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臭氧验证报告

臭氧验证报告

臭氧消毒验证报告
目录
一、概述 (4)
二、验证目的 (4)
三、适用范围 (4)
四、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 (4)
五、验证相关文件与参考资料 (5)
六、验证内容 (5)
七、验证结论: (10)
八、最终评价: (11)
九、再验证周期 (11)
洁净区臭氧消毒验证方案
一、概述
臭氧是一种广谱高效灭菌剂,具有强烈杀菌消毒作用。

在常温、常压下分子
)和单个氧原子(O),后者具有很强的活性,结构不稳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O
2
对细菌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臭氧氧化分解了细菌内部葡萄糖所必须的酶,从而破
),不存坏其细胞膜,将它杀死。

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氧分子(O
2
在任何有毒残留物,为无污染消毒剂。

本验证是通过一系列试验数据和文件依据以证明,按照《洁净厂房空气消毒标准操作规程》对厂房进行臭氧消毒,在确保使用臭氧浓度和消毒时间的前提下,对经过消毒后的厂房进行取样,对样品进行细菌培养,并对细菌培养的结果和消毒过程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验证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消毒能够杀灭洁净区空气中的细菌,满足生产环境对微生物控制的要求。

二、验证目的
通过本次验证,提取车间进行臭氧消毒,消毒效果符合生产环境对微生物控制的要求。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三十万级固体制剂车间、提取车间洁净厂房消毒效果的验证。

四、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
根据验证总计划,针对此验证成立验证小组,其具体职责分工如表:
五、验证相关文件与参考资料
六、验证内容
6.1运行确认(臭氧浓度测试)
6.1.1目的:确认洁净区在臭氧发生器正常消毒时间2小时内,臭氧浓度符合设计
要求。

6.1.2合格标准:
臭氧浓度:在臭氧发生器开启后40min内洁净室内臭氧浓度≥10ppm(19.63mg/m3);且所有洁净区域中臭氧浓度均≥10ppm。

消毒时间:所有洁净区域内臭氧浓度达到10ppm时开始计时,直到臭氧发生器停止工作臭氧浓度降至10ppm时终止,时间应≥60min;臭氧灭菌后,臭氧浓度衰减至安全标准0.15ppm 所需的时间应≤30min。

6.1.3试验条件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16~28℃;相对湿度45~65%;室内无外界强气流,无强烈阳光照射或其他热辐射。

消毒时关闭新风口和回风排放阀门,使整个被消毒的洁净区空气通过净化系统风管形成循环,臭氧发生器开始工作。

测试原理:检测管测试采用化学比色原理,直读分析数据。

臭氧浓度测试方法:割断检测管的两端封口;将检测管插在采样器的进气口上,将采样器手柄拉至第二档位,采样100ml,待检测管中指示剂变色终止,即可从白色柱所致刻度,读出臭氧体积浓度(ppm)数据。

臭氧检测浓度单位mg/m3与ppm的关系及换算公式:质量浓度(mg/m3)=臭氧分子量(M)/22.4(标准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B)×体积浓度(ppm) ×(273/(273+T))×(Ba/101325)
体积浓度(ppm)= 质量浓度(mg/m3)/(臭氧分子量(M)/22.4(标准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B))/[(273/(273+T))×(Ba/101325)]
每一测试点应同时测试两个平行样;
6.1.4臭氧浓度-时间分布测试
测试地点:选取距离空调箱送风口最远且送风口分布最稀少房间(男脱衣洗手间)进行测试。

测试方案:臭氧发生器开启时开始测试,每10分钟用真空式手动采样器采样测试一次;发生器开启40min后,此时臭氧浓度呈缓慢上升,近似平台;连续监测2h;臭氧发生器关闭,空调送风时测试一次,10min后测试一次,连续监测1h(监测在空调送新风时臭氧浓度的衰减)。

6.1.5臭氧浓度――空间分布测试
测试地点:选取关键房间(男脱衣洗手间;制粒箱式干燥间;制粒沸腾干燥间;粉碎间;铝塑包装线;中间站;总混1;压片1;胶囊充填;颗粒包装)进行测试。

测试方案:从臭氧发生器开启40min后,每10分钟用真空式手动采样器采样测试一次。

测试结果:臭氧浓度-空间分布测试记录
6.2性能确认(微生物挑战试验)
6.2.1 目的:确认预定的臭氧消毒程序在洁净区空间消毒后,微生物杀灭率率≥
90%。

6.2.2金黄色葡萄球菌挑战性试验
生物指示剂的制备: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制备菌液;培养48小时候,稀释成1200
个/ml。

临用前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平皿中加入1ml上述菌液,并使之再培养基表面均匀分布。

选取关键房间(男脱衣洗手间;制粒沸腾干燥间;中间站;压片1)进行测试。

每个房间放置2碟。

臭氧发生器开启的同时打开注有菌液的培养皿上盖,至臭氧消毒程序结束。

把培养皿放入37 ℃恒温箱中培养48 h,进行菌落计算。

同时以未经臭氧处理的培养皿做空白对照。

计算杀灭率:
杀灭率(%)= (消毒前对照组平均菌落数-消毒后平均菌落数)÷消毒前对照组平均菌落数×100%
微生物挑战试验和臭氧浓度测试同步进行;上述试验应连续进行三次,确认灭菌过程的重现性。

6.2.3测试结果:
臭氧消毒效果验证记录(1)
七、验证结论:
评价人:日期:_______________
八、最终评价:
总评人:日期:
九、再验证周期
原则上本验证每两年进行一次如遇重大变更(如空调系统改造,车间洁净室改造)或者熏蒸方法(如消毒剂﹑浓度﹑熏蒸时间等)改变应再次进行验证。

洁净区臭氧消毒验证报告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及批准书
臭氧浓度-时间分布测试记录
臭氧浓度-空间分布测试记录
臭氧消毒效果验证记录(1)
七、验证结论:
评价人:日期:_______________
八、最终评价:
总评人:日期:
九、再验证周期
原则上本验证每两年进行一次如遇重大变更(如空调系统改造,车间洁净室改造)或者熏蒸方法(如消毒剂﹑浓度﹑熏蒸时间等)改变应再次进行验证。

验证报告验证报告编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