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婚姻法期末论文——论婚姻关系破裂的认定

婚姻法期末论文——论婚姻关系破裂的认定

本科生期末论文学院题目:浅谈婚姻诉讼案件中感情破裂的衡量标准学号:姓名:专业班级:2014年6月1 日摘要: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许离婚。

同时列举了以下几种判定感情破裂的情形: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公告失踪,另一方面提出离婚诉讼的,也应准予离婚。

但是解放区法院在民事审判工作中发现,由于大多数情形超越法律所列举的情形,如双方经常吵架、分居一年多尚未两年、一方当事人不同意离婚、闪婚、因财产缘由离婚、因家庭成员关系离婚等,且部分案件双方当事人及其家人争执不下,一方当事人情绪较为激烈,无论判离与不离,均表示要上诉或者上访,案件存在较大信访隐患,法官也难以把握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法官也不敢轻易判决离与不离,因此,承办法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当事人第一次起诉离婚时即往往判决不予离婚。

但是,草率的判决并不能真正挽救当事人的婚姻关系,反而有可能会导致双方的矛盾更加恶化,六个月后再次起诉,会增加当事人的讼累和司法成本,还有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如何把握离婚案件中当事双方感情是否破裂已经成为婚姻诉讼案件中一个绕不开的难题。

关键词:婚姻诉讼感情破裂衡量标准一:感情破裂衡量标准模糊(一)感情破裂标准不科学首先,笔者觉得仅仅用感情破裂这一标准来判断是否准予离婚,并不科学。

总所周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性生活等内容是一个完整的婚姻关系所必须的,甚至还包括了金钱权势等非常复杂的非情感因素。

感情交流不能代表婚姻生活的全部。

尤其是当前,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压力的加大,夫妻之间往往由于其他原因导致不能生活在一起,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不愿意再生活在一起即便是感情尚未完全破裂,如果不判决离婚只能给当事人造成诉累,给家庭带来更大的裂痕,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因此,夫妻感情的破裂不必然表示婚姻关系的破裂,或者有的夫妻感情未破裂但是双方均希望离婚只是财产和孩子抚养方面达不成协议。

故我国《婚姻法》将“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作为离婚法定理由,未能完全反映婚姻关系的本质属性。

笔者认为婚姻具有契约中的自由、平等和公平理念,其性质是合同,但又高于合同。

因此在夫妻合同难以继续履行的情况下,应根据双方意愿并综合各种因素来判断是否达到离婚标准,同时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进行仔细沟通和调查,以达到公平合理,给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中指出,“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应当从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的现状和有无和好的可能等方面综合分析”,这实际上界定了“夫妻感情破裂”概念的内涵。

法学专家在以往的婚姻法教科书上都充分肯定了从以上5方面综合考察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然而,将上述5方面的综合情况作为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的标准,既缺乏科学性同时也缺乏可操作性。

这主要是因为,“婚姻基础”较好、婚前情投意合的夫妻,婚后的相互关系可能发生变化,而婚姻基础较差的如父母包办的夫妻可能“先结婚后恋爱”甚至成为恩爱伉俪;“婚后感情”曾经很好的夫妻也难以保证以后不发生变化或必然能白头偕老;“离婚原因”与夫妻感情破裂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况且,离婚理由是否充分又如何来认定?“性格不合、无共同语言”或“与配偶在一起不快乐、不幸福”的理由是否充分?以“对方不尊重、不理解本人”为由起诉离婚可否准予?至于“夫妻关系现状”自然可反映双方目前的感情状况,但假如双方对“夫妻关系现状”的陈述或认定不一致甚至大相径庭又如何判断?由此可见,上述5方面中的前4个方面即“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现状”与夫妻感情破裂之间虽有联系但并非是必然相关,而最后一个要素“有无和好可能”才是认定夫妻感情破裂与否的最重要的依据。

将上述5要素作为判断“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内涵,而且要求从这5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也就是说这5个要素是并列的、无主次之分的,这就给审判工作带来了操作上的难度。

因为这5方面的实际情况未必都呈现同一方向的性质。

如一对夫妻婚前自由恋爱结合,婚后生有2个子女,虽时有争吵但已共同生活了20年,近年来因丈夫经常赌博、不尽家庭义务,妻子多次规劝无效便起诉离婚,丈夫则在法庭上认错并要求妻子再原谅他一次,但妻子已不再相信他的保证。

于是,审判员若判决不离,强调的是原被告自由恋爱、婚姻基础好,已共同生活了20年有一定感情,且男方已有悔改表现;若判决离婚,则是强调原被告虽自由恋爱但婚后感情一般,丈夫有赌博过错又屡教不改。

于是,当事人的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往往取决于法官的主观判断,而个人阅历、价值判断、办案经验以及工作作风不同的法官或许会作出不同的认定。

所以,以5要素作为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内涵,既使法官的断案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具有了灵活性,但却难以避免其随意性。

(二)感情破裂标准难以把握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不仅局外人难以判断,就是婚姻当事人也会存在不同的认知。

法官处理离婚案件时,往往需要在较短的审理期限内对各种各样的夫妻感情做出准确判断,并以此决定婚姻关系的存亡,既不合乎实际,也不利于司法实践。

同时,由于法官自身认识上的差异,同样的离婚案件,因不同法官的认知,从而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裁决结果,随意性较大,导致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太大。

有的当事人往往拿出既往判决来要求法官做出相同或相类似判决,有的则以信访为要挟要求法官做出有利于其的判决,有的则以法官不懂的婚姻为由要求更换法官等等,这样以来极易导致司法不统一,判决不公现象的产生,并有可能激化矛盾。

以笔者所了解到的某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为例,双方当事人感情基础良好,且孕育两个孩子,但是双方老人相互敌视,并唆使当事人离婚,双方当事人也因此经常吵架,后双方因南水北调拆迁索要安置房产生分歧,相互大大出手,一审判决不予离婚,为此,双方都以跳楼相威胁,要求重新做出判决,判决双方离婚并分割房产。

(三)感情确已破裂的具体情形列举僵化我国《婚姻法》中列举出“感情确已破裂”的五种具体情形,以及《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中所包含的14种情形,具体包括: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它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

2.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

3.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4.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

5.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

6.包办、买卖婚姻,婚后一方随即提出离婚,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

7.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满3年,确无和好可能的,或者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又分居满1年,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

8.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

9.一方重婚,对方提出离婚的。

10.一方好逸恶劳、有赌博等恶习,不履行家庭义务,屡教不改,夫妻难以共同生活的。

11.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

12.一方下落不明满2年,对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

13.受对方的虐待、遗弃,或者受对方亲属虐待,或虐待对方亲属,经教育不改,另一方不谅解的。

14.因其他原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

推出以上具体规定目的就是增加离婚法定标准的可操作性,减少法官的主观随意性。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诉讼离婚的原因正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随着新情况的发生,现有的这些情形已不能全面反映离婚的具体原因。

且即使发生了法律中所列举的情形,由于发生程度、具体情形、是否悔改难以二:完善离婚诉讼法定标准的对策建议(一)完善立法,综合定量判定离婚的标准。

变“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为“婚姻关系确已破裂”,“婚姻关系确已破裂”是指由于感情或者其它原因,综合导致夫妻双方无法共同生活,婚姻关系无法继续维持。

一方面,我国的婚姻并非完全以感情为基础,而是生活、经济、社会等综合因素为基础;另一方面,感情的好坏并非维持婚姻的惟一纽带,有的开始感情较好,生活一段时间则经常吵架;有的开始无感情基础后续感情培养较好;有的感情一直较好,但因其他琐事导致恶化;有的感情虽然不后准备离婚但是又在婚姻存续期间慢慢恢复等。

因此,综合各种因素,仔细调查研究,判断“婚姻关系是否确已破裂”,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婚姻关系中的内容,更有利于解决婚姻纠纷。

(二)充实情形,全面概括列举“婚姻关系及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形。

现阶段,离婚理由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已有的五种情形外,有必要对当前主要的一些离婚理由加以总结整理,并予以增加,在立法中体现,具体如:1、双方持续分居或虽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未同居生活达一定期限的。

2、婚后一方患有各种严重传染性疾病且久治不愈的,或婚前隐瞒生理缺陷、生理疾病久治不愈的。

3、双方长期吵闹,曾达成离婚协议或提出离婚诉讼。

4、一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

5、一方与家庭其他成员关系恶化,积怨成仇,波及夫妻反目,家庭正常共同生活无法维持等等。

当然,法院在处理具体离婚纠纷时,要充分考虑案件当事人婚姻状况的所有情形,在某些情况下,虽然符合上述情形,但不准予离婚的处理结果对维护当事人合法利益更为有利的,法院可驳回离婚请求。

(三)成立专门合议庭,实行统一标准。

当前,离婚诉讼已经成为基层法院民事诉讼中常见的案件类型,按照有关部门统计,离婚诉讼案件占到全部民事案件的27%,且由立案庭随机分配到不同承办人手中,而每名法官的调解率、结案率、判决离婚率均不同,尤其是相似类案件具体判决结果上也会存在不同,造成同样的案件判决结果却不一致的现象,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司法不公现象。

为解决此问题,有条件的基层法院可以成立婚姻家庭合议庭,抽调经验丰富人员专门负责承办离婚诉讼,从而进一步提高离婚案件调解率,化解家庭纠纷,确保和谐稳定,并在离婚的判决标准上相对而言能够更为统一。

(四)设立离婚冷静期,减少当事人讼累。

在现在的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第一次起诉离婚,一般来说,法官为稳妥起见往往会判决不准离婚,待当事人六个月后再次起诉,人民法院的判决基本上都是以判决准予离婚为主。

因为,经过六个月时间再次起诉,法官认为当事人的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无法挽回,但是这样做有草率之嫌,也实际上给当事人造成相当的讼累,不仅包括金钱、精力,还包括感情的再次伤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