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第八章交互作用理论
第四节 沟通分析方法
• (一)心理协议 • 一种A-A式的沟通
(二)沟通分析的步骤
• l、 倾听来访者诉说他的问题 • 2、讨论“咨询协议”。 • 3、介绍P—A—C理论的基本观点。 • 4、向来访者详细解释他所持的人生态度,指导他建
立起更现实、更合理的人生态度:“我行一你也行”。 • 5、结束
我和谁很难沟通?
1. 名字 : ………..名字:………. 名字:………… 2. 他们用什么心态沟通?
CP,RP,NP,A,FC,CC,RC 3. 我用什么心态沟通?
CP,RP,NP,A,FC,CC,RC 4. 双方的感受如何? 5. ……………………………………………….
我和谁很容易沟通?
1. 名字 : ………..名字:………. 名字:………… 2. 他们用什么心态沟通?
• 太好了,终于下课了,可以吃饭了 • 就知道吃饭,不好好学习
CC (顺从型儿童) 对 CC(顺从型儿童)
• 按你的方法办吧 • 还是按你的方法好
RC(叛逆型儿童)对 RC(叛逆型儿童)
• 我才不要你管呢 • 我也不要你管
互补性沟通
交错性沟通
隐蔽的沟通
社会层次的信息:
• A:我这次准备不充分,所以没有考好,真不好意 思。(A-A) • B:你运气不好,下次再好好考吧。(A-A)
0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父母自我心态有 ? 个
• P Parent 父母自我心态 • CP Critical Parent • 批评型父母 • RP Rescuring Parent • 拯救型父母 • NP Nurturing Parent • 抚育型父母
2、成人自我心态有 ? 个
• 每年十一月十七日这天消防技能逃生演习比赛 组织得有板有眼。
• 临近岁末的卡拉OK大赛同样搞得轰轰烈烈, 也是嘉奖有功之臣的晚会。
• 春节团圆晚会更有声有色,大家其乐融融共同 举杯是多么幸福的时刻。
浙江大学文化
开始关注本科教学
示范
父母身教
了解自己的消极面
• 我是: ……………………… • 别人是: …………………… • 世界是: …………………… • 生话是: …………………… • 成功是: …………………… • ……………………………
• “老好人”,因为他们始终在努力争取获得他人 的赞许。尽管他们一直在追求,但每当成功时, 却又感到山外有山,风光在前。
“我不行-你也不行”
• 出现在最初两年。它取决于大人照看孩子的态度。如 果母亲对孩子冷漠,在第一年只是出于无奈才不得不 去照料他,那么,当第二年孩子开始蹒跚学步时则很 可能意味着婴儿期的结束,爱抚也就随之消失。同时, 他受到的体罚却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如会因弄破东 西而受父母打骂,因摔倒而碰破皮肤等等。
工 作 幸 福 度
与
企 业 文 化
富士康文化:过分理性/没有情感
真相揭露 亡羊补牢?
正面案例:07浙江10佳之一
80年代创业初期遇火灾 女工放假3天不扣工资 男工清理现场加班工资
职工4个100%: 签劳动合同 免费体检 岗前安全教育 工伤保险
企业文化基础: 彼此相爱
08金融风暴,公司亏损
• 每年员工生日晚宴,公司领导到场举杯庆贺, 体现关心和厚爱。
NP (抚育型父母)对 RC(叛逆型儿童)
• 我来帮你吧 • 不要你帮
CP (批评型父母)对 RC(叛逆型儿童)
• 这点事情都做不好,走开,我来做 • 不行,我偏要做
FC (自由型儿童) 对 FC(自由型儿童)
• 太好了,终于下课了,可以吃饭了 • 太高兴了
FC (自由型儿童) 对 CP (批评型父母)
(二)游戏分析
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最普遍的人生态度 是“我不行一你行”,而应付这种处境的方法 是游戏,表现为进攻性的防御 。
游戏是一系列隐性沟通,是一套原地转圈的相 互作用。
游戏
你能告诉做人的意义吗? 我觉得帮助别人是有意义的 有点道理,但帮助别人有怎么样呢 我觉得交朋友是有意义的 有点道理,但朋友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 (其实,意义是相对的,任何意义都同时又没有意
• 我来帮你吧 • 去去去,就凭你
A(成人自我心态)对 A(成人自我心态)
• 需要我帮忙吗 • 不用了,谢谢
A(成人自我心态)对 NP (抚育型父母)
• 需要我帮忙吗 • 还是我来帮你吧
NP(抚育型父母)对 A (成人自我心态)
• 我来帮你做吧 • 不用了,谢谢
NP (抚育型父母) 对 FC(自由型儿童)
• 你必须今天为我咨询,否则我就来不了了。 (A-C) • 那好吧,我在咨询中心等你。(C-A)
心理变态
了解日常生话心态
• CP : ………………. • RP : ………………. • NP : ………………. • A : ………………. • FC : ………………. • CC : ………………. • RC : ……………….
• 我来帮你吧 • 那太好了,省得我做
CP (批评型父母)对 FC(自由型儿童)
• 这点事情都做不好,走开,我来做 • 那太好了,省得我做
NP (抚育型父母)对 CC(顺从型儿童)
• 我来帮你吧 • 好吧,好吧
CP (批评型父母)对 CC(顺从型儿童)
• 这点事情都做不好,走开,我来做 • 好吧,好吧
心理层次的信息:
• A:我不是个好学生,你批评我吧。(C-P) • B:是的,我就批评你。(P-C) (可能B会想:明明想批评我,还说得这么好听,虚伪。RC-CP)
角型隐蔽沟通
社会层次的信息:
• 我想今天提前咨询,明天我要回老家去了。 (A-A) • 那好吧,我在咨询中心等你。(C-A)
心理层次的信息:
生命剧本
• 1 成功 快乐 胜利 赢家剧本 • 2 平凡剧本 • 3 失败 悲伤 输家剧本 • 。。。。。。。。。。。
我的生命剧本是那一种?
• 1 成功 快乐 胜利 赢家剧本 • 2 平凡剧本 • 3 失败 悲伤 输家剧本
我的成功生命剧本
• 我是: ……………………… • 别人是: …………………… • 世界是: …………………… • 生话是: ……………………. • 成功是: …………………….
xinlijiankangyang@ key: 668866886688
谢谢!
• A Adult 成人自我心态
3、儿童自我心态有 ? 个
• C Child 儿童心态 • FC Free Child 自由型儿童 • CC Compliant Child 顺从型儿童 • RC Rebellious Child 叛逆型儿童
第三节 沟通分析
CP(批评型父母) 对 CP(批评型父母)
义,所以来访者是认定没有意义,你再说也被他 否定,落入他的圈套。
和尚道士给你预测命运也是游戏:
你很有前途,只是……(你必须给我钱) 只是什么? 你有一些障碍 怎么办呢? 要买护身符 我不想买 没有关系,可以多烧点高档的香
我实在没有时间写论文 那你可以利用空余时间 空余时间都被招待客人占用了 难道天天有客人吗 没有客人时也总要忙一些家务 没有家务时可以写 没有家务时朋友请我去玩
游戏三角形
罪犯常见心理游戏:我是受害者
爸爸:你怎么还不做作业,看我这么收拾你。(迫害者)
孩子:(哭着大叫)奶奶,奶奶……
(受害者)
奶奶:(跑过来保护孩子,责备爸爸)住手,
有你这样打孩子的。
(拯救者)
爸爸:(气呼呼地离开了家)
(受害者)
孩子:等我长大了要打打还。
(迫害者)
奶奶:哎!你也太不懂事了,害得我与你整天爸爸吵
• 自暴自弃,失去希望,一蹶不振 • “成人”已停止使用
“我行-你不行”
源自父母的虐待。一个最初认为父母“行”又 长期受到父母虐待的孩子,将转入第三种见解 “我行-你不行”(亦称为犯罪意识)
始终认为自己是对,错误在别人。
“我行-你也行”
是一种有意识的、能以语言表达的见解,所以 它不仅包含了涉及个体及他人的大量信息,同 时也包含了来自哲学和宗教抽象中的那些从未 有过的可能事件。
“我不行-你行”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 种见解。 “我不行”是一种自卑感,是对自己幼弱无能、不 能自助的现象的反映。 “你行”源于别人的轻轻抚摸。
• 一个人怀有“我不行一你行”这种态度时,就容 易听任他人的摆布,因为他非常需要得到别人的 爱抚或承认。
• 一旦生活在强手如林的环境中而感到太痛苦时, 便会产生逃避生活的倾向。
CP,RP,NP,A,FC,CC,RC 3. 我用什么心态沟通?
CP,RP,NP,A,FC,CC,RC 4. 双方的感受如何? 5. ………………………………………….
三、游戏分析
(一)四种人生态度 人与人之间的态度: 1.我不行—你行 2.我不行—你也不行 3.我行—你不行 4.我行—你也行
“我不行-你行”
• 你当初应该再迟几天抛出去,那样赚更多。 • 你懂什么!?它要涨是听你说的?
NP(抚育型父母)对 NP(抚育型父母)
• 我来帮你做 • 不用了,你休息吧
CP(批评型父母)对 NP(抚育型父母)
• 你当初应该再迟几天抛出去,那样赚更多。 • 您就别为我费神了,忙你自己的吧
NP(抚育型父母)对 CP (批评型父母)
第八章:交互作用理论: T A(沟通分析)
伯恩内(Berne,E.,1910-1970)
一、自我的三个成分
自我心态(成分)
• P Parent 父母自我心态 • A Adult 成人自我心态 • C Child 儿童自我心态
P.A.C. 的能量有多高?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