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臭氧灭菌效果验证报告

臭氧灭菌效果验证报告

臭氧灭菌效果验证报告
臭氧灭菌效果验证
目录
一、证小组成员名单
二、验证方案批准
三、验证方案
四、验证报告
五、验证报告批注书
一、验证小组成员名单
三、验证方案批准
三、臭氧灭菌效果验证方案引言
1、概述
2、目的
3、适用范围
4、验证判定标准
验证条件确认
1、验证用仪表检验清单确认
2、文件或资料确认
3、检验方法确认
验证内容及步骤
1、臭氧浓度分布测试
1-1、臭氧浓度-时间分布测试
1-2、臭氧浓度-空间分布测试
2、微生物挑战性实验
3、沉降菌测试
验证结果记录及分析
验证结论及再验证
验证计划
引言
1、概述
臭氧(O3)是氧的同素异形体,由三个氧原子(O)组成,由于臭氧分子结构不稳定容
易把多出的一个氧原子抛出而成为氧分子—“新生氧”。

臭氧的氧化能力非常强,对微生物有极强的杀灭能力,它与微生物细胞中多种成分产生反应,从而产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而灭亡。

臭氧消毒是利用HVAC系统的循环风作为臭氧的载体,即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体由HVAC系统中的净化风机产生的压力风源扩散至整个洁净区域,同时对HVAC系统(净化空调,初、中效过滤器,送回风管道,高效过滤器等)起到杀灭菌和霉菌的效果。

共有3台臭氧发生器,放置在空调机内中效过滤器后面。

消毒时,打开空调机及臭氧发生器,关闭新风和出风,使洁净区内空气保持内循环。

按《臭氧灭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房间灭菌,连续三次进行微生物挑战性实验、沉降菌测试、测试房间臭氧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2、目的
检查并确认臭氧灭菌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3、适用范围
本方案仅适用于臭氧灭菌效果验证。

4、验证判断标准
臭氧浓度—时间分布的标准:在臭氧发生器开启后4min后,所有洁净区域中臭氧浓度
达到10ppm,并且在发生器关闭之前不得低于此浓度。

臭氧浓度—空间分布的标准:在臭氧发生器开启后40min后,所有所有洁净区域中臭氧浓度不低于10ppm。

微生物挑战性实验标准:臭氧发生器开启后,暴露于洁净中的微生物杀灭率应大于90%。

沉降菌标准:微生物最大允许数15个/皿。

严正条件确认
1、验证用仪表检验清单确认
2、文件或资料确认
3、检验方法确认
验证内容及步骤
1、臭氧浓度分布测试
1-1、臭氧-时间分布测试
1-1-1、采样地点:选取距离空调风箱送风口最远且送风口分布最稀少的房间,选择胶囊铝塑包装间。

1-1-2、采样方案
胶囊铝塑包装车间:臭氧开启后40min后,每30min采样一次采样量1.0L (采样器0.1L/次,拉手柄10次),连续检测3hr,臭氧发生器关闭,空调送风时采样一次,20min后采样一次(测在空调送新风时臭氧浓度衰减),采样量1.0L (采样量0.1L/次,拉手柄10次)。

1-2、臭氧浓度-空间分布测试
1-2-1、采样地点:选取如下关键房间
粉碎间、制粒间、双锥混合间、压片间、片剂铝塑包装间、双锥干燥间、胶囊填充间、胶囊铝塑包装间。

1-2-2、采样方案
—从臭氧发生器开启50min后依次采样
—采样量1.0L(采样量0.1L/次,拉手柄10次)
1-3、每一采样点同时采两个平行样。

1-4、采样时采样人员应戴防毒口燥,防止臭氧中毒。

1-5、检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1-5-1、具体测定法见附录1
1-5-2、两个平行样臭氧浓度的平均值作为该采样点的臭氧浓度。

2、微生物挑战性实验
2-1、生物指示剂制备
2-1-1、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活化48hr后稀释成1200个/ml的菌液。

2-2-2、臭氧发生器开启后同时打开注入菌液并使之在培养表面均匀分布。

2-3、实验程序
2-3-1、选择压片间进行微生物挑战实验。

2-3-2、臭氧发生器开启同时打开注入菌液的培养皿的上盖。

2-3-3、每隔30min取出2个培养皿,连续监测5hr。

2-3-4、全部培养皿放入37摄氏度环境中,培养48hr后进行菌落计数。

2-3-5、实验结果应记录。

3、沉降菌测试
按沉降菌测试标准操作程序取样。

验证结果记录及分析
验证结论及再验证
验证计划:验证工作应在8月23日至8月31日之间完成。

四、臭氧灭菌效果验证报告
概述
验证条件确认
1、验证用仪表检验清单确认
2、文件或资料确认
3、检验方法确认
验证结果记录分析
1、臭氧浓度分布测试结果
1-1、臭氧浓度-时间分布测试结果
1-2、臭氧浓度-空间分布测试结果
1-3、微生物挑站性实验结果
1-4、沉降菌测试结果
验证结论评价及再验证
概述
本报告的结论根据《臭氧灭菌效果验证方案》进行操作。

验证条件确认
1、验证用仪表检验清单确认
结果:符合要求。

执行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
2、文件或资料确认
结果:符合要求。

执行人:钟武峰日期: 2001-08-23
复核人:苏跃林日期: 2001-08-23
3、检验方法确认
结果:符合要求。

执行人:黄介日期: 2001-08-23
复核人:苏跃林日期: 2001-08-23
验证结果记录分析
1、臭氧浓度分布测试
1-1、臭氧浓度-时间分布测试
结果记录:见附表(一)
结果分析:测试铝塑包装车间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符合标准,并且臭氧浓度发生器关闭20min臭氧衰减完了。

方案实施:生产部:
质检部:
设备动力部:
车间:
日期:
1-2、臭氧浓度-空间分布测试
结果记录:见附表(二)
结果分析:在臭氧发生器开启50min后,主要房间的臭氧浓度达到要求。

方案实施:生产部:
质检部:
设备动力部:
车间:
日期:
2、沉降菌测试
结果记录:见附表(四)
结果分析:沉降菌未超过标准,臭氧灭菌后洁净厂沉降菌合格。

方案实施:生产部:
质检部:
车间:
日期:
验证结论评价及再验证
1、根据臭氧发生器产生浓度随时间分布测试符合标准,并且在臭氧关闭20min
后,几乎全部衰减完,对人体不造成伤害。

在臭氧灭菌2hr后,微生物挑战实验结果符合标准,并且尘降菌完全符合要求。

2、臭氧灭菌方法改变需要再验证。

五、验证报告批准书
此验证达到了验证目的,验证合格。

准予按报告指示进行控制投入使用。

批准人:日期:2001.08.29
附表(一):
臭氧浓度检测方法
1、割断检测管两端封头。

2、将检测管插在采样器进气口上。

3、将采样器手柄拉至第2档位:前后拉一次,共采样100mi.待检测管中指示剂
颜色终止,即可从白色所到刻度读出可靠数据。

4、检测管前不加预防处理管。

5、100ml进气时间2~3min。

附表一:臭氧浓度-时间测试记录
测试时间:胶囊铝塑包装车间
测试时间:2001.08024 开始时间:19:10
检测人:复核人:
附表二:臭氧浓度-空间分布测试记录
测试日期:2001.08.24 开始测试时间:19:10
检测人:
复核人:
附表(三):中国出口检验操作记录
检验项目及结果:
使用设备:SHH-150S恒温湿培养箱
结论:本次验证结果符合验证要求。

复核人:检验人:
中间产品检验报告单
请验:2001年8月25日报告:2001年8月27日
负责人:复核人:检验人:
附表(四)
沉降菌监测报告
测试单位:制剂车间检验编号:
环境温度: 23.7摄氏度培湿温度: 35+/-摄氏度
相对温度: 61﹪检测日期: 2001年8月24日
测试状态:静态报告日期: 2001年8月26日
测试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GB/T16294-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