备正确认识目前国内模具行业现状与发展的能力,达到行业认知;
2.通过“导专业”,让学生具备正确认识模具专业面向领域和就业将要从事的岗位的能力,达到专业认知;
3.通过“导兴趣”,使学生在了解行业和专业的基础上,喜欢上模具专业,喜欢上将要从事的工作岗位,能够对职业前景充满期待。
4.通过“导专业学习基础”,使学生对后续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掌握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发学习兴趣。
2.2知识目标
1.了解模具行业的概况、现状和发展趋势;
2.认知模具专业面向的领域及现实岗位,了解就业从事的岗位职业素质要求;
3.掌握模具生产的一般过程,成型工艺、工序和实现工序所需模具的种类;
4.了解冲压成型、塑料成型规律及塑料模具和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
2.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3.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与评定事物的能力;
4.培养良好的交往与沟通表达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教学内容
从专业知识的讲授来说,模具专业导论课程的主要作用是专业课程的入门课,因此,在课程整体设计中,专业知识讲授只占到30%。
从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来说,由合作企业长春吉韩模具有限公司提供的关于模具种类及认识、模具加工等方面视频、动画等教学辅助文件的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通过学生的交流,推动表达、协作、创新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大概占70%。
表1学习任务描述
4.实施建议
4.1师资队伍
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具体要求:专任教师要求:
1.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
2.获得国家冷热加工类高级工或工程师及以上职业资格;
3.熟悉模具设计与制造知识,并有企业或培训经历;
4.熟悉相应国家标准和工艺规范。
兼职教师要求:
1.具备工程师以上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
2.在企业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工作或相应的管理工作;
3.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基本的教学能力。
4.2教材及相关资源
本课程选用现有教材,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现有教材《模具导论》,由杨占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另外可备选教材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用书《模具概论》,由谢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4.3教学组织模式
围绕让大学生对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引导他们热爱这个专业,从内心喜欢这个专业,激发专业欲望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进行集体学习、小组讨论、自由发言、主题问答、现场评价等教学活动,同时教师密切关注过程,突出学生能力、态度、和团队精神培养,了解学生的要求,解决新生的疑惑,因材施教、多元评价。
表2教学组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