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员工职业健康管理程序

员工职业健康管理程序

1目的
根据我公司生产经营性质及为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相关权益,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根据我公司生产经营性质及为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相关权益,制定本制度(删除)
适用于本公司的员工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工作。

3定义(新增)
3.1职业卫生,是指对各种工作场所中的职业有害因素所致损害或疾病的预防工作。

3.2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并属于国家规定目录范围的疾病。

3.3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职工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3.4职业禁忌,是指职工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如接触有害因素过敏者是职业禁忌的一种)。

4职责
4.1行政部:负责建立公司相关职业健康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进行监督、检查。

对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管理;对从事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健康维护。

4.2工程部:负责对可能存在职业危害的新建项目进行申报;负责对新增设备、设施进行源头控制,以降低职业危害因素和避免产生新的职业危害因素。

4.3人力资源部:负责对从事职业危害岗位员工招聘、转岗、离职的异动管理。

4.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职业健康、职业卫生管理日常管理。

5工作流程图

6程序
6.1目标、指标和方案
6.1.1行政部应根据《危险源识别和评价程序》识别公司内存在的职业健康和职业卫生危险源,编制《危险源清单》,并制定具体管理方案。

《危险源清单》每年进行重新识别和更新。

6.1.2每年1月份,行政部应根据《目标指标和方案控制程序》编制年度职业健康和职业卫生安全方案,
方案中应包含年度职业健康检查计划、职业卫生监测计划、员工培训计划、预算经费、年度控制指标和改善项目实施计划。

6.2职业病预防管理
6.2.1新建、改建项目由工程部按照《建设项目管理程序》负责实施职业病预防相关工作;在验收阶段由行政部向丽水市卫生局提出验收申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其验收合格,投入正式生产。

6.2.2劳动过程的防护与管理:公司为职业危害岗位员工提供职业病防护用品,参照《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执行,行政部实施检查。

6.2.3各部门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需进行日常的维护、检修,定期监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具体参照《安全设施管理制度》执行。

6.2.4公司需为所有员工办理工伤和医疗保险,对于所有新上岗人员通过发放《现场职业危害因素告知书》,履行告知义务。

涉职业危害员工离职通过签署《离职体检告知书》告知其离职体检事项,由人力资源部执行。

6.2.5由行政部落实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6.2.6公司食堂工作人员需持有健康证方可上岗,食堂的饮食卫生和安全检查由行政部执行。

6.2.7有关女职工的健康管理按《女职工劳动保护管理程序》执行。

6.2.8有关未成年工的健康管理按未成年工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6.2.9公司需发放一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用品如夏季消暑药品饮品等,以降低其职业病风险。

6.2.10公司保安室、各现场部门配备医药箱,储备一定量的常用应急药品,由专人负责,行政部负责检查。

6.3职业健康检查
6.3.1体检类别
6.3.1.1职业健康体检:公司内经识别为接触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员工必须参加相应的职业健康体检,包括入职体检、离职体检和在职体检。

体检项目和周期参照《职业健康监护规范》GBZ188-2007进行。

职业健康体检需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

6.3.1.2常规体检:公司内非接触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员工参加常规体检。

常规体检项目包括一般的内外科以及常规检验项目,具体按照年度体检计划执行,体检周期为1次/2年。

6.3.1.3特殊情况体检:根据岗位的特殊要求、员工接触过传染病原或员工有职业健康危害迹象的,应立即进行专项体检。

6.3.2体检管理
6.3.2.1公司内接触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岗位由行政部识别,岗位异动名单由人力资源部每月提供一次,行政部依此确定月度体检人员名单;
6.3.2.2入职体检:接触职业健康危害岗位以及未成年工必须在进入该岗位前参加入职体检;
6.3.2.3离岗体检:接触职业健康危害岗位员工在转岗、离岗时必须参加转岗体检;
6.3.2.4在岗体检:按《职业健康监护规范》GBZ188-2007进行;
6.3.2.5体检结果按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进行评价,体检报告存入员工职业健康档案;6.3.2.6常规体检:由行政部建立职工体检档案,体检报告备案保存。

体检结果涉及个人隐私,应单独通知职工本人。

6.3.3职业健康管理内控指标
6.3.4紧急状况处理
6.3.4.1生产车间或部门发现有职业病疑似病人时,应及时向行政部报告。

行政部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项体检。

如确诊为职业病的,参照《事故调查与报告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并办理工伤认定工作。

6.3.4.2生产现场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现场管理者应控制现场并及时向公司行政部报告,行政部在必要时应及时寻求外部支援力量,在外来救援力量到来之前行政部应做好现场控制、人员疏散、伤员急救工作。

6.4职业卫生管理
6.4.1职业卫生现场监测类别
6.4.1.1车间现场噪声的监测;
6.4.1.2车间现场汞蒸汽浓度的监测;
6.4.1.3其它职业危害项目的监测;
6.4.2监测的实施、依据和仪器。

6.4.2.1内部监测
a)车间现场汞蒸汽的自行测定,由行政部使用便携式测汞仪每月对车间选定的点进行测定,每月监测二次。

b)车间现场岗位噪声由行政部携带分贝仪,对生产车间每月进行一次测量,测量的点预先设定。

6.4.2.2外部监测
公司每年一次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对公司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进行识别、监测和评价。

6.4.2.3职业卫生监测数据在固定宣传栏予以公布。

每半年一次由行政部对所有检测数据、现场改善情况及员工体检的信息和所有职业健康影响的岗位进行评估,形成报告。

评估报告作为第二年度体检频次和现场改善目标的参考文件。

6.4.3内控标准
7相关文件
7.1《危险源识别和评价程序》
7.2《安全设施管理制度》
7.3《女职工劳动保护管理程序》
7.4《职业健康监护规范》
7.5《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8记录
8.1《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单》
8.2《车间监测记录表》
8.3《现场空气监测报告》
8.4《现场噪声监测报告》
8.5《员工体检报告》(不拘格式)
修改记录。

相关主题